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麗 宋連新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
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知識、自我管理和生活質量現況
陳亞麗 宋連新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
目的 了解社區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對骨質疏松知識的了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信念和骨質疏松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探索骨質疏松康復教育的方法。方法 采用問卷式調查方法對社區105名診斷為骨質疏松的老年患者進行骨質疏松知識、骨質疏松健康信念、骨質疏松自我效能、SF-36簡明健康質量進行調查。結果 社區105例絕經后骨質疏松老年患者,骨質疏松知識總分14.58±1.96。鈣攝入知識得分高于運動知識(P<0.001)。骨質疏松健康信念結果:骨質疏松健康信念總分149.56±10.86,嚴重性與易感性得分t檢驗,無差異(P>0.05),運動益處與運動障礙、攝鈣益處與攝鈣障礙、運動益處與攝鈣益處、運動障礙與攝鈣障礙比較均具有顯著差異(P<0.001)。骨質疏松自我效能結果:運動效能45.34±17.68,攝鈣效能49.83±16.01,二者有顯著差異。生活質量的評分:生理功能20.40±3.97,生理角色限制6.48±1.67,軀體疼痛15.53±2.78,總體健康14.53±3.19,社會功能5.86±1.20,情感角色限制5.07±1.20,心理健康20.40±3.93,各個維度均有相關性。結論 社區骨質疏松老年患者骨質疏松知識、健康信念較低,運動信念更低于攝鈣信念;患者運動效能差于攝鈣效能;骨質疏松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各個維度均有相關性。康復醫學應利用康復教育和康復訓練在社區廣泛開展康復教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骨質疏松和脆性骨折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康復教育;骨質疏松;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生活質量
目前我國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藥物是首選,但是骨質疏松的藥物治療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骨質疏松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治療需要飲食和運動的支持,所以骨質疏松的治療應該是骨質疏松的管理,所以康復教育應該介入此癥的管理。了解骨質疏松患者的骨質疏松知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可以指導骨質疏松的康復教育提供依據。
石家莊市某社區居民105人,女性,年齡60~75歲,平均67.5歲。均為絕經后婦女。納入條件:①經DXAS檢查確診為骨質疏松患者;②具有閱讀和書寫能力。排除條件:①未確診為骨質疏松的患者;②不具有閱讀和書寫能力,各種原因造成的生活不能自理者。
采用問卷式調查方法集中調查,2名經過培訓的調查員指導協助填寫問卷。發放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05份,回收率87.5%。調查包括4個內容:骨質疏松知識、骨質疏松健康信念、骨質疏松自我效能、骨質疏松患者生活質量。
1.2.1 骨質疏松知識問卷(OKT) 應用Kim等〔1,2〕研制的問卷,由骨質疏松危險因素知識、運動知識和鈣知識三部分組成。得分范圍:0~26分,得分越高表明對骨質疏松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越高。
1.2.2 骨質疏松健康信念量表 共42個條目,包括骨質疏松易感性、嚴重性、運動益處、攝鈣益處、運動障礙、攝鈣障礙和健康動機7個分量表〔3,4〕。采用Likert 5級評分,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和很同意分別計1~5分,得分越高,健康信念越高。每個分量表的得分范圍均為6~30分,量表總分為42~210分。
1.2.3 骨質疏松自我效能量表(OSE)〔5〕共12個條目,分為骨質疏松運動效能和攝鈣效能兩個分量表。總量表和每個分量表的得分范圍均為0~120分。
1.2.4 簡明健康調查量表(SF-36) SF-36包括11項內容,反映生理健康(PH)、心理健康(MH)兩個方面,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角色限制(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GH)、活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角色限制(RE),心理健康(MH)共八個維度。
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t檢驗和相關性分析。
危險因素知識(5.56±3.45)分,運動知識(3.67±1.71)分,鈣攝入知識(5.35±1.26)分,總分(14.58±1.96)分。鈣攝入知識得分高于危險因素知識及運動知識(P<0.000),危險因素知識得分高于運動知識但無顯著差異(P=0.29)。
易感性(18.06±4.716)分,嚴重性(18.36±4.793)分,運動益處(22.94±3.558)分,運動障礙(14.37±4.002)分,攝鈣益處(20.20±3.766)分,攝鈣障礙(16.91±3.734)分,健康動機(24.24±3.213)分,總分(149.56±10.800)分。健康信念量表結果顯示,這一社區居民對健康的信念處在中等水平。嚴重性與易感性無顯著差異(P>0.05);運動益處與運動障礙、攝鈣益處與攝鈣障礙、運動益處與攝鈣益處、運動障礙與攝鈣障礙具有顯著差異(P<0.001)。
運動效能(45.34±17.68)分,攝鈣效能(49.83±16.01)分。患者自我效能較高,運動效能和攝鈣效能具有顯著差異(P<0.005)。
將SF-36生活質量加權后計算得分進行t檢驗。PF和SF具有顯著差異(P<0.001);GH和MH具有顯著差異(P<0.005)。SF-36各個維度相關性分析顯示各個維度均有相關性。見表1,表2。
表1 SF-36生活質量得分(s)

表1 SF-36生活質量得分(s)
4.53±3.19 5.86±1.20 5.07±1.20 20.40±3.93轉換分值 0.77±0.20 0.60±0.43 0.74±0.22 0.59±0.13 0.6 PF RP BP GH VT SF RE MH平均分 20.40±3.97 6.48±1.67 4.57±1.91 15.53±2.78 1 8±0.17 0.80±0.22 0.67±0.40 0.74±0.18

表2 SF-36各個維度相關性分析
目前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藥物占主導地位,但是生活方式和運動的干預也是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一個至關重要的手段,醫生對于藥物的治療有決策的權利,但是運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建立則依賴于患者自身,醫生是教育和引導者。康復教育作為康復醫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在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中發揮重要作用。Pfeifer等〔6〕通過指出通過社區集體肌力、動態平衡訓練可以減少骨質疏松患者的跌倒減少骨折的發生。所以,指導老年人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運動方式是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的重要方法。
本文結果提示對于骨質疏松知識的科普工作還需加強,讓老年人了解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隨著骨質疏松預防和治療的媒體宣傳,人們對鈣攝入的認識逐漸提高,并且參加調查的老年人均為骨質疏松的患者,更可以從就診醫生處獲得鈣劑的攝入知識。但是獲得運動知識的提高可以讓患者建立一個良好的運動方式,預防骨質疏松骨折的發生。
社區老年人骨質疏松健康信念結果顯示這一社區居民對健康的信念處在中等水平,表明骨質疏松老年患者對骨質疏松患病的危險因素和患病后的嚴重性認識不足,而對疾病的易感性和嚴重性的感知是預防疾病發生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要素〔7〕。健康信念結果顯示患者對運動益處和攝鈣益處的信念高于運動和攝鈣的實施信心,提示對老年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應更注重于實施的方法。自我效能結果顯示骨質疏松患者的自我效能較高,說明患者有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的信心,但是這種信心更注重于對于鈣的攝入。
生活質量是治療更為關注的結果,本調查骨質疏松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并不很嚴重,患者的生理功能能夠支持更好的社會功能。骨質疏松患者生理的影響大于對心理的影響。通過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到八個維度互相均有相關性,并且生理角色限制和社會角色限制具有高度的相關性,表明患者的生理缺陷導致患者喪失其社會作用。
總之,本實驗調查結果說明此社區骨質疏松老年患者的骨質疏松知識較低,其中有關運動知識更為缺乏;骨質疏松緩和健康信念較低,運動信念更低于攝鈣信念;患者的自我效能偏高,但是運動效能差于攝鈣效能;骨質疏松患者的生活質量總體生活質量影響不大,患者的生理功能的限制會導致其社會功能,影響患者的社會參與能力,提示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管理、康復教育應關注加強骨質疏松知識的科普教育,特別是關于運動知識和運動信念的建立,提高生理功能,以便使得患者發揮其社會功能。
1 Kim KK,Horan ML,Gendler P.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osteoporosis health belief scale〔J〕.Res Nursing Health,1991;14(1):155-63.
2 陳玉平,劉雪琴,蔡德鴻.骨質疏松知識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測定〔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5;11(3):339-41.
3 Horan ML,Kim KK.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osteoporosis selfefficacy scale〔J〕.Res Nursing Health,1998;21(2):395-403.
4 陳玉平,劉雪琴,蔡德鴻,社區中老年人骨質疏松健康信念及其相關行為調查〔J〕. 護理學雜志,2005;20(1):62-3.
5 黎 明,陳玉平.對社區中老年人骨質疏松自我效能與健康行為的調查〔J〕. 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5;25(5):552-3.
6 Pfeifer M,Sinaki M.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in osteoporosis:a review〔J〕.J Bone Mineral Res,2004;8(19):1209-14.
7 Janz NK,Becker MH.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 decade later〔J〕.Health Edu Quart,1984;11(1):1-47.
R68
A
〕 1005-9202(2012)22-4972-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55
宋連新(1967-),男,博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老年骨病研究。
陳亞麗(1968-),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研究。
〔2012-01-10收稿 2012-02-10修回〕
(編輯 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