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盼盼
(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英語學生需求探析
——以湖南某職院信息工程系為例
張盼盼
(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高職高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形式,是典型的需求推動型的教育。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規定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英語課程不僅應當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為了切實了解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需求,為當前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使其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和內容。筆者對湖南某職院信息工程系的100名學生進行英語需求分析的問卷調查,主要是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從目標需求與分析需求方面進行分析,得出當前的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相關考試并希望學校的英語課程設計能夠具有趣味性、實用性,課堂上可以采用合作性學習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和能力。
高職高專;英語需求;需求分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备呗毟邔W鳛橐环N社會轉型時期的新型教育模式,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的使命。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英語在日常工作交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對于非英語專業高職高專學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除了所學的專業知識外,英語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其職業的高度與寬度,因此選擇適合學生需要的學習內容,采用符合學生水平的教學方法,制定出兼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教學策略,就擺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需求分析是指通過內省、訪談、觀察和問卷等手段對需求進行研究的技術和方法。關于需求分析的內涵,國外學者作過一些相關的研究。Widdowson(1981)把需求定義為“外語學習者真正習得語言所必須做的事?!盚utchinson&Water(1987)認為需求可分為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Robbinson(1991)把需求看作是“欠缺與不足”,即學生在學習和使用外語過程中不知道或不會做的事。我國學者束定芳(2005)把需求分析分為“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黃明東(1994)認為需求是人體對內外環境客觀要求的反映,屬人體的一種缺失狀態,表現為個體的主觀狀態和個性傾向性。
本課題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對湖南某高職的信息工程系共計100名認為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5份,無效問卷均為填報答案不完整或者資料不全等。本調查問卷采用Hutchinson&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論模型從目標需求與分析需求方面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進行分析,其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分析又分為心理條件、知識技能及物質條件需求分析等。
由圖1分析可知,學習英語是為了順利通過相關的英語考試的人數占60.38%,為了將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的人數占37.74%,為了以后繼續升本考研做準備的人數僅占1.89%,絕大多數的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順利通過英語考試。
圖1 動機分析圖
1.心理條件需求分析
表1 心理條件需求分析表
由表1可知,希望高職高專學生有趣味性的學生比例占77.4%,想通過高專英語學習使自己更加自信的學生比例占50.9%。從心理條件的需求可知,絕大多數的學生希望自己的英語學習更具趣味性,有接近一半的學生希望通過高專英語學習使自己更加自信。
2.知識技能需求分析
表2 知識技能需求分析表
從表2可知,希望在英語課堂上和同學一起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人數占66%,希望在英語學習過程紅進行自我評價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的人數占64.2%,希望可以通過高職高專英語學習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的人數占54.7%,希望通過高專英語學習掌握一定的英語方法策略的人數占86.8%,希望可以系統的學習語法知識的人數占66%,系統學習語音知識的人數占81.1%,希望可以用過高職高專英語學習看懂英文報紙、雜志的人數占75.5%,希望可以聽懂國內外一般的英語新聞廣播的人數占67.9%,希望可以通過高職高專英語學習可以進行話題討論和交流的人數占67.9%。從知識技能需求分析,絕大多數的學生希望采用合作性教學與自我評價的方式進行學習,并且通過高職高專英語學習可以系統學習英語語音、語法知識,掌握一定的英語方法策略。此外,一半以上的學生希望可以通過高職高專英語學習了解到其他國家的文化,看懂英文方面的報紙、期刊,聽懂英文廣播并且可以進行一般的口語交流。
3.物質條件需求分析
表3 物質條件需求分析表
圖2 話題分析圖
從表3可知,希望高職高專英語學習教材涉及廣泛的話題的學生占75.5%,希望高職高專英語學習教材體現時代性的學生占84.9%。絕大多數的學生希望教材中可以涉及廣泛的話題并且可以體現時代性。
由圖2可知,希望教材中包含生活類、新聞類、趣味性及實用性話題的人數占了絕大多數,22.64%的學生表示不知道,13.24%的學生表示有其他的想法,具體如希望課文中可以多出現點中文或者表示自己因為擔心不會被采納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等,1.89%的學生希望課文中出現哲理類的文章,9.43%的學生表示什么都可以。
在當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下,課堂的教學形式一般是按照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來進行的。根據調查統計分析,絕大多數的高職高專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學校的英語考試,同時,學生希望英語學習可以兼顧趣味性,體現了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對立。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嘗試改變教學方式,努力達到兩者需求之間的平衡。
1.合作性學習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合作性學習,是指將一個班級分為幾個由若干學生組成的小組,學生通過個體努力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任務。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是學生產生情緒高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勞?!苯處煵捎煤献餍詫W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學生作為自我評價的主體,對自己學習興趣、態度、策略等的評價有助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監控和調節,從而不斷提高自己英語學習的能力。采用合作性學習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有助于學生與在同伴學習、互動的過程中及時發現自身知識和能力上的欠缺,并且加以彌補和改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2.注重學生策略性、系統性學習
Oxford中對學習策略的定義是:語言學習策略就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為和行動。學生語言學習策略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目的的達成。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當注重一些學習策略內容的傳授,如在進行閱讀理解的解答時,可以從段落的開頭或者是結尾快速進行大意的總結等,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高職高專許多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根據問卷顯示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希望可以接收到語音、語法等的系統性學習,因此在安排英語教學時,應該從學生需求考慮,對一些基礎知識進行重新的歸納和梳理,使學生在回顧的同時可以夯實自己的英語學習基礎。
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的加以擴展,強化學生對主題及背后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如在學習關于生活的主題的文章時,教師可以適量的給學生介紹一些如海倫凱勒的“假如世界給我三天光明”、普希金的“假如世界欺騙了你”等英文版的詩歌,在對詩歌的講解中,使課程內容形象化,引導學生在面對困境時可以勇敢面對生活。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如果課文中某個話題離現實發生的某件大事相聯系的話,可以就這個話題提前學習以提高教學動機和效果。
教材是教育實施過程中的重要媒介,除為學生學習提供并為學生提供知識、方法技能外還為教師教學提供大量的支持性材料,英語教材的選擇質量會直接影響英語教學的質量。學校在對教材進行選擇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盡量選擇一些包含生活類、新聞類、趣味性及實用性話題的英語學習教材,從而為學生高職高專期間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Hutchinson,A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7.
[2]Robinson,P.1991.ESP Today:A Practitioner s Guide[M].New York:Prentice Hall.Widdowson,H.G.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 .L.Selinker;E.Tarone;V.
[3]Hanzedi.English for Acaden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M].New York:Newbury House,1981.
[4]馮惠敏,黃明東,楊旭生.大學生學習目的的調查、統計與層次分析[J].電力高等教育,1994(2).
[5]馬 驊.淺談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J].學科教育,2011(9).
[6]高 躍.新《高中英語》教材與學生需求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
[7]施永祥.淺談英語合作性學習的教學[J].學生之友,2011(7).
[8]于 蘭.英語課堂學生自我評價的實現[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1(6).
[9]鐘衛紅.需求分析與高職英語分詞教學的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09(1).
G71
A
1674-5884(2012)02-0143-03
2012-01-08
張盼盼(1987-),女,山東新泰人,碩士生,主要從事學科教學(英語)研究。
(責任編校 許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