莫曉東
通心絡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和藥理分析
莫曉東
目的分析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治療中應用通心絡膠囊的療效和藥理作用。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3例急性腦梗死病例為用藥對象,35例僅實施基礎治療(基礎組),38例不但實施基礎治療還使用通心絡膠囊(分析組),各組病例均為隨機抽取,通過對比療效分析通心絡膠囊的藥理作用。結果基礎組有62.9%(22/35)的病例取得療效,分析組有89.4%(33/38)的病例取得療,分析組較基礎組的療效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治療中應用通心絡膠囊有確切效果。
急性腦梗死;通心絡膠囊;藥理
由于誘發急性腦梗死的病因有很多種,所以,該病的臨床發病幾率較高,好發人群為老年人[1],不但會會影響其健康,還會因為極易導致殘疾而干擾其正常生活,目前臨床主要通過實施三級預防措施來減小病發的可能性[2],而其中的藥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多數病患存在基礎疾病,所以,在藥物治療中首先應給以對癥用藥。有研究表明,通心絡膠囊可應用于藥物治療中,該藥可以發揮顯著的活血通絡的作用,同時有助于止痛、益氣。本文以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3例急性腦梗死病例為用藥對象,并為其中的38例使用通心絡膠囊,現將療效和藥理作用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3例急性腦梗死病例為用藥對象,女26例,男47例,神經功能評價:43.8%(32/73)輕型、41.1%(30/73)中型、15.1%(11/73)重型,評價標準參照相關文獻[3]。有35例僅實施基礎治療(基礎組),平均年齡58.6歲(47~71歲),12例女,23例男,42.9%(15/35)輕型、40.0%(14/35)中型、17.1%(6/35)重型;其余38例不但實施基礎治療還使用通心絡膠囊(分析組),平均年齡 58.2歲(47~70歲),女 14例,男 24例,44.7%(17/38)輕型、42.1%(16/38)中型、13.2%(5/38)重型。基礎組與分析組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首先給以對癥用藥,控制病患的高血壓等基礎病癥,然后為基礎組實施基礎治療,恢復腦細胞代謝,使用的藥物主要為維腦路通;分析組不但實施基礎治療還使用通心絡膠囊(0.38 g/粒),3 次/d,4 粒/次,連續使用 15 d。
1.3 評定療效 神經功能評價分值減小為取得療效,其中差值大于用藥前分值的91%為治愈,差值大于用藥前分值的45%、小于91%為有效;差值大于用藥前分值的18%、小于45%為好轉;其他均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5.0軟件對療效進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基礎組有62.9%(22/35)的病例取得療效,分析組有89.4%(33/38)的病例取得療,分析組較基礎組的療效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療效統計對比(例,%)
臨床主要將通心絡膠囊用在由于缺血導致的腦血管病變的治療中,該藥可以降低級聯反應產生的影響[1]。藥物中的主要成分為有擴張血管作用的人參、可以減小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水蛭、具有疏經止痛功效的冰片等[2],在制作膠囊制劑的過程中參照經絡病學,充分發揮其通絡、活血、逐淤的藥效,降低血管因子的量,促進供血。藥理學指出,該藥能夠通過抑制機體產生線粒體凋亡酶而恢復細胞代謝水平,保護神經細胞,增加局部供血,有利于保護腦部生理功能[3]。臨床在為急性腦梗死病例使用通心絡膠囊的同時會給予相應的對癥用藥,以控制引發腦梗死的因素,維持血液動力學的正常,如使用降壓藥等。在此基礎上使用維腦路通等常用藥物,以提高保護腦細胞的作用,快速恢復其代謝。本文基礎組有62.9%(22/35)的病例取得療效,分析組有89.4%(33/38)的病例取得療,分析組較基礎組的療效顯著,說明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治療中應用通心絡膠囊有確切效果。
[1] 刑躍,劉麗娜.通心絡膠囊配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血脂的影響.吉林醫學,2008,29(23):2187-2188.
[2] 杜金行,史載祥,吳以嶺,等.通心絡膠囊配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23(2):94-96.
[3] 徐嚴明,阮少川,劉凌,等.通心絡膠囊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作用.中國臨床康復,2009,7(19):2709-2710.
610072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