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附屬高級技術學校 天津 300222)
探索式教學方法在樓宇自動化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張英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附屬高級技術學校 天津 300222)
依據在樓宇自動化實訓教學中的教學體會,介紹一套在該專業教學中應用探索式教育的方法,并根據引入的評價方法分別對傳統式教學和探索式教學進行了教學效果的比較。
探索式教學方法;樓宇自動化實訓;評價方法
隨著城市社區物業管理水平和技術的提高,社會對于物業管理師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物業管理師所需要的職業技能也愈來愈廣泛,不僅需要完成必要的保安和消防工作,而且要具備對設備簡單的維護能力和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為了培養出更多的合格的物業從業人員,很多中職學校開設了物業管理專業。樓宇自動化課程是物業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但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采用先教師講解、后學生自己練習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興趣很低,練習不認真,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如果在實訓教學中使課堂更加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另一方面,可以縮短學生由于教學設備的差異性而產生的適應時間,進而培養學生對自身專業的綜合分析能力。下面以一堂90分鐘的“多功能室內機的設置”課題為例,介紹探索式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
在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思想性格各異的學生,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和主體能力的提高會使其主動尋找和充分利用外部條件,有計劃地參與自身的發展,逐步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只有當學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時,他才會主動學習,自主發展。設疑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對室內機產生求知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結構或生活實際精心設計問題,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認識興趣,進而提出問題,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并產生為達到目標而急于學習的心理傾向。
在圖1所示的課題中,根據教學計劃和學生實際,組織引導學生探究如何通過操作設定使室內機分別實現以下功能:(1)緊急按鈕按下,聲光報警器發聲;(2)居家布防時,紅外探測器功能被禁閉,其他探測器正常工作;(3)外出布防時,所有探測器均能正常工作;(4)檢測到探測器動作后,啟動聲光報警器,同時上報給管理中心機。
圖1 多功能室內機的框圖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傳統教學的講解式,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壓抑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張在教師精心引導下,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索新知識從而發現新知識的奧秘,教學的方法應當是鼓勵學生自主合作。
因此,在教學中,可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般以3~5人一組為宜),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一個共同的任務,小組成員自行分析、研究解決問題。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本課題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進行對操作步驟和方法的練習,故提出課題后,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自身實驗情況對課題要求提問三次,如多功能室內機的具體操作步驟和解除已觸發報警的過程等。小組成員通過反復研究、提問、操作等活動,對課題知識的本質特征形成基本認識。
實訓操作完成后,教師并不立即檢查實訓操作現象和結論,而是指導學生進行實物的模擬仿真分析,這樣不僅可以觀察到學生的操作過程,而且可以由學生自己動手驗證操作結論。借助此方法可以從理論分析和操作驗證兩個層面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對結論的印象。實踐證明,該方法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始終處于互動狀態,學生在小組內共同討論、研究問題,互相補充,概括總結,可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
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學生已有的專業知識背景出發,概括說明新知識,使學生明確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的關系,以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通過不斷豐富認知策略使學生逐步提高物業專業素養,此過程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明顯。
建立教學評價體系的目的是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的基礎和探索課題的能力不同,可以將學生分為甲、乙、丙三類,如表1所示。在進行成績評價時,不僅應當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專業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還應考慮學生的成績均值,對于高于自己以往均值的學生給予鼓勵,對于低于自己以往均值的學生給予提醒和關注。
表1 對不同學生的評價方法比較表
對在多次評價中始終處于甲類和丙類的學生,應當根據小組的情況在進行新課題時重新分組,避免出現因小組成員的明顯差異而影響小組間的競爭。為此,從學生實驗水平考慮,建議采用的評價方法為:
NewScore=OldScore/2+K*(Sore/2+Dxt)
其中NewScore為本次成績;OldScore為上次成績;K為放大系數;Score為本次試驗成績;Dxt為探索過程中的認知成績。
這樣的評價方法可充分考慮學生的變化性和成績的穩定情況,變化情況可由K值的大小反映出來:對于甲類學生主要考慮試驗數據的準確性,K值一般取1.5即可;對于乙類學生主要考慮試驗的過程,K值一般取1.8即可;對于丙類學生主要考慮試驗完成情況,K值一般取2.0即可。
采用此評價方法后,不僅學生的成績發展趨勢一目了然,而且探索式教學方法對于以往對課程不感興趣的學生的鼓勵作用非常明顯。在進行認知成績評價時,可以獎懲兩種情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圖2為分別采用探索式教學評價方法和傳統式教學評價方法時甲類學生的成績比較,從中不難發現,在新的評價體系中,甲類學生的學習成績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實施和完善而穩步提高。
圖2 兩種教學方法比較圖
綜上所述,探索式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建構了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應用成果顯著。但仍存在幾個問題待解決:(1)如何處理好不同課題探索式教學的一致性;(2)如何對教師的教學成果正確評價;(3)如何處理好課堂氣氛活躍與教學秩序的矛盾。
盡管存在上述問題,但開展探索式教學,在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同時,也帶動了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學水平的顯著提高,使教師和學生情感、智慧、精力共同投入,使其一起經歷著“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體驗”。
[1]黃翠柏.計算機仿真技術在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1,(1).
[2]應俊峰.研究性課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3]付海倫.啟發式教學運用中的誤區及解決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5,(2).
G712
A
1672-5727(2012)04-0129-02
張英(1978—),男,河北唐山人,工程碩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附屬高級技術學校實習指導教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