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公外部,遼寧 大連 116052)
□課程改革研究
經貿類英文原版教材主位推進模式研究
李寧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公外部,遼寧 大連 116052)
主位結構是語篇的謀篇機制之一,研究語篇的主位推進模式是研究體現語篇連貫銜接機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對經貿類英文原版教材 《國際金融》和 《國際貿易實務》主位推進模式進行研究,總結主位推進模式的規律,可以推動雙語教材語篇研究,為改進雙語教學和專業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原版教材;主位;推進模式
2001年9 月,教育部 《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1]的文件中明確指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各所大學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資源,陸續開展雙語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力圖通過分析經貿類英文原版教材的主位推進模式,總結原版教材的相關語篇特點,為雙語教學和相關的專業英語教學研究提供參考。
本研究選取的教材為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引進的由 Thomas.A.Pugel著的 《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2]和清華大學出版社引進的由Alan E.Branch著的 《國際貿易實務》(Export Practice and Management)[3]兩本英文原版教材。分別選取這兩本教材的第三章的前幾段句子的主位結構分別進行研究,然后再進行對比性研究。
主位結構即主位 (Theme)述位 (Rheme)系統。最早提出主位和述位概念的是布拉格學派的創始人Mathesius[4]。他從成分分布的角度區分主位和述位,他把位于句首的在交際過程中充當論述起點的成分稱為主位,把其他的部分稱為述位。系統功能語言學家Halliday[5]則是從功能的角度定義,他認為主位是信息的起點,是小句所關心的成分;述位是圍繞主位所說的話,往往是話語的核心內容。每一個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結構,隨著各句主位的向前推進,整個語篇逐步展開,直至形成一個能表達某一完整意義的整體。Fries[6]和Danes[7]等人通過研究發現人們在選用何種成分充當主位時似乎余地很大,而實際上卻受到這樣那樣的制約。他們從大量的語言素材中總結出主位變化的基本模式,即主位推進模式。主位推進模式主要有4種:(1)主位同一型 (亦稱平行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2)述位同一型 (亦稱集中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3)延續型 (亦稱梯型),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為后一句的主位;(4)交叉型,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
從 《國際貿易實務》教材第三章國際運輸方式及特點中選取前7段,共31個句子,657個字。從表1第一段的主位 (T1,T2)可以看出第一段在討論運輸這個基本概念。第二段在討論運輸規定,T3引出了運輸規定,T4給出了沒有相關規定下出現的問題。從第三段的主位 (T5-T 7)可以清晰地看到,該段一直在討論政治對運輸的影響。第四段的主位T8又以運輸開始,在R8和R9中講述運輸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從T10到T14的主位,可以推斷這些句子圍繞著運輸系統進行論述。T10通過反面情況提出了運輸系統,在T11中通過指代繼續話題。T12以 “今天”開頭,討論運輸系統目前的狀況。T13以貨物開頭,討論運輸系統對貨物流通的作用。T14以 “此外”為開頭,繼續討論運輸系統的其他反面作用。T15以 “總之”為結尾,總結了本段的主要內容,即國際運輸系統(網絡)。第五段的主位T16又以運輸開始,在R16和R17中討論它的特點,從T18可以看出主要是討論運輸和經濟活動開展的密切關系。從第六段的主位 T19可以看出本段與運輸系統的要素有關。T20-T 25是圍繞著T20所引出的航路進行討論,通過T23可以看出,主要從公用和專用兩個方面討論航路。R20和R21討論航路的基本概念。R22討論公用航路,R23到R25討論專用航路。T26以運輸系統的另一要素運輸工具開始。從T26-T 31可以判斷第七段是接續第六段,繼續討論運輸工具的要素——運輸工具。T26引出運輸工具概念。T27-T 28引出運輸工具的具體說明。T29-T 30圍繞討論將動力運輸工具和拖運運輸工具分開的好處。

表1 《國際貿易實務》教材主位

T23 Alternatively,theexclusiveusesystem T24 Thelatter T25 Moreover,therailwa ycompany T26 Thetransportunit T27 Examplesofthecarryingunit T28 A further refinement T29 Theadvantageofseparatecarryingandmotivepowe r units T30 Moreover,wh ile the carrying unit contents are being transhipped, T31 A further factor
從 《國際金融》教材第三章外匯市場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中選取前4段,共22個句子,432個字。從表2第一段的主位可以看出,作者在進行導入性的敘述,先從宏觀的對外貿易談起 (T1-T 3),再以讀者和其他人的視角從微觀的角度談論使用不同國家的不同貨幣 (T4-T 5)。第二段以主位同等結構開頭。Geoff[8]認為從某種意義來看主位同等結構中的問句通常是作者認為讀者閱讀到這一階段可能想問的問題。通過T6,作者將話題轉移,轉移到讀者想了解的決定匯率的因素,并引出了與之緊密相關,作為理解該內容基礎的本章節的內容(T7,T8)。第三段開頭的T9延續了第二段最后一句述位的內容,形成了自然的過渡。從T9-T 11可以看出作者在介紹與匯率學習有關的內容。在T12作者用yet引出進行轉折,強調學習匯率的學生。說明即使匯率學習可能會涉及一些很難的內容,學習匯率的學生也可以克服,并在R12中提出了兩個關鍵:收益最大化和競爭。T13-T 15是對傳統觀念即 “個人采取的投資行為是為了使他們的凈收入 (收益)的實際收益最大化”進行討論。T13提出傳統觀念,T14對其進行肯定,T15對其中的部分進行否定。可見,T13-T 15討論的是收益最大化。從第四段開頭的also可以看出T16是和前面的內容即收益最大化并列的。T16-T 22討論的是競爭。T16引出話題,T17提出存在競爭。T18用thus引出既然在市場存在競爭,在R18中推斷可以使用經濟學的供求原理。T19強調重要性,即R18中的提到的供求原理在金融市場的使用性。T20直接提出存在壟斷和寡頭。T21提出一般的供求原理,R21表明在寡頭和壟斷市場下該原理的不適用性。T22對前面的句子進行轉折,提出在該教材的第一、二部分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金融市場是有效的。

表2 《國際金融》教材主位
從圖1可以看出, 《國際貿易實務》以主位同一型為主。主位同一型使用16次 (53.3%),延續型7次 (23.3%),述位同一型4次 (13.3%),交叉型 3次 (10%)。 從第一段首句引出運輸(transport)之后,每段的句首都會以其開頭,陳述運輸的不同方面。只有第七段,以第六段首句的述位開頭,繼續第六段的內容進行講解。1到5段的講解主要采用主位同一型,占該類型總數的68.8%;6、7段主要采用延續型,占該類型總數的71.4%。從圖2可以看出, 《國際金融》以述位同一型為主。述位同一型使用12次 (60%),主位同一型4次 (20%),延續型4次 (20%),交叉型0次。第1段和第4段及第3段的后半部分以述位同一型為主,占該類型總數的83.3%;而主位同一型則集中在第三段前半部分,占該類型總數的50%。《國際貿易實務》將講解的重點放在主位上,并圍繞該主位進行討論,作者結構設計的思路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國際金融》將講解的重點放在述位上,即信息中心。從不同的角度引出并在述位講解,層層深入,作者的結構設計思路需認真研讀具體內容才能發現,邏輯性強。

圖1 《國際貿易實務》教材主位推進結構圖

圖2 《國際金融》教材主位推進結構圖
《國際貿易實務》教材的非標記主位有28個,占總數的 90.3%;標記主位有 3個,占總數的9.7%;多重主位有6個,占總數的19.4%;句項主位有1個,占總數的3.2%。標記主位中有2個是介詞短語,1個為副詞。多重主位中有5個為連接副詞,1個為連詞。 《國際金融》教材非標記主位有18個,占總數的81.8%;標記主位有4個,占總數的 18.2%;多重主位有 5個,占總數的22.7%;句項主位有1個,占總數的4.5%;主位化評論句有2個,占總數的9.1%;主位同等結構有1個,占總數的4.5%。標記主位中有3個是介詞短語,1個為從句。多重主位中有4個為連接副詞,1個為情態連詞。
從對這兩本教材部分內容的主位結構分析可以看出,原版教材的主位推進模式都是以四個主要的主位推進模式中的一個為主框架,根據需要插入其他的推進模式,邏輯性強。正文中的標記主位很少,說明在進行知識講解時,沒有過多地強調某些內容的重要。在標記主位中,以介詞短語為主,目的是為了強調所陳述事實所適用的時間和范圍。多重主位以連接副詞為主,主要用于與前面的內容進行邏輯上的銜接。多重主位中體現作者觀點的情態副詞只有一個,還是屬于表達肯定性的,反映了教材措詞的客觀性。可見,多重主位使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句子之間的邏輯銜接。從兩本教材選取的內容可以看到,除了 《國際金融》教材中出現的用于轉移話題的主位同等結構外,兩本教材的句項主位都只有一個。這兩個句項主位都為標記主位,在句項主位中含有話題主位,用于強調話題主位內容。每本教材所選內容都只含有1個復合句,且從句都為標記句項主位,反映了專業教材更趨向于使用名詞化的特征。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1]4號.
[2]Thomas.A.Pugel.International Finance[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9-40.
[3]AlanE.Branch.Export Practice and Management[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52-53.
[4]朱永生,嚴世清.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103-104.
[5]M.A.K.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Edward Arnold(Published)Limited,1994.38-39.
[6]Fries,Peter H.On the Status of Theme in English: arguments from discourse.Forum Linguisticum[J]. Republished in Janos S.Petofi and Emel Sozer. 1973,(6):18-20.
[7]Danes,F.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Papers i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M].Prague:Academia,1974. 108-110.
[8]GeoffThompson.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M]. Arnold,2004.126-127.
G423.3
A
1674-3652(2012)02-0045-04
2011-12-05
2011年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基于微型語料庫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課程建設研究”(2011XJLXYB009)。
李 寧,女,黑龍江勃利人,主要從事功能語法和專業英語研究。
[責任編輯:小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