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曉英
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療效觀察
曲曉英
目的探討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腦卒中后抑郁患者11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65例,采用鹽酸阿米替林口服治療,25 mg/次,2次/d;實驗組65例,采用黛力新口服治療,10 mg/次,2次/d;療程均為8周,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結果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8周兩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患者治療后4、8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2、4、8周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均優于治療前,且實驗組患者治療后2、4、8周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改善亦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有效改善抑郁癥狀,減少神經功能損傷,且不良反應少,可作為臨床首選治療手段。
黛力新;腦卒中;抑郁;療效;安全性
腦卒中后抑郁作為腦卒中后常見精神類疾病之一,對于患者預后影響顯著,能夠明顯延緩神經、認知功能恢復[1,2];有報道顯示[3,4],腦卒中后抑郁可以增加腦卒中患者死亡率。臨床傳統多采用三環類藥物治療,但是治療時間較長、不良反應嚴重,患者治療依從性低。筆者選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腦卒中后抑郁患者65例,采用黛力新口服治療,探討其臨床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腦卒中后抑郁患者11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臨床診斷標準[5],并排除失語、智障及合并其他精神類疾病者。全部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實驗組(65例),其中男41例,女24例,
平均年齡為(54.4±7.2)歲,平均病程為(1.2±0.4)年;對照組(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平均年齡為(54.9±6.8)歲,病程平均為(1.4±0.5)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腦卒中致病原因等臨床資料方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鹽酸阿米替林口服治療,25 mg/次,2次/d;實驗組患者采用黛力新口服治療,10 mg/次,2次/d;療程均為8周。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2周末、4周末及8周末根據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SSS)評分標準[6,7]進行兩組患者評分,同時注意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例數為63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9%;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例數為56例,總有效率為86.1%;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比較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治療前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8周兩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治療后4、8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比較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2、4、8周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均優于治療前,同時實驗組患者治療后2、4、8周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改善亦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比較(±s)
注:P<0.05
組別 例數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 治療后8周對照組90 20.9±2.1 14.7±1.5 10.0±1.2 5.5±0.8 90 21.3±2.5 15.3±1.8 14.1±1.4 9.6±1.1實驗組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比較(±s)
注:P<0.05
組別 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 治療后8周對照組20.4±4.1 10.7±3.3 8.6±1.8 4.7±0.7 19.8±3.6 17.5±2.9 14.4±2.4 11.4±2.0實驗組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出現視物模糊1例,口干4例,便秘3例,失眠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9%;實驗組患者中出現口干3例,便秘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2%。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腦卒中后抑郁患患者數亦顯著增加;國內外臨床報道顯示[9,10],腦卒中后抑郁發患者數占抑郁患者總人數比例可達25% ~45%;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悲觀、恐懼、煩躁、疲勞及厭世等。腦卒中后抑郁發病機制還未完全闡明,可能與中樞神經及神經內分泌系統受損有關[11,12]。臨床多采用三環類抗抑郁藥物如阿米替林治療,但是其使用時間較長,常在治療作用尚未顯現時即頻繁出現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口干、視物模糊、便秘及睡眠障礙等,臨床使用限制較多,老年患者尤其慎用[13]。而黛力新作為一種氟哌噻噸和美利曲辛小劑量新型合劑,可協同發揮兩種抗抑郁藥物作用[14],能夠有效阻斷阻斷突觸前膜D2受體,促進突觸間隙神經遞質釋放,同時對于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突觸前膜再攝取抑制作用亦較為顯著。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8周兩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患者治療后4、8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2、4、8周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均優于治療前,且實驗組患者治療后2、4、8周神經功能缺損(SSS)評分改善亦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有效改善抑郁癥狀,減少神經功能損傷,且不良反應少,可作為臨床首選治療手段。
[1] 李云松,嚴琪,王繼堃.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療效觀察.昆明醫學院學報,2007,5(2):247-248.
[2] 付劍亮,趙玉武,孫曉江.烏靈膠囊聯合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療效和安全性的隨機對照研究.中西醫結合學報,2008,6(3):258-261.
[3] 葉慶紅,陳志斌,唐鍇,等.舒肝解郁膠囊與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對照研究.實用醫學雜志,2012,28(5):807-808.
[4] 李葉芳,李偉鋒,夏鋒,等.腦電仿生電刺激儀治療老年腦卒中后抑郁的療效.實用醫學雜志,2010,26(5):792-793.
[5]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7-88.
[6]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16):381-383.
[7] 李潔,孔令振.黛力新治療腦梗死后抑郁癥臨床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5):5051.
[8] Hellerstein DJ,Koesis JH,Chapman D,et al.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sertraline,imipramine,and placebo inthetreatment of dysthymia effects on personality.AmJ Psychiatry,2000,157:1436-1444.
[9] 閆詠梅,楊文佳,楊茹.醒腦解郁膠囊聯用黛力新治療伴軀體形式障礙腦卒中后抑郁臨床觀察.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8(6):586-587.
[10] 黃承光,黃永.黛力新治療心血管疾病伴抑郁癥的臨床研究.實用預防醫學,2008,5(1):186-187.
[11] 李育英,梁炳松.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療效觀察.中國醫藥導報,2010,7(15):70-71.
[12] 李文波,馬聰明,魏立平,等.腦卒中患者心理狀況與述情障礙研究.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9,15(1):47.
[13] 張海學,杜偉.黛力新治療腦卒中后抑郁50例療效觀察.陜西醫學雜志,2011,40(7):903-904.
[14] 呂文國,王剛,朱鏞連.腦卒中后抑郁對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影響的臨床研究.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3,18(8):498.
273500山東省兗礦集團總醫院東院區精神科
1.4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減分率進行[8]臨床療效判定,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四級;治療總有效例數=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軟件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