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博 王噸衛 韓 偉 田園園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地佐辛與芬太尼超前鎮痛用于老年患者逆行胰膽管造影術的效果比較
孫志博 王噸衛 韓 偉 田園園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地佐辛;芬太尼;丙泊酚;老年患者;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
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是復雜的高風險性技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是復雜的高風險性技術,中已從單純的診斷技術發展成為膽胰疾病首選的治療措施〔1〕。近十幾年來,隨著醫學發展的不斷進步,逆行胰膽管造影成功病例逐年提高,到目前已達90%左右,已成為診斷膽道和胰腺疾病重要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使大部分患者避免開腹手術,減少創傷和縮短了住院時間,也為這部分患者節省住院費用。然而操作過程中給患者帶來的刺激和不適感,可引起嚴重的心血管系統并發癥。地佐辛是作用于阿片受體的鎮痛藥,兼有激動和拮抗作用,臨床上已經廣泛用于術后疼痛的治療〔2~5〕。但地佐辛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鎮靜作用〔6〕,本研究宗旨在觀察比較地佐辛與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中行逆行胰膽管造影、取石術中麻醉的鎮痛、鎮靜效果、副作用及安全性。
選擇2011年11至2012年3月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院擇期行逆行胰膽管造影、取石術ASAⅠ~Ⅱ級,無嚴重心肺疾病的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齡62~82歲;體重55~85 kg。80例受檢者隨機分為兩組,丙泊酚復合芬太尼為A組,丙泊酚復合地佐辛為B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術前禁食、禁水8~10 h,術前2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靜坐休息10~15 min,患者入室后連接麻醉監護儀持續監測心電圖(ECG),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呼吸頻率(R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建立靜脈通路,行俯臥位,給予鼻導管氧氣吸入,腹部、胸部放入薄墊保證呼吸通暢,診療過程中,給予氧流量2~5 L/min。ERCP治療A組靜脈注射咪達唑侖1 mg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0.015 mg/kg誘導后連接微量泵,丙泊酚4 ~8 mg·kg-1·h-1維持麻醉;ERCP治療B組靜脈注射咪達唑侖1 mg丙泊酚1.5 mg/kg及地佐辛0.1~0.2 mg/kg誘導后連接微量泵,丙泊酚4~8 mg·kg-1·h-1維持麻醉,誘導后給予戊乙奎醚0.5 mg,待患者意識完全消失,呼之不應后開始手術。術中SpO2<90%,停止手術操作,抬下頜行面罩加壓給氧輔助通氣,HR<50次/min,MAP<60 mmHg時給予阿托品、多巴胺等處理。待內鏡操作結束,開始退鏡時停止給予麻醉藥,且術中常備口咽通氣道,呼吸囊等。
前(注藥前3 min)T0、誘導后 T1、進鏡 T2、術中 T3、退鏡 T4及蘇醒T5各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若術中SpO2低于90%時,進行面罩加壓供氧,輔助通氣,停止手術操作,待SpO2值95% ~100%再行操作。記錄從停藥到睜眼的蘇醒時間,如實記錄整個術中及術后兩組患者的惡心、嘔吐、嗆咳、體動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用麻醉監護儀連續監測并記錄兩組患者誘導驗,組內不同時刻的數據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所用數據均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兩組患者都能夠順利完成ERCP檢查取石術。兩組手術時間40~60 min,沒有顯著差異(P>0.05)。A組蘇醒時間大于B組(P<0.05),丙泊酚維持用量A與B大致相等,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每組患者各時間點HR、MAP、RR、SpO2變化見表2;其中A組誘導后MAP、RR較B組下降(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A組明顯大于B組,見表1~表3。
表1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丙泊酚維持劑量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丙泊酚維持劑量比較(s)
與A組比較:1)P<0.05
組別 蘇醒時間T5(min) 丙泊酚維持劑量(mg·kg-1·h-1)A組6.5±0.5 8.6±3.2 6.6±0.8 B組 5.5±2.11)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HR、RR、MAP、SpO2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HR、RR、MAP、SpO2比較±s)
與誘導前比較:1)P<0.05;與A組比較:2)P<0.05
組別 觀察指標 誘導前T0 誘導后T1 進鏡T2 術中T3 退鏡T4 蘇醒T5 A組 HR(次/min)81.50±6.50 82.10±6.50 84.25±8.56 81.06±11.3 98.20±1.54 98.65±1.30 56 84.55±8.25 86.26±9.05 MAP(mmHg)90.25±7.20 72.05±7.861) 85.80±8.35 83.90±9.36 84.42±8.26 88.82±6.15 RR(次/min)17.6±2.08 11.42±2.821) 13.95±2.26 13.88±2.66 13.50±1.86 16.50±2.85 SpO2(%)98.65±1.32 97.60±1.30 96.55±1.56 96.16±1.25 96.38±1.26 96.25±1.80 B組 HR(次/min)83.35±7.15 85.42±6.51 86.39±9.39 85.40±8.56 85.80±8.53 83.20±6.27 MAP(mmHg)90.46±5.12 83.35±9.872) 85.26±5.35 85.30±6.67 85.35±8.15 88.60±6.36 RR(次/min)18.22±2.08 16.46±2.262) 16.25±2.36 16.39±2.07 16.12±1.83 17.35±2.41 SpO2(%)98.39±1.20 96.81±1.92 98.35±1.36 98.65±1.2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ERCP是屬于復雜的高風險性技術含量高的手術操作,除必要的設備外,還需操作熟練的肝膽外科醫生及受過專門訓練的護士團隊的密切配合。ERCP手術一般在進胃鏡時較為劇烈,使這部分患者可因疼痛刺激引起迷走神經亢進,因此導致心率、血壓降低、惡心、嘔吐,出現肢體動現象,增加手術操作的難度。隨著內鏡相關治療技術的成熟,由于創傷小、恢復快、療效好,ERCP在國內開展日趨廣泛〔7〕。ERCP手術由于通過口腔操作,對病人通氣的影響再所難免,在大多老年患者中的表現得更為明顯,術中既要保證患者呼吸循環動力學穩定,又要維持滿意的麻醉深度。對于麻醉醫生來說,行俯臥位靜脈麻醉有一定的風險性。RECP手術一般30~45 min左右即可完成,對麻醉藥要求物既要迅速起效、又要鎮痛完善,而且對病人的蘇醒要及時,盡量減少麻醉藥的并發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使病人安全及早出院。地佐辛作用機制主要通過激動k受體產生鎮痛作用,鎮痛效果強,在人體內吸收、分布迅速、表觀分布容積大、半衰期長、清除慢,所以地佐辛鎮痛起效快、鎮痛時間久;對u受體具有激動和拮抗雙重作用,使呼吸抑制降低,松弛胃腸平滑肌,降低惡心、嘔吐的發生概率,且副作用輕微,是一種理想的術中及術后后靜脈鎮痛藥物。有研究結果顯示,地佐辛靜脈應用,患者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嗜睡、皮膚瘙癢、尿潴留、呼吸抑制及錐體外系癥狀等副作用的發生率明顯低于芬太尼〔8〕。目前尚無一種靜脈麻醉藥能滿足上述要求。
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采用丙泊酚復合地佐辛更接近以上特點,在老年患者ERCP術中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環平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 李 莉,譚 躍,黎振林,等.ERCP術后近期并發癥及防治〔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9):2457-60.
2 Pandit SK,Kothary SP,Pandit UA,et al.Double-blind placebo-conterolled comparison of dezocine and morphine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J〕.Can Anaesth Soc,1985;32(6):583.
3 Cohen RI,Edwards WT,Kezer EA,et al.Serial intravenous doses of dezocine,morphine,and nalbuph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for outpatients〔J〕.Anesth Analg,1993;77(3):533.
4 李 麗,陳華永.地佐辛與芬太尼用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后鎮痛效果的比較〔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10):173.
5 岳修勤.地佐辛與芬太尼應用于術后靜脈鎮痛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0;16(4):255.
6 Pandit UA,Kothary SP,Pandit SK.Intravenous dezocine for postoperative pain: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ompareson with morphine〔J〕.Clin Pharmacol,1986;26(4):275.
7 孟初飛,黃衛鳴.胃鏡檢查發生心律失常86例臨床回顧分析〔J〕.中華現代臨床醫藥雜志,2004;5(4):81-2.
8 岳修勤.地佐辛與芬太尼應用于術后靜脈鎮痛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0;16(4):255-66.
R614
A
1005-9202(2012)22-499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71
孫志博(1985-),男,在讀碩士,主要從事圍術期的臟器保護研究。
〔2012-03-15收稿 2012-07-10修回〕
(編輯 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