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公司黨委
立足轉型抓創爭著眼長效強黨建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公司黨委

創先爭優表彰大會會場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抓手。積極探索建立創先爭優活動長效機制,對于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持續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公司從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伊始,就特別重視創先爭優活動長效機制的探索,及時對活動開展過程中一些好的做法進行提煉和總結,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創先爭優活動長效機制,有力地推進了創先爭優活動規范化、長效化進程。
結合戰略目標創先爭優,為集團公司轉型跨越引領方向。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之際,正值集團公司轉型發展進入攻堅階段的關鍵時期,集團公司提出了“12345”發展思路和“三步走”戰略步驟,到“十二五”末,集團公司將建成以煤炭生產為基礎,以煤炭物流營銷為支撐,以多元板塊為延伸,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的現代大型煤炭生產、物流集團,煤炭產量超億噸、煤炭貿易量超3億噸、銷售收入超2000億、利稅超200億、利潤超100億,員工人均收入超10萬元,企業躋身世界500強。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無論從內容上還是時間上,恰好契合了集團公司轉型發展的現實需要和內在要求。對集團公司而言,創先爭優活動既是一次繼續夯實基礎、提升黨建水平的學習活動,又是一次不斷深化改革、推動科學轉型的實踐活動,具有特殊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此,集團公司以“愛我煤銷,創先爭優,加快轉型,實現跨越”為活動主題,以“三大支柱”產業為主線,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強化內部管理為重點,落腳于“辦大礦、辦現代化礦井、辦安全高效礦井”的理念之中,使創先爭優活動成為推進集團轉型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在轉型跨越發展實踐中努力實現“崗位爭優,工作爭優”。
圍繞管理提升創先爭優,為集團公司轉型跨越夯實基礎。創先爭優活動以集團經營管理的中心工作為主陣地,把“管理創先、對標爭優”作為落實創先爭優、兌現黨員承諾的主要內容,對標世界500強企業,積極推進管理體制創新,對集團的管理體系、體制機制、管理制度進行總體設計和規劃,強化以產業、板塊為主線的專業化管理和服務,建立“區域化公司+專業化管理”的管理體制,構建以集團公司為“資本運作+戰略主導”,市公司和直屬公司為生產經營運行中心的管理平臺,使集團的管理內涵、水平逐步與世界500強相匹配,使創先爭優全面滲透到企業具體運行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
突出服務意識創先爭優,為集團公司轉型跨越優化環境。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組織引導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發展環境”的服務理念,把履行職責作為基本要求,把優化服務作為追求目標,把群眾滿意作為評價標準,積極推行陽光服務、規范服務、高效服務、廉潔服務。在集團領導中實行年度工作責任分解,領導對重點項目包點;對二級單位班子成員實行年薪制,對機關部室進行季度績效考評,考評結果與獎金掛鉤。在活動期間,深入開展了機關紀律作風整頓和“吃拿卡要”問題專項整治。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全集團服務意識明顯加強,精神狀態明顯轉變,工作效率明顯提高,發展環境明顯優化。
緊扣制度建設創先爭優,為轉型跨越提供有力保障。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集團共出臺各類制度、辦法60余項,涉及五個方面:一是健全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機制,筑牢干部職工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思想政治基礎。二是規范選樹先進典型的長效機制,進一步規范了先進典型的選樹標準和產生辦法。三是健全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出臺《企業經營業績體系試行辦法》等13項考核評價制度,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企業實際的科學化考評體系。四是推進企業精細化管理的長效機制,成立了集團資金管理中心,加強財務制度建設,優化運營管理流程,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集團管理的信息化、精細化水平。五是健全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機制,出臺《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實施細則》等干部任免有關規定,逐步規范了集團選人用人程序。
推動轉型發展,關鍵在于各級領導班子。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著眼轉型跨越發展的需要,集團公司注意各級班子從事三大支柱產業的干部配備比例,注意班子成員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和工作經歷的優化配備,加快了領導班子年輕化、知識化步伐,把業績突出、素質較高的年輕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特別是70后青年干部和煤炭主體專業干部的比重明顯提高,各級班子年齡結構更為合理,知識結構互相補充,性格氣質協調相容,整體戰斗力明顯增強。
用人導向是方向、是標桿、是旗幟,關乎人心向背,關系事業發展。為了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隊伍,集團公司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理順了干部管理權限,規范了干部管理程序,完善了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工作,建立健全了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任前公示、試用期制等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切實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在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方面,不斷拓寬視野,豐富培養方式,先后分三期對集團35歲以下、本科以上學歷、工作三年以上的200余名青年干部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半軍事化脫產培訓,并對這些干部進行跟蹤了解和重點培養。還將對集團公司40周歲以下、本科以上學歷的處級干部進行輪訓,逐步建立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業配套的后備干部隊伍。
集團公司把項目作為吸引人才的重要載體,堅持以項目引人才、以項目聚人才,上一個項目聚集一批人才。同時,加大人才投入,完善人才機制,努力為人才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生活環境和制度環境,培養儲備了一批人才。近兩年來,面向全國各大礦務局、煤炭生產企業引進了230余名中高級煤炭專業管理人才,通過采取各種公開招聘方式分批招聘1000多名煤炭主體專業應屆畢業生充實到煤礦生產一線工作,集團公司安全生產人才隊伍整體實力顯著提升,為集團公司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集團公司成立了教育培訓工作委員會、教育培訓部、培訓中心等機構,建立了教育培訓基地和集團黨校,并與國家有關部門合作,在集團建立了國家認可的物流專業人才培訓基地,積極籌備成立集團職工大學。深入實施人才培訓工程,重點組織實施了能力建設培訓工程、技術創新培訓工程、技能提升培訓工程、安全保障培訓工程四大培訓工程,利用崗前培訓、崗位培訓、資格培訓和在職學歷(位)教育等途徑,在全集團不同層面成立了培訓中心(學校、班、點),上至集團公司的培訓中心下至車間班組隊室都有了學習教室。對集團學習培訓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提高全員素質,初步構建了集團公司“大教育、大培訓、大體系、大提升”的教育培訓長效機制。
基層黨組織規范化。集團公司將創先爭優活動與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緊密結合,圍繞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深化創先爭優活動。按照“無組織抓組建、有組織抓規范、軟弱渙散抓整頓”的工作思路,切實加強基層黨的組織建設。全省資源整合工作開展以來,集團整合的163座煤礦中,生產礦井、聯合試運轉礦井全部成立了黨組織、工會組織,基建礦井具備條件的,也成立了黨組織。各基層煤礦以班組建設為重點,以崗位描述、手指口述、技術比武為載體,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引導黨員職工在崗位上創先、在工作中爭優。針對集團公司整合煤礦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較多的實際情況,為促進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集團公司成立了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調研課題組,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出臺了規范化的指導意見,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開展。
黨務干部隊伍專業化。活動開展以來,集團把加強基層單位黨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來抓。把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同行政、技術干部隊伍建設擺在同等重要位置,按照“宜專則專、宜兼則兼、專兼結合”的原則進行配備,通過多樣化選用、規范化管理、專業化培訓、制度化激勵等途徑和方式,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肯奉獻的黨務工作隊伍。
黨員隊伍體現先進性。黨員發展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格履行程序,嚴把“預審關”和“審批關”。集團內部涌現出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典型,他們立足崗位,敬業奉獻,發揮榜樣示范、典型引領作用,在全系統形成了學先進、比貢獻、創一流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