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全 晶,陳玉群(湖北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
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招生考試是高校選拔人才、學生深造學習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手段, 是高校學生培養過程的關鍵。目前湖北省體育高考術科考試分為全省體育術科統考、武漢體育學院自主招生考試、部分院校單獨招生考試三種形式。因武漢體育學院自主招生考試競爭過于激烈, 部分高校單獨招生考試對考生資格有嚴格要求,所以絕大多數考生選擇參加全省體育術科統考。湖北省是個教育大省,教育事業在全國具有廣泛的影響和重要地位。近幾年全省報名參加體育高考的學生數都超過了萬人, 各大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招生人數也不斷地擴大。本省體育教育專業體育高考術科考試從1996年取消了專項考試,進行身體素質測試,在湖北省招辦統一組織下,第一天到華中師范大學參加100m短跑、二級蛙跳、三角障礙跑測試,第二天到湖北大學參加原地推鉛球、中長跑(女子800m,男子1500m)測試。但由于中長跑項目男生成績得分率很低,致使男生高考體育術科總分數低于女生,男生參加體育高考術科測試的人數多于女生,但升學率卻明顯低于女生。考慮到市場需求及湖北省各類學校招聘體育老師的實際情況,2009年11月19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對高考體育專業素質測試項目作了重大調整:從2010年起,術科考試項目由原固定5項調整為“4+X”模式,男子中長跑1500m調整為800m,新增5m三向折向跑項目。這一改革實踐效果如何,是本論文研究要探討的問題。
隨機抽取湖北省2009年和2010年體育術科高考生各項成績,其中2009年男生45人,女生35人,2010年男女各50人;湖北省四所高校(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湖北師范學院,襄樊學院)2008級、2009級和2010級體育教育專業招生男女人數。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文獻,收集2009、2010年男女生5項成績,2008、2009、2010級湖北省幾個高校男女招生人數。
1.2.2 數理統計法 應用Excel2003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2.3 對比法 對改革前后男女生術科考試成績及高校男女生錄取比例進行比較分析。
湖北省體育類錄取規則按體育類本科、高職高專分別劃定體育身體素質測試成績錄取控制分數線和文化成績錄取控制分數線。湖北省招辦將體育身體素質測試成績、文化成績達到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根據考生志愿, 按高考文化成績和體育身體素質測試成績的總和排序,從高分到低分按比例( 3倍以內)投檔,由學校根據本校的錄取規則錄取。因此,高考體育術科成績得分的高低對學生總成績的排名很重要,是學生報考專業院校能否被錄取的關鍵。
2.1.1 總分成績

表1 2009年、2010年體育高考術科男女總分情況統計
注:表1總分成績在400分以上的為優秀,350~400分為良好,350分以下為不及格。
從表1中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09年男生不及格的人數有37.8%,但是女生不及格的人數只有11.4%,導致男生術科達標的人數遠遠低于女生的人數。但2010年改革后,男生不及格人數和女生不及格的人數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6%和14%,而且男生優秀率由17.8%提高到了54%,大大拉近了男女生體育高考的術科成績。提高了男生通過體育高考術科的通過率,說明改制后對男生總成績有所提高。
2.1.2 各單項得分分數段 為進一步說明湖北省體育術科考試學生得分特征,本研究對2009、2010年男女生單項得分分數段進行統計。為了方便研究,把各單項得分在60分以下的定為不及格,60~90分之間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秀。表2是2009、2010年湖北省男女生各單項得分分數段的統計數據。數據表明: 成績最差的是2009年男生中長跑(1500m) 項目, 不及格率達93%以上;其次是女生鉛球項目,不及格率兩年都在30%左右;再次是男生100m和2009年三角障礙項目,不及格率約為18%,良好成績的人數較多。成績最好的是男生蛙跳項目,60%左右的學生都能達到優秀水平。其次是女生三角障礙項目,基本上全部學生得分在良好或優秀水平。再次是女生100m項目,接近80%學生得分在良好水平,成績差異較小。而2010年的成績就有所變化,男生中長跑由1500m改為800m,男生的中長跑項目不及格率只有12%,80%學生成績在良好水平,相對于以往不及格率達到90%以上,這個成績對于男生的影響很大。而且在三向折回跑和三角障礙跑中取一項成績好的為自己最后成績,考生可以二項都報。測試結果得出的成績男生三角折向跑都高于三角障礙跑成績,通過率接近百分之百。調查表明,男生在報考體育術科時都報了6項,女生都只報了5項(沒報三向折回跑項目)。這一項目進一步縮小了男女生術科成績。
表3是湖北省四所高校2008級、2009級和2010級體育教育專業招收男生和女生人數及男生所占比例。從數據統計表中可以看出,改革前湖北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男女生錄取人數基本是1∶1的比例,但改革后男女生比變成1.85∶1,男生錄取人數明顯多于女生。其中,2008級和2009級華中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男女招生比例接近2∶1.在 2010級招生人數中可以看出,體育教育專業男生的人數明顯增加,華中師范大學男女比例達到了3∶1.湖北大學2008級男女比例接近1∶1,2009級男生人數則少于女生,而2010級男女比例也達到了3∶1.湖北師范學院在2008級和2009級的學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都大于男生,在2010級男生卻大于女生比例了。襄樊學院與湖北師范學院招生情況相似都是2008、2009級女生比例大于男生,而2010級男生比例大于女生。由此可見,從2010年開始湖北體育高考術科男生1500m改為800m及增加三向折返跑對各大高校招生男女比例有所影響,提高了各大高校招生男生的比例。

表2 2009年和2010年體育高考術科男女生單項成績統計
注:2009年男女都是三角障礙跑,2010年男、女生以三向折返跑或三角障礙跑最好一項成績為最后成績。2009年中長跑為男生1500m,女生800m;2010年男女都是800m.
長期以來,湖北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為全省及至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的體育教師,為我國學校體育事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但由于體育教育工作的特征性,社會對男性體育教師的需求相對要高得多;另一方面,隨著高校擴招,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女體育生的競爭力明顯低于男體育生。基于多方面考慮,湖北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了廣泛調研,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體育高考術科考試項目改革。從表3中數據可見,此次改革效果顯著。
女生800m比男生1500m更容易得高分, 女生體育總成績比男生高得多, 這是導致高校男女體育專業學生性別比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改革前男生在1500m不及格率高達93%左右,使男生得分平均分在30~40分,這樣總分就比女生少了30分左右,由1500m改為800m后,男生在800m的通過率60%左右,這樣男生的平均分也就可以達到60~70分左右,使男生總體也提高了30~40分,提高了男生的體育術科的通過率,所以各高校招生男生的比例也大于改革前。

表3 2008級、2009級、2010級體育教育專業招生人數及男生所占百分比

表4 2007、2008三角障礙跑數據統計
注:表4數據來源于李玉玲《湖北省體育高考術科考試成績特征的分析與研究》。得分在12分以下的定為不及格,12~15. 99分之間為中等,16~17. 99分為良好,18~20分為優秀。
表4中數據表明:男生三角障礙項目,不及格率約為35%左右,半數以上得分在中等檔次。女生三角障礙項目,半數以上學生得分在良好或優秀水平。但從2010年增加了三向折回跑(取三角障礙跑和三向折回跑分數高的一項為最后成績),男生不及格率為零(見表2),使男生在靈敏度這個項目的考試中得數增加,這是男生總成績提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3.1.1 湖北省體育高考術科項目設置改革提高了男生總體成績 術科項目設置改革前,湖北省1500米一直是男生得分最低的項目,平時訓練非常努力也難以拿高分,甚至連及格的標準都達不到,大大挫傷了男生訓練和考試的積極性,男女生總得分差異顯著。自2010年始,湖北體育高考術科改為“4+X”模式(男生由1500m改為800m,并增加三向折向跑供選擇)使男生在中長跑這一項所得分數有很大幅度的提高,這樣使男生通過率也有所提高,給男生增加了信心,引導男生們在中長跑項目上努力拼搏, 增強其耐力素質。測試靈敏度三項折回跑項目的增加,增加了項目的選擇性和靈活性,同時進一步縮小了男女生總成績的差距。
3.1.2 改革后各大高校男生招生人數有所增加,增強了就業競爭力 按照往年體育術科高考報名情況,報名時女生僅占1/4,但最后被招進高校的半數以上是女生,個別學校女生比例高達75%。因為女生的文化成績總體強于男生,術科測試也有優勢,導致高校男女體育專業學生性別比例不合理,有的學校女生遠遠多于男生。對專業發展不利,也增加了學生畢業就業壓力。但男生中長跑項目由1500m改為800m并增加了三項折向跑后,男生的高考體育術科的成績提高了,各大高校招生男女比例大大改善,男生多于女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
“4+X”模式相對而言更為科學,也便于考試的統一組織與管理,但與過去相比模式變化不大,仍存在弊端。如容易造成中學體育課特別是高考體育訓練只針對考試內容進行訓練,從而限制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容易造成部分學生只進行短期突擊訓練就可能通過體育高考。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改革前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很多學生在完成技術必修課教學任務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高分低能”現象較為嚴重。這與術科項目測試評分標準不無關系,建議提高部門項目的評分標準,使入校生整體素質提高,為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打下良好身體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玉玲.湖北省體育高考術科考試成績特征的分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0(3):63~66.
[2]臧連明,馬冀平,朱征宇,等.廣東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術科考試新方案設計[J].體育學刊,2005,2(1):90~92.
[3]徐 燁,劉禮國.對湖北省體育術科統考改革的分析[J].百色學院學報,2008,21(3):122~127.
[4]張麗華,徐細根.2000年江西省高考體育4十綜合技巧考試項目實施效果的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5(3):27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