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一峰/文
一次中非民間友好的盛會
——第二屆中非民間論壇側記
■ 郭一峰/文
7月的蘇州草木蔥綠,驕陽似火。在太湖國際會議中心,第二屆中非民間論壇隆重舉行。這是中國首次舉辦中非民間論壇,來自中國和35個非洲國家的500多名民間組織、學術界、企業界、媒體代表和嘉賓歡聚一堂,圍繞“民意溝通、民間友好、民生合作”的主題,通過全會和三個分論壇共同探討“中非雙贏的新思路”、“中非共促發展的新舉措”和“中非民間交流的新形式”。作為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的兩大正式配套活動之一,論壇為第五屆部長級會議的順利召開營造了良好的民意友好氛圍。
此次民間論壇與以往不同,參會的中方領導人和非洲政要規格之高,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7月10日上午,論壇主會場內座無虛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尼日利亞前總統奧巴桑喬、莫桑比克前總統希薩諾、坦桑尼亞前總統姆卡帕、加納前總統庫福爾、蘇丹前國家元首達哈卜、布隆迪前總統恩蒂班通加尼亞、埃塞俄比亞第一夫人阿澤布和蘇丹第一夫人薇達德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孫家正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等人的陪同下步入論壇會場,現場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習近平副主席發表了題為“推進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新發展”的主旨講話,提出了中非民間交往的新思路、新思想。習近平通過“四個始終堅持”對中非友好關系歷程進行了全面回顧和總結。他強調,中非友誼源遠流長、基礎堅實,經受住了歷史歲月和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樹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始終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始終堅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始終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始終堅持人民友好、并肩同行。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非關系站到新的歷史起點上,中非友好合作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在中非民間友好三原則的基礎上,習近平又通過“五個堅持”寄語中非未來民間合作。
第一,堅持繼往開來,維護共同利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中非老一輩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和優良傳統,牢牢把握中非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推進中非關系。強調沒有中國和非洲的和平與發展,就沒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要不斷鞏固和加強中非團結合作,促進共同發展進步,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進一步夯實中非合作的政治基礎。
第二,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應該是開放的、持久的、歷久彌新的。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非雙方緊緊抓住機遇、奮發有為,積極順應中非人民生活改善的新要求、新期待,有效解決新形勢下中非合作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不斷探索深化中非友好合作的新辦法、新途徑。積極創造條件,讓中非雙方更多民眾分享日益豐碩的中非合作成果,進一步夯實中非合作的民意基礎。
第三,堅持務實合作,促進互利共贏。呼吁國際社會以務實的態度和理性的聲音實事求是地看待中國在非洲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更加緊密的大背景下,抓住中非各自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相互需求不斷增加、共同利益日益擴大的新契機,以落實雙方達成的合作共識為重點,把互利共贏的中非經濟聯系和經貿合作推向新水平,進一步夯實中非合作的物質基礎。
第四,堅持團結合作,共建和諧世界。中非應把握時代發展主題,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合作,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應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文明互鑒中共同進步;應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團結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進一步夯實中非合作的戰略基礎。
第五,堅持全方位合作,推動中非關系立體化發展。在新形勢下,雙方要從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提升中非關系發展,加強政府外交、議會外交、政黨外交、公共外交、民間外交的有效互動,建立起中非友好全方位、立體化合作體系,豐富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內涵,提高合作水平,推動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專門為論壇發來賀電,表示中非民間論壇為中非非政府組織分享觀點、經驗及和平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進一步拓展了南南合作的框架;凸顯了普通人對實現人類共同目標的重要性。中促會常務副會長李進軍主持論壇開幕式,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作為嘉賓致辭,江蘇省省長李學勇、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外交部副部長翟雋、商務部副部長李金早等中方領導全程參加。在中非共促發展對話會上,第十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毛如柏致辭,商務部前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做了精彩的點評。全國婦聯副主席、中促會副會長孟曉駟主持了中非民間友好圖片展等配套活動,外交部前副部長、中國外交官聯誼會前會長吉佩定,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盧雍政等在分論壇和文藝演出時做了重要發言。中外代表們紛紛表示,習副主席等領導同志的參會和致辭體現了中國黨和政府對中非民間友好的巨大支持。
論壇的主題突出了民生和建設性,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增進了中非民間相互理解、推動了雙方發展。中非代表們總結出了“要合作、要經驗、要共贏;不掉隊、一起走、共同富;打開門、互相幫、除誤解”等響亮的口號。
會場上睿智的發言、精彩的點評、真誠坦率的溝通、廣泛深入的對話,讓所有的參會代表們感到中非民間交流的平等、務實和開放。在“中非互利發展新舉措”分議題中,代表們積極展望未來中非開展互利合作的新領域,就中非實現共同發展的新舉措達成廣泛共識;在“中非民間交流新形式”分議題中,代表們提出中非民間交往應確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中國民間組織應重點關注非洲亟待發展的民生領域,為非洲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做貢獻。在“中非雙贏的新思路”分議題中,代表們提出實現中非雙贏需雙方相向而行,攜手應對發展中的困難,一致認為,民間組織深入民眾,靈活性和動員力強,應成為中非雙贏的積極貢獻者,并提出具體建議。
非洲六位前政要和兩位第一夫人,高度贊揚論壇對促進中非交往的重要意義和論壇的重要成果。莫桑比克前總統希薩諾深情地表示,非洲代表來到這里,是因為相信中非關系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相信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幫助是真心的,相信中國與非洲建立政治、經濟上互利共贏的關系是真誠的。通過論壇,非洲代表可以見證,非洲在中非合作中是受益了,而不是受損了。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思考,我們能為中國做些什么,因為雙贏的關系就是要使自己的合作伙伴也能夠更好地發展。我們希望這種合作伙伴關系,能夠有助于解決我們各自的問題。他強調,通過論壇,我們對民間組織所扮演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認識。所有民間組織都應該立足本國,推動本國發展,而不是受外國勢力的控制。希望論壇能夠幫助非洲非政府組織加快自身發展,為與中國民間組織開展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加納前總統庫福爾表示,中非民間論壇是中非民間組織為促進中國和非洲國家民間組織開展交流與合作而搭建的平臺,為促進雙方民間交往和國家關系發展發揮了重要積極作用。繼2011年舉辦首屆論壇后,第二屆中非民間論壇又在蘇州成功舉辦,表明通過雙方人民的共同努力,非中戰略伙伴關系又增加了新的內涵。非中之間,只有進一步增進人民的相互聯系、加深相互了解和理解,政府間務實合作才會更加堅實,雙邊關系才會更加牢固。從這個意義上講,論壇定期舉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埃塞俄比亞第一夫人阿澤布積極評價中非民間論壇的重要意義,稱其開啟了中非民間交往新篇章。強調中非人民應加強交流互鑒,攜手努力,通過互利合作實現持久和平、社會公正。蘇丹第一夫人薇達德在發言中高度評價中國民間組織開展的光明行和辦公用品援助等民生活動,表示期待在中國朋友幫助下,蘇丹的民間組織可以在實施小型扶貧項目和推動社會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重申對中國民間組織及其誠意充滿信心,堅信中國民間組織與干涉他國內政、有意制造混亂的非政府組織截然不同,在提供援助時不帶任何不可告人的目的。
中非傳統友誼彌足珍貴,尤其是近年來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取得了全方位、實質性的進展。通過多渠道、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互動,中非人民共同推動中非關系的進步與和諧世界的建立,為中非之間的友誼和務實合作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多方支持。為充分體現形式多樣的中非民間交往,會議主辦方還為中外嘉賓和代表們舉行了中非傳統藝術展、中非共促發展對話會、中非友好圖片展、歡迎晚宴和中國藝術演出等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精彩紛呈,氣氛熱烈,場面感人。
中非傳統藝術展收納了中非書畫家的經典作品、馬孔德木雕藝術珍品、江蘇傳統藝術蘇繡、核雕珍品,以及非洲代表帶來的民間藝術作品。中外嘉賓興趣濃厚,共同參觀。中非燦爛的文化藝術在這里交相輝映。非洲的畫家愛達楊和丈夫中國畫家楊彥二人合作的作品《春華秋實圖》亮相論壇現場,為論壇帶來別樣風情。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通過這些活動,中非民間代表們原先拉起的手握得更加有力,心靈溝通也更加貼切。這也是發揮各類民間組織作用、促進中非關系發展的一次新嘗試。在論壇的配套活動中,我們時常聽到一句話,“中非民間組織的合作是真誠的。非洲期待更多的中國民間組織到非洲,在推動中非民間交流與合作方面發揮新的更大的作用?!?/p>
中促會會長孫家正在擔任文化部長的十年內曾五次訪問過非洲,他深深感到需要讓更多人了解非洲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了解非洲人民的真誠、善良、樸實、智慧。在閉幕式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孫家正和非洲政要親自參加,把氣氛又一次推向高潮。孫家正說,在會議期間,我反復在腦海浮現出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場景,“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孫家正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隨即賦詩一首:“遙遠原來這般的親近,黑色果然是如此的美麗?!薄罢l不期盼朋友遍天下,可真正的友情,從來源自患難間?!薄拔矣涀×四闱那牡亩Z,親愛的兄弟,我們攜手同行!”
論壇進一步推廣和實踐了“增進民間友好、促進務實合作、推動世界和平”的中非民間友好三原則,深化了中非民間交往和人民友誼。代表們一致認為中非民間論壇是中非人民間的重要對話平臺,對推動中非關系全面健康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應正式確定中非民間論壇機制,在中非兩地輪流舉辦。
論壇根據非洲需求啟動了“中非民間友好伙伴計劃”,規劃了中非民間組織未來三年在非洲開展的八項民生活動,包括艾滋病防治培訓、藥品捐贈、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法律培訓、非政府組織交流等。
論壇集思廣益,形成了《致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建議書》。7月20日,李進軍代表論壇中外嘉賓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閉幕式。當他走向主席臺宣讀《建議書》時,受到全場代表關注,并響起熱烈掌聲。這是中非民間組織首次以民間聲音對有關的官方文件進行重要評估,表達了對第五屆部長級會議的關注,高度評價了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目標的落實情況,稱《沙姆沙伊赫宣言》和《沙姆沙伊赫行動計劃》(2010—2012年)得到有效執行,為推動中非關系及非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認為《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北京行動計劃》(2013—2015年)將為今后三年中非各領域合作、開創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新局面提出新思路和新舉措。
《建議書》的另一大亮點是向第五屆部長級會議發出五項建議:深化合作共識、完善合作機制、創新合作理念、豐富合作模式和充實合作內容,以進一步夯實中非合作的政治基礎、民意基礎、物質基礎、戰略基礎和社會基礎。呼吁中非民間組織積極行動起來,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文明互鑒中促進中非人民成為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誠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推動中非關系在新的歷史階段扎實前行。呼吁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繼續支持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后續行動和中非民間交流,形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促發展、同步前進的發展局面,為世界和平與和諧努力奮斗。
論壇結束時,中外代表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論壇是中非民間友好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為中非民間交流與合作搭建了新舞臺,為加強中非民間友好拓展了新空間,對促進中非團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本次論壇,中非民間代表們又一次增進了相互理解,加深了彼此認同,拉近了心理距離,推進了務實合作。
不一樣的膚色,同一樣的感動。通過論壇,我們深深感到,中非人民有一個共同的聲音:愿中非民間友誼之樹枝繁葉茂,萬古長青!
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
(責任編輯:魏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