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秋花
急診內科急性腹痛120例診療體會
紀秋花
目的探究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診療體會,提高今后急性腹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間急診內科收治的以急性腹痛就診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囑患者平臥位,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并給予控制飲食及補液、消炎止痛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營養支持、胃腸減壓等常規治療措施。按隨機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在以上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抗生素頭孢曲松治療,治療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抗生素頭孢曲松和糖皮質激素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1、2、3 d后腹痛消失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經過3 d治療后的總體有效率情況,使用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綜合以上指標評價對照組和治療組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者經過入院治療后,腹痛均有所減輕。但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優勢更明顯,經統計學軟件分析后P均<0.05,說明治療組的療效優勢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能夠取得更好的的臨床效果。
內科急性腹痛;頭孢曲松;糖皮質激素;臨床療效
急性腹痛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患者在短時間內出現腹部劇烈疼痛。該病發病急,病情急驟、變化快,若不及時治療將會給患者生命帶來嚴重威脅。據調查顯示,近年來,急診內科急性腹痛的發病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對該病的研究和治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常見的內科急性腹痛主要有:急性肺炎和胸膜炎,心肌梗死,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原發性腹膜炎,糖尿病,尿毒癥,尿潴留,鐮狀細胞貧血危象,鉛中毒等[2]。患者的除腹部劇烈疼痛外,還可以表現為劇烈嘔吐、腹瀉,腹部壓痛、腹肌緊張等。對該病的主要治療措施有囑患者臥位,采取控制飲食及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抗生素在治療急性腹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近年來研究發現,在傳統治療急性腹痛的方法中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更好的臨床療效(除外糖皮質激素應用禁忌者),但是對此觀點學界尚未達成一致意
見。為進一步探討糖皮質激素(本研究選用臨床上較常用的地塞米松為代表)在治療內科急性腹痛中的臨床療效,我院對120例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進行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間急診內科收治的以急性腹痛為主要癥狀就診的患者120例納入到本研究之中。120例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體格檢查、血、尿常規檢查及其他各項生化指標檢測等。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60例。使兩組患者在性別、既往史、年齡、當前腹痛情況及其他方面均沒有明顯的差異,兩組之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囑患者平臥位,并給予控制飲食及胃腸減壓、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營養支持等治療措施。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頭孢曲松靜脈滴注,將治療量的注射用頭孢曲松溶于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3次/d。治療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抗生素頭孢曲松和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靜脈滴注治療,將治療量的注射用頭孢曲松溶于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同時將治療量的地塞米松溶于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3次/ d。對照組和治療組的差別在于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另外使用了地塞米松治療。在治療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若出現其他情況,應根據病情及時采取相應治療措施。統計兩組患者經治療1、2、3 d后的腹痛消失情況,及經過3 d治療后的有效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 患者治療1 d后腹痛消失為顯效;治療
2 d后腹痛消失為有效;治療3 d后腹痛仍為消失為無效。顯效和有效二者之和為總有效情況。相關實驗室檢查可輔助評判。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的數據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P<0.05說明二者間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在治療1、2、3 d后的腹痛消失情況統計結果將兩組急性腹痛的患者經治療1、2、3 d后的腹痛消失情況進行統計比較,結果見表1。從表1中可以明顯看出,兩組急性腹痛患者經過1 d、2 d治療后,腹痛消失的例數治療組明顯多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軟件處理后得出,P均<0.05,說明治療組的療效優勢在統計學上具有意義。
2.2 兩組急性腹痛患者3 d治療后的總有效率情況 將兩組急性腹痛患者經過3 d治療后按照療效評定標準評判的的顯效、有效、無效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和比較,結果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1、2、3 d后的腹痛消失的情況(例,%)

表2 兩組患者經過3 d治療后的總有效情況(例,%)
從表2中可以看出,兩組急性腹痛患者經過3 d的治療后,總有效情況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后得出,P均<0.05,治療組的總有效情況優勢在統計學上具有意義。
近年來,內科急性腹痛的發病率的逐年上升,該病也漸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由于導致內科急性腹痛的病因非常復雜,既有腹部臟器因素引起的也有非腹部的因素,全身各系統的疾病均有可能表現出急性腹痛的癥狀,而且有些內科急性腹痛與外科急性腹痛聯系在一起,鑒別起來非常困難。醫生在診療時切忌見痛止痛,以免一味止痛掩蓋了病情,導致病情的惡化。在某內科急腹癥先出現發熱、咳嗽、嘔吐等癥狀,后出現腹痛這一特點是區別于外科急腹癥的先出現腹痛后出現其他癥狀的關鍵[4]。內科急腹癥的腹痛沒有固定部位,開始就感覺全腹都有腹痛,且出現腹痛后喜歡按壓或按壓后腹部疼痛能緩解。可以隨體位改變而減輕,隨時間增加減輕,走路等活動對腹痛沒有影響[5]。在診斷時對患者的詢問要盡可能詳細,包括腹痛的發病前誘因,起病時間,主要疼痛部位,疼痛特點伴隨癥狀等,同時內科急腹癥的發病一般都有過程。在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時務必仔細認真,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不要被劇烈的腹痛所主導[6]。對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進行早期治療能夠消除患者的腹痛也有助于減少相應的并發癥[7]。常規的對急性腹痛的治療主要有囑患者平臥,控制飲食,進行胃腸減壓,針對患者由于嘔吐、腹瀉導致的體液代謝紊亂情況進行補液糾正電解質。抗生素是治療內科急性腹痛的較常用的藥物之一,其機理主要是大多數的患者的腹痛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的,頭孢曲松是臨床上使用的廣譜抗生素之一。近來研究發現在傳統的治療中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能夠有效地減輕患者的腹痛,減少由于腹痛引起的各種惡心嘔吐等癥狀。其機理可能與糖皮質激素能夠誘導抗炎因子的合成,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減少腹部劇痛造成的應激,但其療效的確切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來證明[8]。
我院將120例急診內科急腹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腹痛消失的時間和治療的有效情況具有明顯的優勢,且P均<0.05,說明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優勢在統計學上具有意義。由此表明,對急診內科急腹癥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在今后臨床中推廣應用。
[1]肖亮.內科急診急性腹痛210例診治體會.吉林醫藥,2010,31 (25):4351-4354.
[2]廖勇敢,程長明,丁洪成,等.以急性腹痛為首要表現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4例誤診分析.內科急危重雜志,2000,6(2): 105-106.
[3]周玉淑,曹麗華,姜洪池.急性腹痛的急診治療原則.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7,32(5):12-13.
[4]張華麗,王亮,杜金玉,擁青拉姆,王英.在高原地區治療初到高原患急腹癥患者的臨床研究.中國醫學創新,2012,12 (05):112-114.
[5]劉祥俊,陳崇寬.急性腹痛1609例的診斷分析.廣西醫學,2009,31(8):1159-1160.
[6]王紅衛,謝光亮.外科急腹癥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若干問題.中國廠礦醫學,2008,16(5):427-428.
[7]樊惠麗,孫建順,王麗華.特殊類型腹痛53例誤診原因分析.中國全科醫學,2006,9(12):1007.
[8]胡斌.內科急診急性腹痛50例診治體會.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8):78-79.
274400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