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志 趙書峰 孫奎立 吳多文 程 琮 (泰山醫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6)
社區為老服務現狀調查
劉一志 趙書峰 孫奎立 吳多文 程 琮 (泰山醫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6)
目的 了解社區為老服務的現狀,并據此提出完善社區為老服務的對策與建議。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收集有效數據594例,對涉及社區為老服務的8項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社區為老服務現狀與老年人對社區為老服務的需求差距比較大,特別是農村。“醫護人員上門看病送藥”差值最大為74.58%,排在第1位;農村比城市更需要改善社區為老服務中的醫療衛生服務?!叭粘F鹁诱樟稀辈钪禐?1.28%排在第2位,城市老人高于農村老人,老人希望社區為他們提供起居照料服務。結論 不論城市還是農村,為老年人提供身心健康服務是未來社區為老服務發展的重中之重,政府應整合人財物等資源完善社區為老服務工作。
社區為老服務;現狀;對策
社區服務對于依托社區、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支持,對于提高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滿意度起重要作用〔1〕。本文通過自行設計《山東省社區為老服務現況調查》問卷收集社區為老服務的數據資料,主要針對8項社區為老服務指標,分析社區為老服務狀況與老年人社區服務需求之間的差距,旨在對社區為老服務提供一些有益的資料。
2010年9~10月在山東省范圍內通過多階段隨機抽樣抽取600位老年人,由經培訓的調查員詢問并填寫問卷。獲得有效問卷594例,問卷的有效率為99%。其中,65~79歲212人,80~89歲116人,90~99歲115人,100歲以上151人,平均年齡(86.59±12.48)歲。男251人,女343人。文盲447人,小學91人,中學以上56人。城市250人,農村344人。
對老年人詢問社區服務狀況的問題是“您所在的社區對老年人提供了下列哪些服務?”,其中包括8項服務指標:“日常起居照料”、“醫護人員上門看病與送藥”、“精神慰籍、聊天解悶”、“日常購物幫助”、“組織娛樂活動”、“提供法律援助(維權)服務”、“提供衛生保健知識”、“幫助調解家庭鄰里糾紛”,每項指標供選擇的答案為“有”或“無”。同時詢問老人“希望社區為老年人提供下列哪些社會服務?”指標與上述問題一樣,只是供選擇答案為“是”或“否”。
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除“日常起居照料”與“幫助調解家庭鄰里糾紛”外,其他6項服務均是農村顯著低于城市(均P<0.05)。見表1。
對老人進行“希望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哪些社會服務?”詢問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希望提供上門看病送藥的老人比例最高,為77.27%。除“日常起居照料”、“日常購物幫助”與“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外,其余5項指標,農村均顯著高于城市(均P<0.05)。見表2。

表1 社區已為老提供服務指標分析〔n(%)〕

表2 社區老年人希望提供為老服務指標分析〔n(%)〕
對農村來講,“醫護人員上門看病送藥”差值最大,比現狀高出82.56%;其次是“提供衛生保健知識”,說明農村老人最需要改善社區為老服務中的醫療衛生服務。在城鎮“醫護人員上門看病送藥”差值也是最大的,比現狀高出63.60%,排在第1位。其次是“起居照料”排在第2位,與農村老人需求不同,原因可能是城鎮的空巢老人相對比農村的多,加上城市鄰里之間相處關系的熟悉程度與可信賴程度不如農村,所以更多老人希望社區為他們提供起居照料服務。其余服務指標差值及順位見表3。

表3 社區為老服務現狀與老人希望差距分析
本文調查研究顯示,目前社區為老服務的現狀與老年人對社區服務的需求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農村,與全國社區為老服務的現狀相似〔1〕。這些差距也正是我省社區為老服務發展的空間所在,這也對我省社區為老服務提出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與重點。未來社區為老服務的發展中,第一個要重點解決老人的醫療衛生服務包括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看病送藥、提供相應的衛生保健知識等的需求問題。其次要解決好老人的心理、精神衛生問題,為老人提供聊天解悶等服務。有條件的社區,還要逐漸加強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
隨著觀念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養兒防老”的傳統養老模式受到沖擊。因此依托社區的居家養老開始受到重視〔2〕。社區為老服務還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表現在以社區為基礎的各種為老服務體系尚未形成,這使得社區為老服務的整體水平嚴重滯后于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其次,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更趨向于醫療保健服務和精神慰藉服務。再次,社區為老服務專業工作的資金、人員缺乏。這不僅影響了社區為老助老服務的質量,而且也制約了社區為老服務事業發展〔3〕。
完善社區為老服務的對策與建議:首先,加強以社區衛生服務為主體的老年醫療衛生設施和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要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建設,推動健康知識的宣傳,以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病能力。其次,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經常組織社區老年人參加社會娛樂活動,并鼓勵社會力量關注并投資老年教育事業,使老年人精神生活得到改善。再次,政府加大投入并爭取社會慈善捐助,為社區老年服務籌集更多的資金。另外也可以通過提供有償的社區服務,設立不同檔次的收費服務,既滿足不同老年人對服務的需求,以緩解資金短缺的現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家庭結構小型化,社區提供為老服務的作用顯得愈加重要〔1〕。所以政府部門應把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社區可以利用的人財物以及科學技術等方面的資源,發展我省社區老齡化事業。
1 李德明,陳天勇,李海峰.中國社區為老服務及其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9):2513-5.
2 郭競成.中國居家養老模式的選擇〔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23(1):106-11.
3 陸杰華,呂智浩.北京市社區為老服務的現狀、問題和政策建議〔J〕.北京觀察,2007;5:24-7.
R18
〕 A
1005-9202(2012)02-035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2.061
程 琮(1959-),男,碩士生導師,教授,主要從事衛生統計方法與統計軟件應用研究。
劉一志(1976-),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研究。
〔2010-12-16收稿 2011-03-17修回〕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