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娟娟
(福清衛生學校,福建 福清 350313)
淺析趣味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許娟娟
(福清衛生學校,福建 福清 350313)
中職學生對病理學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學習興趣低,通過對2010級4個護理專業班級進行不同教學方法的實驗教學,證實趣味教學的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方式。
趣味教學法;病理學;應用
長期以來,中職衛校的病理學教學主要以黑板、掛圖為輔助工具,進行“注入式”或“填鴨式”的教學。這種模式使教學內容索然無味,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激發。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筆者在病理學教學過程中對2010級4個護理專業班級采用不同教學方法的實驗教學,通過調查分析得出:在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法與傳統的“注入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相比,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維活躍性以及學習成績方面,都有明顯的效果。
1.1 對象
2010 級護理專業1004班52人、1005班53人、1006班49人、1007班51人,均為女生,年齡在15~17歲,各班的基礎成績無顯著性差異,所用的教材均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學基礎》第二版,教學計劃、授課教師均相同。在實踐教學中1004班、1005班為實驗組,使用趣味教學法進行教學,1006班、1007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學。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小班教學,因材施教。教學中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根據各章節的內容特點,在課前采用趣味性的案例、故事等作為導課,以吸引學生的眼球,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激發其學習興趣;在正文中靈活運用多種趣味教學法,如抽簽提問、漫畫、多媒體等豐富課堂內容;課后進行趣味小結、趣味練習,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1.2.2 評價方法(1)課后問卷調查。自制調查問卷表,由學生不記名填寫,共發出 205張,收回200張,回收率為97.60%。(2)理論測試。4個班級同時采用同一試卷進行測試,內容依據教學大綱,涵蓋各個知識點。測試題中包含名詞解釋、填空題、選擇題和簡答題4種題型。
1.2.3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t檢驗。

表1 兩組使用不同教學方法的成績統計結果比較
由表 1 可以看出:t值為 5.135,P<0.01,兩組之間有極顯著性差異。
對4個班的教學效果進行統計,約71.00%的學生認為趣味教學能啟發學習興趣,可以調動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成績,效果明顯;約18.00%的學生認為趣味教學法激發學習興趣的效果一般;約11.00%的學生認為趣味教學法沒有作用。
興趣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內在動力,對人們所從事的活動有支持、推動和促進的作用。在中職病理學教學中應用趣味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成績。從表1中可以看出:使用趣味教學法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比運用傳統教學法的班級學生的成績好(P<0.01),表明趣味教學法在中職病理學教學中有明顯作用。
3.1 趣味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老師不想辦法讓學生產生激情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讓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為了讓學生愛學、學好這門課,作為教師就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使學生理解和接受我們傳授的知識,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教材大綱及教材內容,采用趣味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啟發他們去思考,提高學習成績,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2 趣味教學法的授課方式
3.2.1 課前趣味導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而導課是指在一個知識內容相對獨立的新內容開始之前,為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所采用的一系列啟動教學活動的總稱。導課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制約著教學效果,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因此,在病理學每章節授課之前,采用趣味導課,突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喜歡這節課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其方法主要有:(1)案例導課:在課前引用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典型性的案例作為導課。(2)新聞故事導課:采用最近、最新發生或報道的新聞、故事,如某煤礦透水事故、問題奶粉等。(3)猜謎語導課。
3.2.2 課堂趣味授課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是一個好的“導演”和“主持人”。教師在講臺上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使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必須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愿學、好學、樂學。在課堂上營造快樂趣味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成績。(1)抽簽提問法:在授課過程中,提問是少不了的,而且提問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提問要講究藝術性。筆者認為,抽簽提問法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提問的模式,使學生感到有新意,增加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抽簽提問中要保證每名學生都有機會被抽中,在每次提問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答題水平進行打分,記入平時成績。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看書,積極動腦筋想問題。(2)漫畫授課:漫畫用夸張、幽默的筆法描繪事件或現象,并賦予了深刻的寓意。在病理教學中適時、適度地引用漫畫進行教學,不僅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記憶能力等。實踐證明:刺激強大、變化性大、形象的材料,更能引起學生深入觀察的興趣。
3.2.3 課后趣味小結 陸繼椿曾指出:“課有盡,趣猶存。”好的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濃烈的興趣,而且還要將這種興趣外遷,達到以讀存趣,以作業存趣的目的。傳統的教學法中,一般都是授課教師在最后5~10分鐘對授課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而在趣味教學法中,打破常規的“一言堂”式課堂小結,讓學生自己歸納,自擬提綱,自行總結。
3.2.4 趣味練習(1)形成自測練習: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由學生自擬課后作業,相互提問、相互評定,以求共同提高。(2)形成性自測:教師在課前將有關練習題印好,待新課結束后,進行課堂測試。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多為5~10分鐘。(3)競賽式練習:競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題目以當堂教學內容為主,由易到難層層深入;題型多種多樣,有畫圖、案例分析等內容,最后以小組得分的多少取勝。
教師也要注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必須把教學內容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傳遞給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達到教學的良性互動,這樣才能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G424.1
A
1671-1246(2012)08-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