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芳
吉林省榆樹市中醫院外二科,吉林 榆樹 130400
外傷性小腸破裂52例診治體會
王傳芳
吉林省榆樹市中醫院外二科,吉林 榆樹 130400
目的:進一步提高對外傷性小腸破裂的診治水平。方法:回顧分析外傷性小腸破裂52例的臨床資料。結果:并發切口感染7例,腹腔多發膿腫1例,炎性腸梗阻5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3例;治愈49例,死亡3例。結論:早期診斷、及時手術,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術后聯合應用抗生素,營養支持,盡早恢復胃腸道功能是提高療效的重要手段。
外傷性;小腸破裂;診治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治外傷性小腸破裂病人52例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為3∶1;年齡最小7歲,最大71歲,平均年齡34.5歲,其中16~50歲者41例,占79%。
1.2 致傷原因 直接作用于腹部34例,腰背部5例,胸腹部7例,盆腔6例。其中車禍傷29例,工礦傷15例,工地高處墜落8例。
1.3 就診時間 最短1小時,最長一周,12小時內診治者34例,12~24小時診治者11例,24~36小時者6例,一周者1例。
1.4 受傷部位 單純小腸破裂21例,有合并傷者31例;破裂1處者29例,破裂2處者15例,破裂2處以上者8例;單純性腸穿孔25例,多發性腸穿孔及腸系膜損傷出血者19例,腸管橫斷者8例。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見表1。

表1 52例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結果
本組52例均采取手術治療。單純穿孔腸修補25例,腸管楔形切除10例,腸管部分切除吻合術者17例。
本組術中經過順利,術后癥狀完全緩解,痊愈出院49例,死亡3例,其中治療過程中因病情嚴重自動出院1例,術后多臟器功能衰竭,院內死亡2例。
4.1 診斷 對于開放性損傷診斷不難,閉合性腹部損傷合并小腸破裂的診斷,應根據腹部外傷史,仔細分析受傷情況,暴力性質,作用方式,受力部位,臨床表現,腹部體征,B超檢查。反復多次,多點的腹腔穿刺,據報道其陽性率在90%以上[1],本資料92%。對意識不清體征模棱二可者,高度懷疑腹腔臟器損傷者,采取腹腔灌洗術。Root1965年首先在臨床應用腹腔灌洗術 (Lavage),Bernard R等報告,其正確率可達96%。Lavage陽性標準:吸出不凝固血10ml,或有食物殘渣、異物、膽汁。鏡檢紅細胞>100×106/L,白細胞 >500 ×106/L,淀粉酶 >175U/dL[2]。有助于臨床診斷。
4.2 治療 小腸外傷性破裂早診斷、早手術是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治療[3]。小腸破裂一經診斷立即手術,盡快做好術前準備,輸血補液,抗炎、對癥治療。根據術前診斷,單純性腸破裂一般取經腹直肌切口,或上腹正中切口均可達到良好顯露,如同時合并有其他臟器損傷時,如肝、脾、腎、結腸等,應以暴露活動度較小臟器如肝、脾、腎、結腸為主,本著“先止血,后修補”的原則,先處理實質性臟器的損傷,后修補受損破裂的腸管。
腸管的探查應從屈氏韌帶開始到乙狀結腸,一些很小的穿孔有時會被纖維蛋白膜覆蓋,腸系膜三角區應特別注意有無損傷及腸管裂口,不要找到一處穿孔后就放棄對其余腸管的探查,注意腸管貫通傷可能。在探查中要做到細致、淸楚、快捷,探查應在腹腔內進行,縮短腸管暴露時間,減少不必要的副損傷,有利于術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對腸粘連的預防有積極的作用。
腸管破裂的修補:破裂腸管口周圍組織常有廣泛的挫裂傷,縫合修補裂口時,應清除失去活力的組織,以免發生壞死、穿孔形成瘺。有下列情況考慮行小腸部分切除:①一個腸段內鄰近有多處破裂者。②腸管破裂長度超過腸管直徑50%,或縱行裂口較長,破裂口不規則,腸管修補后有腸管狹窄可能。③腸管挫傷嚴重,腸壁內有大血腫者。④腸系膜撕裂傷致腸系膜血腫可能會影響腸管血液供應。
腸破裂后均有腸內容物溢出,造成不同程度腹腔污染,采用大劑量溫鹽水2500~3000ml沖洗后,再以0.5%甲硝唑250~10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依次沖洗,腸修補及吻合口處涂幾丁糖,預防術后腸粘連、腸梗阻的發生。
術后對嚴重小腸外傷患者,進行有效合理的營養支持,代謝調理治療,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及組織修復能力,改善腸粘膜屏障功能,減少腸道細菌易位[4]。術后根據傷情及患者的血生化檢查,盡快糾正電解質紊亂,加強營養支持,糾正負氮平衡,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
[1]姜軍,范林軍.腹部空腔臟器傷的診斷與剖腹深查[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7(23):389.
[2]Bernard R ,RD,FRCSC,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Emergent abdominal sonography after blunt trauma.The Journal of Trauma:1995,39;325.
[3]周樹青,王飚.小腸破裂28例診治體會[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7,17(1):48
[4]黎介壽.營養支持在外科病人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8,18(12):709
R641
A
1007-8517(2012)21-0087-01
201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