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民
(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53)
在橋梁工程施工現場,異步電動機、電焊機、變壓器等感性電氣設備較多,大量的電力負荷是感性負荷,致使自然功率因數比較低,如不采取措施提高功率因數,將造成不良影響:降低了變電、輸電設施的供電能力;使線路電力損耗增加;功率因數越低,線路的電壓降越大,使得用電設備的運行條件惡化,因此,提高功率因數是非常必要的。
大多用電設備都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如配電變壓器、電動機、電焊機等,它們都是靠建立交變磁場進行能量交換和傳遞的。為建立交變磁場和感應磁通而需要的電功率成為無功功率(單位為乏,Var),因此在供電系統中除了需要有功功率外,還需要無功功率。
在功率三角形(圖一)中,有功功率P 與視在功率S的比值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即為功率因數。
計算公式:錯誤!未找到引用源。,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S:視在功率,Q:無功功率)

圖一
功率因數(錯誤!未找到引用源。)越大,有功功率越大,而無功功率就越小,對電源的利用程度越高。同樣電路中電力的輸送能力也越高,線路的損耗也就越小(線路的電能損耗與功率因數的平方成反比)。
提高功率因數對用電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1]:
3.1 可以充分利用供電設備的容量,使同樣的供電設備為更多的設備供電;
3.2 節約電能,降低用電成本,減少電費開支;
3.3 提高用電質量,改善設備運行條件,保證設備在正常條件下工作,有利于安全生產。
《供電營業規則》中規定:施工用電標準功率因數為0.85,若實際功率因數低于0.85,就按當月電費總和的百分比進行懲罰;如高于0.9,則有一定百分比的獎勵(0.85~0.9 之間不獎不懲)。
4.1 提高自然功率因數:
據統計,企業無功功率消耗,一般感應電動機占70%,變壓器占20%,線路占10%[2]。可知,提高功率因數有下列幾種方法:
4.1.1 選擇合適的電動機容量,減少電動機無功消耗,防止“大馬拉小車”。運行電動機的負荷一般要求達到額定容量的 70%以上,才是經濟的。對于平均負荷小于其額定容量40%的電動機,更換小容量的電動機,或將線圈改為三角形接法(或自動轉換)。
4.1.2 避免電機或設備空載運行。電動機空載運行時,
4.1.3 提高電動機的檢修質量,防止間隙加大。
4.1.4 合理配置變壓器,提高變壓器負荷率(一般75%—80%較合適)。負荷率越低,功率因數越低,對于平均負荷率小于30%的變壓器,應予更換。
4.1.5 調整生產班次,均衡用電負荷,提高用電負荷率。
4.1.6 改善電線布局,避免曲折迂回等。
4.2 并聯電容器補償:在感性負載上并聯電容器,用并聯電容器的無功功率來補償感性負載的無功功率,從而減少甚至消除負載與電源之間原有的能量交換。其優點具有投資少,有功功率損耗小,運行維護方便,故障范圍小等,很適合在施工現場使用。
并聯電容器補償容量的計算公式[3]:

式中:錯誤!未找到引用源。——需要補償的無功容量,Kvar;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用電設備的平均有功功率,kW;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錯誤!未找到引用源。——為補償前、后計算負荷功率因數角的正切值。
并聯電容器的補償方式可分為如下三種:

圖二 并聯電容器安裝方式
4.2.1 集中補償:把電容器組集中安裝在變電所(施工現場一般是箱式變電站)的一次或二次側的母線上(當無高壓設備時不得在一次側裝設并聯補償裝置[4])。如圖二中C1部分(新購的箱變一般都帶有補償裝置,如沒有要提出安裝補償裝置的要求)。
4.2.2 分組補償:把并聯電容器安裝在施工現場的配電箱的母線上。如圖二中C2 部分。可減少變壓器和低壓配電線路的電力損耗,提高變壓器的輸出功率。
4.2.3 就地補償:對于容量較大,經常運轉的低壓用電設備,采用低壓并聯電容器對單臺設備進行補償。如圖二中C3 部分。在施工現場,電容器安裝于功率較大的異步電動機旁,并同電動機共用一個開關。電動機采用無功功率就地補償技術具有很多優點[1],可以節約有功電量8%~15%,節約無功功率50%~80%;還能夠減少線路輸送電流15%~30%,達到進一步節約線路損耗和變壓器損耗的目的。
并聯電容器補償也要防止過補和欠補,應隨負荷或電壓的變動進行投切,投切方式有手動投切和自動投切補償,因施工現場負荷變動比較頻繁,且為防止過補償,應選擇自動投切方式。
4.3 同步電動機補償:當條件適當時,可利用同步電動機過勵磁超前運行,以補償系統的感性無功功率,但由于同步電動機價格較貴,控制設備復雜,施工現場很少使用,所以在此不做詳細探討。
5.1 橋梁工程與其他工程施工相比有去自身的特點:其施工前期為鉆孔樁施工階段,鉆孔樁施工期間一般同時運作較多數量的鉆機和電焊機(加工鋼筋籠等),鉆機多由異步電動機提供動力,所以是橋梁施工用電負荷中最大的時期;鉆孔樁施工結束后,用電負荷會大幅減少;主體工程完工以后進入收尾階段,基本沒有大的用電負荷,因此要根據用電負荷及時調整更換變壓器,減少低負荷運行和避免空載運行,以便提高自然功率因數,減少損耗,節約電能。
5.2 如果無功補償的裝置本身會產生諧波,或當網絡有諧波源影響到電容器安全運行時,也必須與電容器串聯一個電抗器。其感抗值的選擇應該在可能產生的任何諧波下,均使電容器的總電抗為感抗而不是容抗,從根本上消除產生諧波的可能。電抗器感抗值XL 可按式XL=KXc/n2計算[3]。式中:Kc 為補償電容器的工頻容抗,,Ω;K 為可靠系數,一般取1.2~1.5n;n 為可能產生的最低諧波次數,一般取n=5。
5.3 防止檢修電容器觸電。電容器儲存電荷雖經放電裝置放電,但仍有可能存在殘存電荷,尤其是電容器內部,因此無論有那種放電裝置,都必須人工放電后開始檢修。
5.4 選用電容器時應提出訂貨的特殊要求,要求電容器標稱電壓比原來提高10%,即高壓為6.9kV 或11.5kV,低壓為0.45kV,這樣做可以提高電容器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簡化了電容器的保護,減少了電容器的事故率。
近年來國家在大力提倡節能減排,而提高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是節能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無功補償技術提高用電的功率因數,用電單位降低用電成本,提高用電設備的使用壽命及安全運行都是很顯著的。確定無功功率的補償容量,確保補償技術經濟、合理、安全可靠,達到節約電能的目的。
[1]《鋼鐵企業電力設計手冊》(上冊),治金工業出版社
[2]《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三版,中國電力出版社
[3]《電氣傳動自動化技術手冊》 第3 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4] GB50227-2008《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