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義平 陳恩祥 蔣泰媛 劉偉軍 龍正友 (黔東南州中醫醫院外二科,貴州 凱里 556000)
半髖與全髖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
范義平 陳恩祥1蔣泰媛 劉偉軍 龍正友 (黔東南州中醫醫院外二科,貴州 凱里 556000)
全髖;半髖;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是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老年人大多存在骨質萎縮、疏松,行動缺乏靈活,易跌倒,是股骨頸骨折的高發人群〔1〕。傳統內固定術具有很高的骨折不愈合、股骨頭壞死發生率,大約有20% ~30%需再次手術〔2〕。近年來,隨著人工關節材料、工藝及技術的不斷成熟,髖關節置換術成為公認的首選方法,但對于老年患者,全髖與半髖關節置換術孰優孰劣一直存在爭議。本文就行全髖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評價。
本組126例患者為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均為新鮮骨折,術前均拍攝包括髖關節的股骨上段的骨盆平片及側位片確診,排除陳舊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以及伴有類風濕關節炎或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全髖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齡65~86〔平均(72.1±5.2)〕歲;致傷原因:摔傷62例,車禍8例;合并疾病:高血壓16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2例。半髖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齡65~86〔平均(72.2±4.9)〕歲;致傷原因:摔傷40例,車禍16例;合并疾病:高血壓10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均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根據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本組有90例行全身麻醉,36例行硬膜外麻醉。所有患者術前行全身檢查,積極治療合并疾病,控制血壓、血糖在手術允許范圍,根據患者體質、骨質情況選擇術式。半髖組:取健側臥位,作髖關節外側切口,切開關節囊,取出股骨頭,保留1.0~1.5 cm的股骨矩,沖洗髓腔后將骨水泥注入髓腔,安置雙極股骨頭假體,穩定加壓至骨水泥完全凝固。全髖組:術前準備及切口與半髖關節置換術組相同,將髖臼韌帶切斷,取出股骨頭,沖洗髓腔后將骨水泥注入髖臼,植入合適的髖臼假體,穩定加壓至骨水泥完全凝固。整復入髖臼,關節被動活動無阻礙后,清洗關節腔后縫合刀口。術后常規放置負壓引流24~48 h,抗生素預防感染1~2 w。兩組術后24 h行股四頭肌舒縮鍛煉,術后第3天床邊站立,1 w扶拐下地部分負重行走。
術后隨訪1~5年,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以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表(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關節活動度5分)評價療效〔3〕,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70~79分為可,60~69分為差。
全髖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失血量顯著高于半髖組(P<0.05),兩組住院時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全髖組的并發癥(假體松動2例,異位骨化2例)顯著少于半髖組(假體松動2例,異位骨化3例,髖臼塌陷5例,脫落2例)(P<0.05)。見表1。
表1 兩組圍術期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圍術期情況比較s)
與半髖組比較:1)P<0.05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術中失血量(ml)住院時間(d)全髖組 70 91.1±25.21) 402.2±113.31)23.3±3.1半髖組56 83.1±20.8 332.3±122.6 24.1±3.4
全髖組的髖關節功能優良率與半髖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髖關節功能比較(n)
近年來,隨著社會機械工業的發展,交通工具的提速以及老齡化人口的增加,老年股骨頸骨折發生率逐年升高,致殘、致死率較高〔4〕。由于患者的骨折部位特殊,老年患者多合并有較嚴重的骨質疏松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免疫系統功能減弱,骨折后血液供應能力易被破壞,愈合困難,治療難度很大,而且易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并發癥〔5〕。髖關節置換術能避免骨折不愈合、股骨頭壞死及再次手術的風險和限制早期下地負重活動的弊端,減少長期臥床所帶來的并發癥〔6〕,已得到醫生和患者的廣泛認可及應用。但對于哪一種術式更利于老年患者恢復、更具優勢,現在仍舊還沒有定論。
本研究結果與林吉良等〔7〕的報道相似。結果表明,半髖關節置換術具有操作簡便、創傷小和出血少的優點,但遠期并發癥較多。由于半髖關節置換術未對髖臼進行處理,股骨頭假體難以與骨性髖臼完全匹配,很容易在髖臼的負重區產生應力集中,長期行走容易發生髖臼軟骨的磨損,易引起人工頭中心性脫位、假體下沉、髖部疼痛等并發癥〔8,9〕。有文獻報道有55%半髖關節置換術后由于髖臼磨損而需要翻修改行全髖關節置換術〔10〕;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股骨假體和髖臼假體之間是完全匹配的,無髖臼磨損,遠期并發癥較少〔11〕。但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時間長,創傷更大,上述的潛在益處必須與這些手術危險性相權衡。
對于身體狀況較好、手術耐受力強、活動量大的老年患者應首選全髖關節置換術,以便在遠期獲得更好的髖關節功能和生活質量;而對于身體條件較差、手術耐受力差、活動量小的老年患者建議選擇半髖關節置換術,減少手術風險,在短期內重建髖關節功能。
1 程 雷,聶 林,潘 新.骨質疏松性股骨頸骨折的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4):1818-9.
2 Keating JF,Grant A,Masson M,et al.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reduction and fixation,bipolar hemiarthroplasty,and total hip arthroplasty.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capsular hip fractures in healthy older 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Am),2006;88(2):249-60.
3 陸廷仁.骨科康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66-7.
4 張建軍.全髖置換術和空心釘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65例〔J〕. 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0;22(1):43-5.
5 車 彪,邵增務,楊述華,等.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選擇髖關節置換的若干認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8;23(7):567-8.
6 劉 海,黃良勇,劉鴻飛.基層醫院開展全髖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J〕.中國醫學創新,2009;6(35):67-8.
7 林吉良,殷云樵,葉 勁,等.雙極股骨頭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8;23(2):142-3.
8 彭 昊,賈芝和,方洪松.三種髖關節置換術式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6(24):1853-5.
9 趙 永,崔松體,王喜賓,等.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J〕. 中醫正骨,2010;22(7):51-2.
10 章 濤,歷 強,王潤輝.微小切口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64 例〔J〕.陜西醫學雜志,2009;38(11):1502-3.
11 高宏偉,王寶生,趙養學,等.老年股骨頸骨折全髖及半髖關節置換對比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11):1540-1.
R68
A
1005-9202(2012)22-4996-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69
1 貴州省水城礦務局醫院骨科
范義平(1961-),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骨傷科疾病研究。
〔2012-01-31收稿 2012-02-14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