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雪晴,江新華,田 瀾,向光富(湖北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大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是當前國內外大學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有調查顯示,大約28%的大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愿意換專業,有31.3%的學生專業學習行為比較消極[1]。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專業承諾水平比較低。專業承諾是大學生認同所學專業并愿意付出相應努力的積極態度和行為[2],直接影響學業卷入度、學習效果、專業滿意感[3],導致學習倦怠,甚至影響生活滿意度[4~5],造成個人教育成本、國家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農村大學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較大,每年從農村考入大學的學生約占高校在校學生的70%左右[6]。由于其特有的成長背景,會出現較多的不適應和心理健康問題[7~8],日益引起社會和高校的普遍關注。本研究擬對農村大學生的專業承諾狀況進行調查,為高校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湖北師范學院抽取大學生500人進行問卷調查。剔除無效問卷37份,有效被試為463人。其中農村大學生260人,城鎮大學生203人;男生160人,女生303人;文科237人,理科226人;大一112人,大二116人,大三122人,大四113人。
采用大學生專業承諾量表[2],由連榕等人編制,該量表共27個項目,包括情感承諾、理想承諾、繼續承諾、規范承諾4個維度。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級記分,得分越高表示專業承諾水平越高。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927,各維度的信度系數分別為:情感承諾0.843、理想承諾0.791、繼續承諾0.676、規范承諾0.821.
由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按照統一的指導語進行團體施測。當場發放、回收問卷。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驗、方差分析等統計處理。
農村大學生專業承諾的整體水平并不高,呈中上水平(中間值3).得分最高的是規范承諾,最低的是理想承諾,情感承諾和繼續承諾處于中間水平。見表1.

表1 農村大學生專業承諾的整體狀況
規范承諾存在顯著的生源差異,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顯著高于來自城鎮的大學生。見表2.

表2 農村大學生與城鎮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差異比較(M±SD)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下同.
農村大學生的規范承諾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生高于男生。見表3.

表3 農村大學生專業承諾的性別差異比較(M±SD)
情感承諾、理想承諾、承諾總分存在顯著的專業差異,文科生顯著高于理科生。見表4.
專業承諾的四個維度及總分均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大體呈現出大一至大三逐步下降,大四略有回升的趨勢。進一步多重比較發現,大三學生的情感承諾、理想承諾、繼續承諾及總分均顯著低于大一學生,大四學生的情感承諾及總分顯著低于大一學生,規范承諾顯著低于大一、大二學生。見表5.
農村大學生的情感承諾、規范承諾及承諾總分存在顯著的學習成績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發現,成績差的學生專業承諾顯著低于成績優良的學生。見表6.

表4 農村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專業差異比較(M±SD)

表5 農村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年級差異比較(M±SD)

表6 農村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學習成績差異比較(M±SD)
農村大學生專業承諾的整體水平不高,與眾多研究結論一致[9]。四個維度中規范承諾得分最高,理想承諾最低,說明許多農村大學生留在所學專業是來自學科規范的約束,對專業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實現理想抱負的態度并不樂觀。造成這種狀況可能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志愿填報時的自主性程度、志愿錄取與志愿填報的符合程度、對專業的了解程度、學校對專業思想穩定性的重視程度[10]、就業前景評估[1]等。深層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規范承諾顯著高于來自城鎮的大學生。農村大學生從農村地區進入城市,將實現農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轉變[11]。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必然比城鎮大學生更小心謹慎,更遵從制度,更易接受、認同學科規范。此外,很多農村大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他們自知進入大學學習很不容易,因此非常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更可能會出于義務和責任的考慮而留在所學專業。
女生的規范承諾高于男生,與嚴瑜[12]的研究結論一致。這種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觀念有關,女生從小就被期待是順從聽話的,這種角色觀念在個體成長中逐漸被內化,因而更易認同所學專業的規范和要求。
文科生情感承諾、理想承諾顯著高于理科生。理科課程內容銜接緊湊,不能靠突擊來應付,而且實驗課程、課后作業很多,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理科生的就業選擇性似乎不如文科生寬泛,導致理科生學習熱情不如文科生高,對專業學習能實現理想抱負的態度不如文科生樂觀。
農村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呈現出大一至大三逐步下降,大四略有回升的趨勢,從總體上看,大一、大二學生專業承諾高于大三、大四學生,與以往研究結論有共同之處[10]。低年級學生將大學視為人生歷程中一個嶄新的開端,對大學生活充滿信心,加之學校對新生的專業思想教育頗為重視,因而他們的學習熱情較高。而高年級學生經過幾年的大學生活,產生了厭倦感,學校也放松了對他們的專業思想教育,考證、過級、輔修、兼職、找工作占用了大量時間,因而專業承諾水平較低。
調查發現,學習成績越差,專業承諾水平越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有逃課、不愛聽課、不努力、遲到、早退等不良的學習行為,對學習的興趣、熱情、滿意度都低,難以培養起對專業的認同感。同時也正因為對專業不認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投入不夠,因此成績也越來越差,由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彭春妹,羅潤生.對地方高校大學生專業承諾狀況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2):43~45.
[2]連 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關系與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5,37(5):632~636.
[3]嚴 瑜.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實證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35(6):134~138.
[4]羅亞莉,劉云波.大學生專業承諾與生活滿意度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134~137.
[5]連 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狀況及其關系[J].心理科學,2006,29(1):47~51
[6]秦希軍.農村籍大學生在校心理特點分析及其教育對策[J].榆林學院學報,2005,15(1):93~94.
[7]張億全,王毅杰.農村籍大學生大學生活適應調查[J].青年研究,2006,(12):20~25.
[8]薛朝霞,盧莉,梁執群.農村生源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8):928~929.
[9]謝 超,文 燁.大學生專業承諾研究綜述[J].中國成人教育,2011,(21):12~15.
[10]羅亞莉,劉衍玲,劉云波.大學生專業承諾現狀的調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8,(2):120~123.
[11]童玉英.農村籍大學生城市社會化問題初探[J].青年研究,2000,(10):35~38.
[12]嚴 瑜,龍立榮.大學生專業承諾的心理結構及影響因素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