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生 ,黃微 ,倪楊帆 ,李紅萍 ,吳威 ,黃波 ,付紅梅 ,付慧琴 ,何威
(1.武漢市農產品檢疫檢測中心,430016;2.武昌區經貿委檢測中心)
將高產菜地土壤基本肥力與良好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可以形成高產高效的蔬菜生產基地,對穩定蔬菜生產、加強蔬菜供應具有良好作用。近年來,城市急劇擴大,大城市周邊原有高產基地被占用現象十分嚴重,大量新開墾菜地遠沒有達到高產高效的土壤肥力標準。為迅速培肥新建蔬菜基地土壤,對武漢市洪山區建設鄉、青菱鄉,江夏區金口街涼亭村,東西湖區慈惠農場,黃陂區灄口街南湖村,新洲雙柳街等地的88塊典型高產菜地土壤進行了分析調查統計。
采取實地調查菜農的方法確定高產高效蔬菜田塊。共88塊菜地,其中洪山區建設鄉25塊、青菱鄉20塊,江夏區金口街涼亭村10塊,東西湖區慈惠農場15塊,黃陂區灄口街南湖村10塊,新洲雙柳街8塊。
開挖土壤剖面1.0 m以上,測地下水位,根據地下水位檢測土壤電位。
土壤質地測定采用土壤濕潤搓條法;有機質含量測定采用油浴加熱重鉻酸鉀容量法;Eh值測定采用電位法;土壤全N含量測定采用半微量開氏法,土壤堿解氮含量測定采用堿解擴散法;土壤全磷含量測定采用氫氧化鈉熔融-鉬銻抗比色法;有效磷含量測定采用碳酸氫鈉提取-鉬銻抗比色法;土壤全鉀含量測定采用堿熔-火焰光度法,土壤速效鉀含量測定采用乙酸銨提取火焰光度法。
目測和實地勘察。
調查發現,88塊高產菜地生態條件良好,區域內、上風口、灌溉水源上游2 km內沒有排放有害物質的火力發電廠、冶金廠、化工廠、水泥廠等易造成污染的企業,遠離主干線公路100 m以上,高氟(土壤水質含氟量超標)地區不適宜種植蔬菜。調查的高產菜地分布的位置較好,一般為河流岸邊,內外排水條件好,早春升溫快,高旺燥,冬不涼,地下水位低,全剖面基本處于氧化狀態。
雖然各高產菜地土壤剖面構型特征有小的差異,但具有共同的層次特征。
a.耕作層(A)疏松深厚。耕作層是蔬菜根系活動的主要場所,其厚度與土壤生產力密切相關。高產菜地土壤的剖面構型為耕作層深厚,一般潮土耕作層80 cm以上。黃棕壤及第四紀Q4發育的土壤形成的菜地耕作層一般50 cm以上,中間還有過渡層即A/B層(淀積層),過渡層一般40 cm以上。
b.耕層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具有良好的通氣透水性能和結構,有利于蔬菜根系生長和養分的吸收。

表1 高產菜地土壤理化性狀

表2 不同水位土層氧化還原電位值
據統計,高產菜地土壤質地為中壤的占82%,輕壤占18%。其耕作性能良好,泥沙比例適中,不板結,不漏水漏肥。
在一定范圍內,蔬菜產量隨土壤有機質和全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葉菜表現更為明顯。由表1可知,88塊高產菜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均高于26.5 g/kg,全N含量大于1.6 g/kg,高產菜地土壤堿解N含量大于120 mg/kg,堿解N與全N比(稱供N強度)為13.3%。對典型高產菜地監測30 d后測定,氨態N、硝態N容量凈增24.7 mg/kg,具有良好的肥料緩釋性,化肥利用率較高,尿素、復合肥當季利用率(差異法)高達60%以上。
88塊高產菜地土壤全磷含量平均為1.48 g/kg。土壤全磷含量較高與菜地多施復合肥、磷肥有關。高產菜地磷素活度(即速效磷與全磷之比)為0.54,屬供磷較好的菜地土壤。
88塊高產菜地土壤鉀素豐富,土壤全鉀含量為23.1 g/kg(平均值),土壤速效鉀含量較高,供鉀潛力較強。
測定結果表明,高產菜地土壤基礎肥力較高,小白菜基礎產量為3 000 kg/667 m2左右。
表2中可以看出,低地下水位條件下不同土層氧化還原的電位都為氧化狀態。地下水位太低對小白菜等淺根系蔬菜生產不利;地下水位太高對茄果等直根系蔬菜生產不利。
綜上所述,武漢市在新開墾菜地時,一定要以建設高產菜地為目標,加緊土壤培肥工作,特別是加大有機肥的投入。同時,在將大量的水田改擴建為菜地的,一定要開挖深溝排水,加強深耕、深翻;用大型農機具耕破犁底層,改良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礦化速度,加快土壤熟化速度,加厚土壤耕作層,提高蔬菜作物根系活力,增加蔬菜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