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 孫景明
針刺治療急性期腦卒中后吞咽障礙60例
徐偉 孫景明
目的觀察針刺治療急性期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應用頭針療法,對照組應用功能鍛煉治療。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為73.33%,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結論針刺治療急性期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顯著。
針刺;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觀察
吞咽障礙可分為器質性吞咽障礙和功能性吞咽障礙。前者主要發生在口腔、咽、喉部的惡性腫瘤手術后,是由解剖構造異常引起的障礙。后者則由中樞神經系統及周圍神經系統障礙引起,在解剖構造上沒有問題。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屬于后者,是造成功能性吞咽障礙的首要病因,51%~73%的腦卒中患者可發生吞咽障礙[1]。筆者近年來采用針刺治療急性期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取得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60例患者均來源于我院,治療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50~73歲,病程4~12 d;對照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52~74歲,病程5~11 d;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①腦卒中病程﹤2周[2]。②符合吞咽障礙診斷的患者。③意識清醒的患者。④年齡在50~75歲之間。⑤自愿參與研究,配合檢查及治療的患者。
1.3 排除標準①非腦卒中導致的吞咽障礙。②處于慢性期腦卒中患者。③反復腦卒中且吞咽障礙反復發作或加重的患者。④腫瘤患者。⑤患有嚴重心、腎等臟器功能障礙,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患者。⑥不配合檢查和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
2.1 治療組[3]針刺額中帶,頂中帶,頂顳前斜帶下2/5(雙側),頂枕帶上1/3,顱底帶中1/3、后1/3(雙側)。頂枕帶上1/3排刺,用瀉法,行針時助手做頸部放松運動,按揉顱底帶中1/3、后1/3,并針刺啞門、雙側風池、上廉泉,均不留針。頂中帶用瀉法,行針時叩擊頭部。額中帶、頂顳前斜帶皆用瀉法,交替行針,行針時讓患者做舌體運動,然后讓患者自己用手按揉咽喉部,并做吞咽動作,或含一口水在口中,行針時慢慢往下咽。每次行針2~3 min,留針30 min,留針期間行針3次,1次/d,10次為1療程,休息1 d后繼續第2療程,共3個療程。
2.2 對照組給予功能訓練,包括吸吮訓練、喉抬高訓練、咽部冷刺激與空吞咽、舌肌的運動訓練、頜運動訓練、進食訓練。1次/d,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1 d,共3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4]痊愈吞咽功能完全恢復,食納、飲水正常,聲音清楚,吐字清晰,語言表達符合邏輯,神經反射正常;顯效:吞咽功能基本恢復,僅進食、飲水偶嗆,吐字清楚,有或無聲音嘶啞,神經反射正常;有效:吞咽功能有所改善,不用鼻飼能保證飲食入量,但納食、飲水慢,語言表達不完整,音嘶聲重,神經反射部分陽性或基本正常;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如故,仍需鼻飼,語言及構音功能無改善。
3.2 統計方法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3.3 治療結果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組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為73.33%,經過χ2檢驗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病因病機與中風是一致的,多為老年人陽氣漸虛,精血漸衰,臟腑功能日趨衰弱,無力推動血行,血行遲緩,聚而為瘀,阻于脈絡;或因陰陽失衡,氣血逆亂,挾痰血上沖于腦,腦絡受損,血溢于外,瘀血阻竅,發為腦卒中。其病癥在咽喉,病根在大腦,病機為陽氣不振或陽氣逆亂、陰陽失調。
[1]Han TR,Paik NJ,Park JW.Quantifying swallowing function after stroke:A functional dysphagia scale based on videofluoroscopic studies.Arch Phys MedRehabil,2001,82:677-682.
[2]章翔.腦卒中診斷治療學.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
[3]王朝陽.頭針運動療法.第1版.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2006.
[4]國家中醫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130022長春市中醫院
在治療方法上,中醫多以針刺為主。中醫學認為,咽喉與經絡的關系非常密切,是經絡循行的要沖,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之經別循喉嚨;足陽明胃經,其支者下人迎,循喉嚨;足太陰脾經挾咽,連舌本;手少陰心經,其支者上挾咽;手太陽小腸經循咽下隔;足少陰腎經,其直者循喉嚨;手厥陰心包經別上循喉嚨;足少陽膽經別上挾于咽;足厥陰肝經循喉嚨入頏顙。奇經八脈中,督脈自少腹直上者入喉;任脈至咽喉。沖脈其上行的一支出于咽喉上部及鼻道;陰蹺脈至喉嚨,交貫于沖脈。依據中醫學“經之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可以選取相應的腧穴,以治療喉嚨的疾病,改善喉嚨的功能。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組別例數治愈顯效有效無效有效率治療組308108486.67%對照組3047118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