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東澤
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發腦梗死18例臨床分析
馮東澤
目的探討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與急性腦梗死的關系。方法分析46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因、臨床表現、出血量,其中18例發生腦梗死,比較發生腦梗死患者與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臨床表現、出血量、出血后貧血程度、出血時間、患者年齡的關系。結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與急性腦梗死均為臨床重癥,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腦梗死時,病死率明顯升高,對伴有高血壓、冠心病、肝硬化等的老年患者,應警惕并發急性腦梗死的危險。結論上消化道大出血與急性腦梗死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應注意避免其發生急性腦梗死。
消化道出血;腦梗死;肝硬化
1.1 一般資料 我院消化科收集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467例,18例并發急性腦梗死,其中男9例,女9例,年齡52~85歲,平均年齡(78.8±10.9)歲。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大出血診斷標準[1]:①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和體征,嘔吐物隱血陽性,紅細胞、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壓積下降等,并經胃鏡檢查明確出血部位和病因。②上消化道出血治療過程中出現意識障礙、感覺障礙、肢體癱瘓、失語、頭痛等明確中樞神經系統表現,并在24~48 h后經頭CT或MRI檢查及臨床表現、體征明確診斷為腦梗死。
2.1 臨床表現 偏癱6例,胸悶4例,失語2例,頭昏6例,嘔血和黑便8例;18例持續性上腹部疼痛,意識障礙10例,煩躁12例,吐字不清5例,感覺障礙2例,口角歪斜6例。腦梗死前消化道出血的時間在3~7 d。
2.2 病因與引起腦梗死的關系 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病因有:消化性潰瘍潰瘍、肝硬化、出血性胃炎、胃癌等,此外,大量喝酒或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激素(如強的松)或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易引起胃十二指腸黏膜糜爛,誘發胃十二指腸潰瘍,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見表1。

表1 病因與腦梗死的關系臨床療效比較(例,%)
由表1中可知,肝硬化并腦梗死的發生率為10.78%,明顯高于消化性潰瘍及其他組別。
2.3 出血量與腦梗死的關系 出血量〈500 ml者2例,500--1000 ml者5例,>1000 ml者11例.
2.4 實驗室檢查 18例均進行血常規、糞潛血、B超、心電圖、頭顱CT檢測、紅細胞比容監測,其中4例血紅蛋白30~41 g/L,8例 41~62 g/L,6例 61~68 g/L,紅細胞壓積 <13.5%3例,13.6% ~15.8%4例,15.9% ~20%6例,>20%5例。經心電圖和頭顱CT檢測檢測后,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2例,右室合并下壁及后壁梗死1例,下壁心肌梗死2例,基底節區11例,內囊區2例。
2.5 治療及其預后 18例老年人確診為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腦梗死后,均停止使用一切止血藥物,予以輸新鮮血液和平衡鹽液,糾正貧血、檢測血壓、心電圖,同時使用制酸藥物,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使用奧美拉唑靜脈滴注40 mg及法莫替丁靜脈滴注37 mg,每天2次,并補充血容量和營養腦細胞藥物、內鏡下進行電凝、噴灑止血等治療措施。治療時間>5 d。18例患者中經積極治療后,10例無嘔血現象痊愈出院,好轉8例,死亡1例,死亡的原因為失血性休克。
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發腦梗死在臨床上少見,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理可能是:①急性大出血和大量排汗使血容量減少,血管收縮,形成低血容量休克,導致缺血性腦梗死。②大出血后,血壓迅速下降,使機體血量循環減弱,尤其老年人動脈壁粥樣硬化,導致腦組織缺氧,加之大多老年人合并有高血壓及冠心病等疾病,更易導致腦組織梗死。③出血后血壓下降,反射性引起兒茶酚胺釋放增加,周圍小血管收縮,甚至引起腦血管痙攣閉塞,腦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下降,造成深部小動脈閉塞。④患者臥床休息血流緩慢,易致血栓形成。⑤急性消化道出血可誘導增加血小板的粘附性,降低纖溶活行,血小板粘附聚集,釋放凝血因子,激活凝血途徑,使血栓形成。⑥肝硬化患者心臟對前后負荷增加的反應有限,導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影響全身循環的血流動力學。另外,肝硬化患者晚期血漿內皮素-1(endothelin-1,ET一1)水平可代償性升高,從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縮,導致腦動脈狹窄、痙攣至腦梗死[2]。⑦大劑量不當使用抗纖溶止血藥物,易致血小板聚集和誘發血栓形成的副作用,纖溶酶原結構異常、活性降低,抑制微血栓溶解。
本研究臨床特點顯示:①本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發急性腦梗死的平均年齡為65歲,可知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時易并發急性腦梗死[3],與阮水良等研究結果相符[4]。② 對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肝硬化病史的老年患者,警惕并發急性腦梗死的危險。③上消化道出血并發腦梗死發生的時間較短,一般7 d內發生,由此可知消化道出血后應及時治療。④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更易導致并發急性腦梗死,這可能與血流動力學代償不足,冠狀動脈供血量減少有關。⑤上消化道出血>1000 ml并發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較高,應警惕。⑥并發急性腦梗死還與貧血的程度有關。⑦止血藥可能是誘發急性腦梗死的重要原因。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房顫患者更易并發腦梗死,應慎重使用止血藥物。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發腦梗死中,胃癌占3.26%,肝硬化占10.78%,發生率均高于其他病因。5組合并腦梗死的病因中,肝硬化明顯高于其他組,這可能是因為該病病情較急,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影響全身循環的血流動力學,難以治療和預后,導致死亡率高。另外對伴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等肝硬化病史的老年患者,應引起高度重視,認識到并發急性腦梗死的危險,出血后4 d左右腦梗死的發生率最高。治療應及時輸血。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一般是黏膜破損所致,應強力抑酸為主,應用質子泵抑制劑、生長抑素等,避免無選擇地使用止血劑,尤其抗纖溶藥。由于缺血、缺氧導致腦細胞水腫,反過來又可能致應激性潰瘍,加重消化道出血,需積極控制腦水腫。另外,應盡早活動,避免臥床過久血流緩慢加重腦梗死。
綜上所述,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發腦梗死,難以治療及預后,應引起高度重視,對上消化道大出血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等的老年患者,應警惕并發急性腦梗死的危險,消化道大出血4 d左右發生腦梗死的比例最高。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過程中應慎重使用止血藥。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82-483.
[2] 江家驥,張荔荔.內皮素與肝硬化血流循環的變化.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1997,(7):301-303.
[3] 任于晗,董志春,司令,等.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腦梗死的臨床分析.浙江醫學,2008,(12).
[4] 阮水良,官俏兵.上消化道出血并發腦梗死的相關因素分析.醫師進修雜志,2005,28(6A):46-47.
473003南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臨床常見急癥之一。我院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467例,其中18例并發急性腦梗死。現將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發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分析,以期在日后臨床工作中提供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