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國
(吉林省建筑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長春 130018)
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應用
劉慶國
(吉林省建筑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長春 130018)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一種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型教學法。本文在闡述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上,詳細剖析了其在高職高專英語精讀教學中的運用,并對如何更好地實施任務型教學法提出了幾點建議。
任務型教學法;高職高專英語;英語語言知識;實際應用能力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為國家培養具有高級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需要系統學習本專業的專門技能,還需要掌握熟練的英語語言技能。然而,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采用的基本上還是傳統的教學法,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這即不利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也達不到高職教育的目標。因此,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英語課程必須進行改革。
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培養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堅持以人為本,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提倡“意義至上、使用至上”的教學原則,是一種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而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亦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由此可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與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所以,探討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任務型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是交際教學法的繼續,它是國外研究者在外語教學方面提出的具有重要影響的外語教學模式,這種方法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在語言教育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任務型教學法認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不是依靠教師的傳授,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借助他人的幫助,通過意義建構方式獲得。這種建構不但是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還包括對原有經驗的重組和改造。任務型教學法汲取了交際教學法的理念并加以發展,它強調學習者“在做中學”。這種方法強調任務設計的真實度和難易度,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在1996年提出實施任務教學法的五項原則:①提供有參考價值的真實的語料;②充分運用語言;③教師所選的任務要能激發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④注重某些語言形式的變化;⑤有時應突出注意語言形式。這些原則要求注意信息的輸入、使用及對輸入信息和語言使用的反映。根據這五項原則的要求,Willis提出如下的教學模式:

前期任務(Pre-task)介紹題目和任務(Introduction to topie and task)執行任務(Task cycle)任務(Task)計劃(Planning)報告(Report)

續表
前期任務是指教師引入任務,向學生介紹相關話題和涉及到的任務,突出關鍵詞的使用,幫助學生理解任務的指令并做好相應準備。這個階段有兩個基本功能:即介紹和激發學習者對所選話題任務的興趣和激活與話題有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子,以促進任務的完成。
執行任務/任務環階段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任務(學生執行任務)、計劃(各組學生準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報告(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在這個階段,學生通過小組形式運用他們所掌握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來達到任務的目標。為了達到語言的準確和熟練程度,學生應該與老師一起籌劃他們的匯報,然后在全班以口頭和書面形式展示他們的成果。
在注重語言形式/后任務階段,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并分析其他各組完成任務的情況。其實這個階段就是聚焦語言的階段,這個階段,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語言會被自然使用的語言得到鑒別和分析。這些語言分析可以是關于語音特征、構詞、句法、功能、意義或語用的范疇。語言分析之后是詞匯、短語和句子的操練階段。
為了彌補傳統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交際活動不足的缺陷,筆者在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借鑒了任務型教學法,并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暢通英語中級教程1》中一篇文章對任務型教學法進行探討。下面以該書中的Unit 3 Food for thought一課中的lesson 2為例進行初步的實踐教學,探索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前景。實際教學過程如下:
(1)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不同的小組,通過頭腦風暴方式列舉出與食物和飯店就餐有關的單詞、短語和句型,看哪一組寫得最多。然后,讓若干學生向全班呈現他們列舉出來的單詞、短語和句型,接著教師對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同時把那些有用的詞或短語板書在黑板上供學生們參考,但在任務之前不做講解。
(2)討論。兩人一組討論下列問題:
a.What do you usually eat in the restaurant and what food do you know?
b.What is your eating habit?
c.What do you know about vegetarianism?
這些任務能讓學生們起到熱身的作用,這些導入階段的話題不但使學生熟悉即將學到的話題和生詞短語,減輕學生的認知負荷,還能為學生激活相關背景知識,提供有益的信息輸入,突出任務主題。
(3)閱讀并回答問題。給學生一些時間閱讀課文,并要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回答下列問題:
a.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vo and lacto vegetarians?
b.What do fruitarians eat?
c.Which vegetarians don't eat any animal products?
d.Why don't vegans use animal products?
e.What materials don't vegans use?
(1)分別利用提問、搶答、點名等方式,檢驗學生回答情況,針對重點和難點,做出相關的提醒和解釋。
(2)計劃。讓各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他們所編寫的對話。學生草擬和排練對話的內容。教師可以提供語言方面的建議和相應的表達方式,然后在教室來回走動,指導學生修改和提煉語言知識。
(3)匯報。在這一階段,教師指導每組學生輪流向全班呈現他們所編的對話,并讓其他學生對該組的表演作出評價。最后,教師對全班對話表演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本階段的目的是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口頭用語和書面用語,逐漸促使學生掌握正式、嚴謹的語言。
(1)分析。教師要求學生找出與對話主題相關的詞和短語并提煉相關的句型;教師給予幫助,學生可個別提問;然后教師在全班對分析得出的結果進行總結,并將相關語言知識板書在黑板上,以方便學生記憶。
(2)練習。這一階段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探索語言知識,培養學生對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意識。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組織練習活動,以黑板上的語言分析為基礎,做一些相關的練習。
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使課堂氣氛顯得生機勃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各項語言技能都能夠得到綜合運用,貫穿始終的是學習者對目的語的個人體驗、主動思考、主動實踐,而且還涉及到師生、生生的互動與協商。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定位教師崗位職責。
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法的影響,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法并不十分了解,這樣他們就很難在課堂上正確實施任務型教學法進行實踐教學。為此,首先應該讓教師們進行較為系統的理論學習,使之清楚任務型教學法的本質及其先進的教學理念。其次在行動上,各高職院校應該定期組織有關任務型教學的研討和培訓,組織相關教師進行示范教學,讓他們切身體會一下任務型教學法的實際效果。
(2)改革評價體系,加速教材更新。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師生都因面臨各種考試的壓力而無法有效地開展任務型教學,所以,要想進行任務型教學,就必須改革現有的教學評價系統,不應該只是通過一次考試就決定學生的成績。另外,目前高職院校的教材基本上還是按照傳統模式編寫而成,無法滿足任務型教學的實際需求。因此,應該加速英語教材的更新,選擇一些切實可行,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主題。
(3)精心設計任務,改善教學環境。
任務的選擇至關重要,有趣的教學任務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程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選擇和設計一些難易程度適當,易于調動學生積極性,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任務。同時,高職院校也應該根據自身特色,盡量控制班級人數,采取小班教學。才能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煉。
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中用”為教學目的。教師從傳統的語言知識傳授者轉變成課堂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從被動接受語言知識轉變為語言交流的實踐者和參與者,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用語言來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適當的任務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合作與協調能力。
在實施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提高語言知識和技能,還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型教學法盡管有著巨大的潛力,但在實施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問題,如班級人數過多,教師意識不強,任務的相關度和難易程度等問題都會影響到任務完成的效果,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討。
[1]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Willis.D.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 Press,199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曹曼.高職英語聽說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應用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5]孫佩艷.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53-56.
[6]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認知心理學視角)[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Intensive-reading English Teaching
LIU Qing-guo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Jilin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Changchun 130118,China)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emphasizing“learning by doing”,is a new approach to teach English which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application and creation.After 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BL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in high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taskbased language method in high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high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English language knowledge;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G712
A
1009-3907(2012)06-0758-04
2011-12-29
全國高職高專英語類專業教學改革課題(GZGZ7611-193)
劉慶國(1975-),男,吉林永吉人,講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研究。
責任編輯:劉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