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春芳,肖劍平
(湖南科技大學圖書館,湖南湘潭411201)
基于鏈接系統的數字資源整合比較與優化
祁春芳,肖劍平
(湖南科技大學圖書館,湖南湘潭411201)
數字資源整合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庫鏈接”,它是數字資源優化整合的一種存在方式。它需要一定的技術和方法作支撐,將有關數字信息資源通過聚類、融合、重組、優化鏈接起來,形成一個有效利用數字資源的良好環境。試圖對學科導航系統與跨庫無縫鏈接系統資源整合進行比較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基于鏈接系統的數字資源整合策略。
鏈接系統;數字資源;資源整合比較;資源整合優化
第三代數字圖書館以分布式協作、資源整合及以信息服務為導向的互動為其主要特征。所謂基于鏈接系統的數字資源優化整合,是利用網絡超文本特性,將文獻的有關知識點鏈接起來,達到將有關數字資源鏈接起來,形成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以利于用戶更方便快捷利用數字資源的目的[1]。從用戶需求和資源鏈接的雙重角度看,用戶希望能在一個統一的入口處,既可實現“一站式”檢索,又能達到對多種關聯資源“一步到位”的獲取。由于這種需求的推動,如何在異構資源系統集成的基礎上,將客觀存在于不同資源系統中信息實體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提示、關聯與鏈接,便成為資源整合研究的一個熱點,由此推動了基于信息實體關系的組織與整合的應用發展[2]。
以數據庫形式整理和利用數字信息資源,一是通過各館自建特色數據庫、重點學科以及專題數據庫等,以網絡的形式提供檢索、閱讀和下載,方便數字信息資源的查詢、利用和共享;二是引進聯機數據庫,國外大型數據庫的文獻摘要信息及全文鏈接,如中國光學期刊網(http://www.opticsjournal.net)鏈接了包括OSA、SPIE等最新最全信息。
通過網站搜尋適合圖書情報工作人員使用的網絡資源。如設立以高等學校文獻保障系統(CALIS)為中心的地區網絡站點;基于OPAC的數字資源的整合;www.libnet.sh.cn(上海圖書館專業門戶“數字資源服務平臺”);http://zsdh.library.sh.cn:8080(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網上聯合知識導航站);太原市圖書館組織的“網絡資源”非常豐富,提供了一個鏈接導航系統;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的“我要推薦”、圖書館學情報學熱點動態有關于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南京大學圖書館(網站);“讀秀”是搜集圖書的較大中文網站等等。其中以CALIS信息中樞尤為突出,在一些省市圖書館主節點上,設立了地區間站點,國內外著名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常用搜索引擎與本地的資源有關欄目相鏈接,使各圖書館站點成為信息樞紐。
學科導航系統將從相關網站上全面搜集、整理、歸類的信息資源的檢索入口整合在一起,建立數字信息資源導航庫,提供按資源名、關鍵詞、資源標識等獲取數字信息資源的途徑,方便用戶查詢和導航鏈接的服務,主要有機構導航、重點學科導航、期刊導航、數據庫導航等。一般信息導航都有字順瀏覽功能、分類瀏覽功能、關鍵詞檢索3個基本功能,以幫助用戶迅速找到信息資源。
在同一個檢索平臺下,實現多數據庫同時檢索,將極大地方便用戶。對異構數據庫進行資源整合與統一檢索,將大大提高用戶對信息資源獲取的效率。跨庫整合檢索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檢索界面整合;第二層次是實現數字資源系統間的分布式異構跨庫整合檢索[3]。
結合數字資源整合方式的選擇以及基本鏈接系統的應用,筆者提出一個數字資源整合的過程模式(見圖1)。

圖1 基于鏈接系統的數字資源整合過程模式
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在它的核心目標宣言中提出了“使用戶容易地找到并獲取信息資源”。在其建立的信息服務過程中,與國家其他文獻機構進行協作,以一種虛擬國家館藏的形式將全國的信息資源整合起來[4]。
信息資源整合是數據整合發展的必然,是用戶信息需求推動的結果。以學科資源導航系統和跨庫無縫鏈接的比較為例,對數字資源整合進行總結、分析與研究(參見表1),借此理解真正意義上的資源整合模式的優化。

表1 學科導航系統與跨庫無縫鏈接資源整合模式比較
分析比較:
比較之一:系統功能整合的差異性。
學科信息資源導航系統作為一個虛擬的鏈接集,發揮著現代圖書館新的功能:保存、下載、鏈接龐大的數字資源,尤其對于已建好的學科導航數據庫,便于長期保存;數據傳送到網上后,方便用戶查閱、下載;通過數據庫的維護與更新,使學科導航系統充分發揮其效益,及時為用戶提供有用信息資源。通過這些功能的發揮,進一步體現學科資源的時效性、及時性、前沿性、可操作性、可變更性。學科導航庫資源的收集應根據本校教學、科研的需求,對質量可靠的資源進行甄別、選擇、整理和重新組織,不斷更新和補充新的信息資源,刪除過時和無使用價值的內容,使學科導航系統始終處于一種動態中,增強其實用價值。學科資源導航系統資源鏈接可分為有效鏈接和無效鏈接。有效鏈接包括網絡連接和導航庫內部鏈接針對網絡資源的動態性及其表現在網址上的可變更性,導航庫作為一個虛擬的鏈接集,應及時同步更新。利用導航庫數據更新軟件實現其目標功能,查找并刪除導航庫中的死鏈接(或無效鏈接),更新重定向鏈接[5]。此外,還可增加學科導航資源鏈接數量。
原來圖書館依賴于單一的集成系統,而現在集成系統早已不能勝任這一工作,需要圖書館將不同的單項應用集成。從“無縫的用戶體驗”角度,目前流行的鏈接服務器軟件(Link Reaolver),可以通過設置,無需在多個不同系統間切換,就能達到一個入口、一站式完成從信息查詢到獲取結果的過程。為了保證數字信息資源整合的有序化,為用戶提供最為便捷、有效的服務,要綜合考慮信息資源的不同特點、服務的最終形式、資源內容的具體情況,核心問題是主線與輔線的選擇與相互關聯。如湖南大學建成的“書院文化數據庫”其主線是海內外有關書院文化研究,輔線是教育史研究、儒學研究以及文化史研究等,用戶在瀏覽其中某庫時能通過科學、合理的標引系統,實現對其它相關庫的內容檢索,即“跨庫無縫連接”。
比較之二:檢索途徑整合的差異性。
數字資源導航系統的整合把數字資源的檢索入口整合在一起,建立數字資源導航庫,提供按資源名、關鍵詞、資源標識等獲取數字資源的途徑,用戶可以通過書、刊、庫3個入口鎖定目標資源。它可以分為部分導航和整體導航[6]。
跨庫無縫鏈接系統資源整合包括檢索界面的整合和分布式異構跨庫整合檢索。檢索界面的整合是在統一用戶查詢界面與信息反饋的形式下,共享多個網絡資源的索引技術和檢索技術,而分布式異構跨庫整合是在同一檢索平臺下能夠實現本地和遠程資源檢索、多種類型資源檢索以及不同平臺、不同結構的資源檢索。圖書館2.0應用集成的實例有Open WorldCat在檢索結果中提供的“圖書館查找”功能,可通過聯合目錄直接鏈接到特定成員館目錄;研究圖書館集團(RLG)的聯合目錄RedLightGreen更為開放,它的“圖書館獲取”還能鏈接到非成員館目錄。RLG不但提供書目數據庫信息檢索,也提供網上書店甚至Google關于本書的書評鏈接。又如KNS5.0保證了很高的引證文獻、參考文獻、同類文獻鏈接成功率,同時,實現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之間的互引用鏈接,即期刊庫如果引用了學位論文庫的文章,期刊庫檢索結果中會將學位論文庫的該篇文章作為參考文獻提供鏈接,并可點擊鏈接查看文章題錄,進而獲取原文,反之亦然,進一步構建了庫間的知識網絡。SFX無縫鏈接系統提供以下服務:文章全文/文章摘要;發表該文章的期刊的內容目錄;JOSIAH,Brown網上書目自動檢索;引文標題內關鍵詞網頁檢索;館際互借請求;局域網書目自動檢索;數據庫內同一作者多文章檢索[7]等等。
比較之三:資源組織整合的差異性
歸納來看,學科導航系統與跨庫無縫鏈接系統在資源組織整合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當前學科導航系統資源組織方式主要是按學科組織和按資源類型組織,通過知識組織體系對原來分散的學科資源進行集成與整合,有針對性的深度揭示資源,提供多樣化學科導航和資源檢索服務。跨庫無縫鏈接整合系統所面對的對象(數字資源)是變化且發散的,它將各類分布式數字信息按一定的管理方式和應用目的組織起來,實現內容間的無縫關聯,以統一的界面提供對各類資源的透明訪問。學科導航資源組織整合的一大缺陷是不能按主題組織,不利于用戶按主題查找相關信息資源。
(1)減少點擊環節,保證鏈接的有效性數字圖書館建設存在不夠理想的地方,不能直接進入文獻數據庫,需多次點擊才能進入,有的網絡平臺未將資源進行整合,需要進入某一具體圖書館才能進行檢索。這對不熟悉檢索的用戶來說,無形中增加了難度。整合信息資源關鍵是要搞好資源鏈接,減少點擊環節,盡量把功能設置放在首頁,減少與主頁的鏈接層次。信息的提供者應在資源的整合與服務中充分互動,支持用戶的檢索習慣和方法,幫助用戶做出最優的檢索選擇。
(2)應多多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用戶可根據自己的檢索習慣與經驗,通過自己的檢索方法和評價標準,判斷檢索工具的效率和效益,選擇最優的檢索工具、最適合的檢索過程及檢索表達方式來實現和促進對信息資源的檢索和利用。用戶習慣按主題以自然語言為檢索點定位系統中的資源并實現目標主題的瀏覽,因此,應以用戶對該網絡信息資源獲取思維方式來有效組織資源,使系統資源有效地被用戶發掘和利用。
(3)資源的更新與維護 據統計顯示,Web頁面的平均壽命是44天,在1998年發現的網站中有44%在1999年再也找不到了。又據Pitkow在1998年的調查,網絡上總有約5%~8%的內容是無法訪問的。由此可以看出,網絡資源更新速度相當快,若不及時更新易造成資源的鏈接失效[8]。資源更新維護過程與資源建設過程同等重要,只有重視并不斷對系統資源進行更新和維護,及時剔除錯鏈和死鏈,才能增加系統資源的可用性。
整合后的數字資源具有相當強的系統功能,能夠提供統一的用戶界面和共同的檢索方法,實現導航、檢索、定位與服務功能的統一。針對數據庫資源層次的整合,在異構跨庫統一檢索平臺技術的支持下,進行數據庫的統一管理,并實現跨庫檢索,從而大大提高檢索效率;異構數據庫的同構化整合,通過導航系統標引和編輯,對不同導航結構的異構數據庫的同構化整合,即在統一的導航系統下,實現異構數據庫的檢索,這是高效傳播信息的服務方式。也可以利用SFX軟件技術,將不同來源和不同通信協議的數字資源完全融合,達到無縫鏈接,實現在異構分布式信息系統間的無障礙導航。
整合后的數字資源具有相同的組織結構和組織功能,需要分層次組織與整合學術資源。
(1)數字資源收錄類型的整合。首先,要對現在收錄資源類型進行重新整合,合并有關資源類型,增加最新學術站點、代表最新學術發展方向的學科指導性類目。其次,重視開放存取、blog等學術類資源的收錄,重點對核心學術資源提供全文鏈接和存檔服務。第三,圖書館應組織人力對網上可獲取信息資源進行搜集、整合,如將收集到的網址加以分類、標引,使之集合于一個界面,向圖書館用戶提供導航服務。
(2)數字資源內容層面的整合。學科導航對資源的揭示主要表現為對相關網址的提供,不能將鏈接對象定位為具體的內容,用戶通過導航入口難以獲得最終的和最有價值的信息,針對這種情況,目前需要解決的難題是對數字資源內容層面的整合,以知網作為整合傳播知識的樞紐,通過構建強大的知識網絡,如引文鏈接、被引鏈接、知識單元鏈接、相似文獻鏈接、作者鏈接、機構鏈接、關鍵詞鏈接、相關研究機構鏈接、相關文獻鏈接、文獻分類導航鏈接等,對數字資源內容進行深層次整合,以實現全文鏈接以及知識的瀏覽和深入發掘,高效快捷地進行學習和研究。
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應在學科資源導航系統和跨庫無縫鏈接系統的整合基礎上,利用開放式動態鏈接整合優化技術,提高圖書館用戶數字資源檢索和利用的效率。
[1]黃曉斌,夏明春.數字資源整合方式的比較與選擇[J].情報科學,2005(5).
[2]馬文峰,杜小勇,胡寧.基于信息的資源整合[J].情報資料工作,2007(1).
[3]吳麗娜.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0(4).
[4]李 丹.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新的戰略方向[J].圖書情報工作動態,2005(1).
[5]唐光前.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的數據更新軟件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5(2).
[6]畢忠東,周敬治.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整合現狀調查與分析[J].情報資料工作,2009(5).
[7]李富玲,盧振波.SRX──信息資源整合新工具[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2(6).
[8]張 芮.學科信息門戶建設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6.
G250.76
A
1674-5884(2012)01-0161-03
2011-11-24
湖南省圖書館學會資助科研項目(XHYB1008)
祁春芳(1974-),女,河南洛陽人,主要從事圖書館學研究。
(責任編校 龍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