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蓓蕾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學生處,浙江 杭州 311231)
不同性別應屆畢業生擇業焦慮水平調查研究
——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為例
金蓓蕾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學生處,浙江 杭州 311231)
隨機抽取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應屆畢業生為調查對象,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和自編的《高職院校臨近畢業學生就業焦慮量表》進行問卷調查,同時采用統計方法研究旅游類高職院校不同性別應屆畢業生就業焦慮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男、女生的擇業焦慮在總體水平和在焦慮表現分量表上的得分差異不顯著,但在焦慮源分量表上的得分差異顯著;高職院校女生似乎更容易因為職業預期、求職技能、職業能力、求職資源和就業環境等方面的因素感到焦慮。
擇業焦慮;焦慮源;就業環境
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大學生擇業難,擇業質量不高已經成為當下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擇業問題困擾著即將踏入社會的學子們,并因此引出很多心理問題,擇業焦慮就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問題。據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可思的網上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2月底,全國6萬多名2010屆大學畢業生中,女生的簽約率明顯低于男生[1]。而據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男女生就業率分別為94.7%、97.25%,2010年男女生就業率分別為97.7%、98.7%。旅游類高職院校不同性別畢業生就業率與麥可斯調查的結果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對旅游類高職院校不同性別應屆畢業生的擇業焦慮水平進行調查研究,以使旅游類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及心理輔導更有針對性。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抽取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應屆畢業生900名作為被試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832份,其中男生172份,女生660份,有效回收率為92.44%。
(二)研究工具
自編《高職院校臨近畢業學生擇業焦慮量表》是針對高職院校畢業生擇業焦慮而編制的問卷,全量表包含52個項目,10個維度,其中焦慮源分量表29項,共6個維度;焦慮表現分量表23項,共4個維度。全量表與SAS的相關為0.38,并采用社會統計軟件SPSS11.5作了驗證性因素分析,可保證檢測力。
《焦慮自評量表》(SAS)由Zung于1971年編制,采用4級記分:從沒有或很少發生、少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時間或全部時間,得出粗分,然后轉換成標準分。由20個項目組成。
(三)數據處理方法
用社會統計軟件SPSS11.5對回收的數據進行管理和處理,并用因素分析和t檢驗對結果進行分析。
(一)SAS測量結果
由圖1可見,在所調查的832個學生中20.90%的應屆畢業生存在輕度焦慮,14.90%的應屆畢業生存在中度焦慮,4.60%的應屆畢業生存在重度焦慮。從調查結果看,被試普遍意識到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形勢相當嚴峻。其中一部分畢業生的內心焦慮已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和就業心態。

圖1 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焦慮程度測量結果
(二)不同性別應屆畢業生擇業焦慮水平的比較
對不同性別應屆畢業生擇業焦慮水平的數據分析顯示,男、女生的擇業焦慮總體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男、女生的擇業焦慮水平在焦慮源分量表上的得分差異顯著(p<0.01),女生的焦慮水平高于男生。男、女生的擇業焦慮水平在焦慮表現分量表上的得分差異不顯著。
下面對男、女生擇業焦慮在焦慮源各個因子方面的差異進行分析。
不同性別應屆畢業生擇業焦慮在焦慮源各個因子上的差異分析結果表明,男女生的擇業焦慮水平在一般能力上差異不顯著,但在職業預期(p<0.05)、求職技能(p<0.01)、職業能力(p<0.01)、求職資源(p<0.01)和就業環境(p<0.01)方面差異顯著。女生的擇業焦慮水平在職業預期、求職技能、職業能力、求職資源和就業環境方面均顯著地高于男生,表明女生似乎更容易因為職業預期、求職技能、職業能力、求職資源和就業環境等方面的因素感到焦慮。
第一,男、女生的擇業焦慮總體水平和在焦慮表現分量表上的得分差異不顯著,但在焦慮源分量表上的得分差異顯著。說明女生在就業時受各種相關因素影響時產生的焦慮水平比男生更高,但擇業焦慮在生理、心理和行為方面的表現與男生差異不顯著。
第二,男、女生的擇業焦慮水平在一般能力上差異不顯著,但在職業預期、求職技能、職業能力、求職資源和就業環境方面差異顯著。
職業預期對女生產生擇業焦慮的影響。走上社會后的女生絕大多數成為職業女性,由于性別、社會分工的差異,女生存在諸多職業發展困擾。女生一般更愿意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而男生則更具冒險精神,希望有所歷練。因而女生更容易因職業預期產生焦慮情緒。
求職技能對女生產生擇業焦慮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女生在求職時較之男生表現得更為害羞,而女生對自己的求職技能評價相對較低,求職時對外貌較為注重,因此這方面引起的焦慮水平女生比男生高。
職業能力對女生產生擇業焦慮的影響。許多在大學里出類拔萃的女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都能夠跟男生一決高低,成為職業女性和社會精英,但進入婚姻期和生育期之后,女性職業發展方面的困惑就凸顯出來[2]。而男女生在職業能力方面也存在差異,因此這方面引起的焦慮水平女生也比男生高。
求職資源對女生產生擇業焦慮的影響。高職院校相當一部分女生把就業希望放在學校和家長身上,就業時缺乏主動競爭意識。家庭背景的差異、缺乏針對性強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這些因素使得部分女生心生疑慮,惶恐不安,在擇業上顧慮重重,而部分崗位明確規定只招男生,從而使女生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就業環境對女生產生擇業焦慮的影響。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女生承受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焦慮感。社會潛在的性別歧視是女生擇業焦慮水平高于男生的原因之一,盡管我國在促進婦女平等就業有婦女權益保障法,但缺乏相應的處罰細則,給企業有機可乘,將女生擋在就業大門外。
[1]陳素華.聚焦女大學生就業[J].教育與職業,2010(13).
[2]鄭瓊梅,劉時新.性別歧視下的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0(10).
G71
A
1673-1395(2012)01-0134-02
2011 12 02
金蓓蕾(1981-),女,浙江瑞安人,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教育心理研究。
責任編輯 袁麗華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