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白燕, 汪崇文,楊 懌(.湖北師范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 湖北師范學院 教務處,湖北 黃石 43500)
現代交換技術是本院計算機通信工程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該課程于2007年開設,2008年至今已有四屆學生上過此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了解了現代交換技術的發展背景,各種現有的交換技術是如何在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每種交換技術的原理及優缺點,以及下一代網絡中起主導作用的交換技術。
本院開設的現代交換技術課程共54課時,其中理論36課時,實踐課程18課時。開設課程之初便引進了實驗教學器材——JH5003交換原理實驗箱,配合課堂教學共同完成教學任務。2008年選用的教材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現代交換技術》,講述內容分基礎知識與每種技術的詳細講解,包括電路交換、分組交換、ATM交換及IP交換。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雖然講課的內容方面沒有經過大的調整,但每年教師都會在現有新技術中挖掘出與課程相聯系的內容予以介紹。盡管如此,在教學中也發現一些問題。
1)交換技術本身發展較為成熟。交換技術經過120多年,發展極為迅速,各種技術層出不窮,已有的關于程控數字交換技術的教材已經無法涵蓋全面透徹[1]。此課程作為打基礎的課程,必然會從最早最普遍的技術談起,在教學中,提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需要因教施法。
2)課堂教授與實驗是分開的。如何將成熟的技術與難以看到內部構造的實驗箱結合起來,達到“書實結合”,引起學生的統一聯想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3)實驗箱實為傳統程控交換機的微型版,芯片裸露在外,方便學生查看工作電路的原理。然而僅僅一個實驗箱并不囊括課本上所提的所有的交換技術,或者與之相一致。比如實驗箱信令部分為系統內部的編碼,而非NO.7信令。如果實驗過程只限于表面操作,很難讓學生有更深刻的體會。
就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對此門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
交換技術本身發展至今已經非常成熟,但在給學生講解中,基礎的、甚至較為陳舊的理論知識又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在講授中應讓學生了解——現有的知識體系的構建絕對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步搭建起來的。所謂“溫故而知新”,培養學生從舊的知識中思考新的技術的習慣。在講解中,挖掘前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途徑與方法,引發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而不僅僅限于一板一眼講授技術中純粹的原理。
先培養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渴求心,讓其有興趣對現有知識進行思考,無論對于講課本身的成效,還是對人才培養方面,都是利大于弊的。在講課過程中,要求教師要對現代交換技術原理有非常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并且對技術的演進過程也要有詳細的了解,不僅對于技術本身,也要對技術背后的背景、案例有相當的理解,需要進行大量前期工作。
在本課程開設之初,就引進了交換技術的實驗箱,其基本結構實為程控數字交換機的模塊展開。各模塊的功能為程控交換機的實際簡化。在實驗中,學生并不滿足于表面的簡單操作,如何讓學生能主動將實驗箱結合書本知識,并能進行進一步的動手也是關鍵問題[2,3]。為了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講授中,安排若干任務進行習題設計。讓學生通過對這些任務的了解、設計以及實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對知識本身的進一步思考,且提高其動手能力與理解能力。

表1 實驗與相應布置的任務
表1任務中,部分結合了基礎實驗箱的基本操作內容,并有所擴展。這樣,既利用了原有的教學資源,同時也能讓學生對現有實驗箱進行探索與思考;有部分任務需要學生付出部分課外時間,對某門語言或仿真軟件進行學習,比如Matlab。[4]基于Matlab的仿真,是通信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方法。對書本及實驗箱的內容進行仿真也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交換原理,提高其動手能力;有部分任務是要求學生能主動進行資料檢索,組織文字進行報告的。報告的形式可以采取課堂發言的形式,既培養了學生查詢信息的能力,為以后進一步深造或者工作做準備,也可以鍛煉其口頭表達能力,增強信心,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5]。
1)平時教學考核
教學過程中布置的習題,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學習態度。可以通過教學考勤、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比例分配進行。
2)實踐考核
除了基礎實驗課程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也結合相應布置的任務完成情況按比例分配實驗考核成績。
3)期末考試
期末考試題目以書本為主,實驗與任務驅動為輔,強調學生考試并不完全立足于書本,更要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深刻的了解。形式為閉卷。
教師水平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提高。采用任務驅動法來加強教學,要求教師對舊的、新的知識能夠進行全面了解,才能懂得在何處重點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并對教師綜合能力有所要求。
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主動進行學習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驗與任務驅動相結合,能夠讓學生更主動去思考與探索,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為其在今后進行工作或者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礎。
多種考核方法相結合,讓學生不會只從書本上吸取知識,讓其明白當今社會的學習不僅僅是立足于書本,更應全面綜合的進行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與發掘自己能力的習慣。
本文探討了現代交換技術專業課教學的方法。在教學中,以課本知識為基礎,將傳統與新技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任務驅動的習題設計為輔助。根據學生本身的特點進行教學探索與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以后進一步的工作、學習,提高其自身能力,發掘自信心都能創造一定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楊國民.現代電信交換教學方法探索 [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4,14(6):51~52.
[2]江沸菠,董 莉.程控交換教學中引入大型程控交換機的探討 [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10(5):24~25.
[3]陳美娟.交換技術課程實驗設計探討[J].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07,5(05):121~123.
[4]項洪印,鮑 慧.現代交換技術課程平臺化互動型教學改革與實踐 [J].價值工程,2010,(29):167~168.
[5]石翠萍,鄧 琳,姚仲敏,等.基于現代交換技術應用的畢業設計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0,(05)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