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今圍繞世界格局問題的爭議

2012-11-21 12:20:44邃/文
當代世界 2012年8期

■ 俞 邃/文

當今圍繞世界格局問題的爭議

■ 俞 邃/文

世界格局問題在冷戰時期便存在爭議。自從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首先指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不能決定世界命運、世界呈現多極化趨勢之后,那時的爭議基本上圍繞兩極還是多極化展開。蘇聯和華約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特別是美國肆無忌憚地于1999年發動科索沃戰爭、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后,美國單極世界論凸顯,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論斷再次受到挑戰。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來,鑒于美國的霸主地位減弱、國際影響力下降,于是否定單極世界的無極論大為抬頭;與此同時,中國和平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美中相互依存關系空前加深,于是(特別集中在2009年)中國與美國共管世界的 G2論開始流行。隨著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快速崛起,八國集團的作用逐漸被二十國集團取代,于是多極化論再次受到重視。總之,冷戰結束20年來,盡管世界多極化趨勢并未中斷,但國際形勢的復雜多變導致對世界格局的熱烈爭議則是難免的。本文在對歷史做適當回顧的基礎上,綜述當今在世界格局問題上的各種爭議,兼談一些看法。

中國領導人提倡世界多極化

中國領導人最早提出并積極倡導世界多極化理論。鄧小平在20世紀80年代奠定了認識世界多極化的理論基礎,對此人們耳熟能詳,無須引證。此后黨的歷屆代表大會和領導人在其他重要場合的講話,往往都要提及世界多極化。例如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報告稱:“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動的歷史時期。兩極格局已經終結,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將是長期的、復雜的過程。”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稱:“多極化趨勢在全球或地區范圍內,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發展,世界上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稱:“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條件。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打不起來。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周邊環境是可以實現的。”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稱:“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國與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國際形勢總體穩定。”

中國領導人關于多極化的思想和主張,大致可歸納為以下方面:

第一,世界多極化進程的特點是復雜性、長期性和曲折性。針對多極化的進程,中國領導人使用過“加速發展”與“曲折發展”兩種提法。這是就不同時期世界形勢發展的狀況而言。至于導致多極化曲折性的原因,一般是指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凸顯,南北差距和貧富鴻溝擴大,局部沖突此起彼伏。

第二,世界多極化并不像經濟全球化那樣是一把“雙刃劍”。世界多極化與單極世界針鋒相對,其主流是積極的。這與經濟全球化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消極作用明顯交織、有時后者更為突出的狀況有較大區別。上述中國共產黨的幾次代表大會報告都對多極化持肯定態度。1998年11月中國領導人在與俄羅斯領導人簽署的有關世紀之交的聯合聲明中,說得非常明確:“國際關系具有建設性的多極化進程有助于建立一個平衡、穩定、民主、不對抗的新秩序。這一趨勢客觀上符合所有國家的根本利益。”中國領導人有時也將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相提并論,說這些趨勢給國際社會的相互關系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帶來錯綜復雜的局面,因而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也面臨著種種嚴峻的挑戰和壓力。這里強調的問題方面,更多還是指經濟全球化。

第三,世界多極化與建立國際新秩序、國際關系民主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和反霸斗爭緊密相關。

中國領導人在這方面的論述包含多層意思。一是致力于建立一個多極世界,符合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利于體現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共同意愿與利益,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于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平衡發展。二是多極化并非針對特定國家,而是世界各種力量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加強協調和對話,不搞對抗,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三是推動世界多極化,不是要重演歷史上大國爭霸和瓜分勢力范圍的舊劇,而是要推動世界各國各地區平等競爭、互利合作、和平相處、共同繁榮。世界各大力量和地區性強國或國家集團,將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進一步彼此借重,相互制約,競爭共處。四是同時要積極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也就是說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人民做主,國際上的事情要由各國平等協商,全球性的挑戰要由各國合作應對。五是這種多極化是與日益發展的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它的最終形成將經歷一個漫長、曲折、復雜的演進過程。六是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21世紀相當長一個時期國際斗爭的焦點。單極世界是行不通的。

外國一些政要宣揚世界多極化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乃至冷戰結束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建立多極世界的構想得到國際社會較為廣泛的認同。各國的動機也許不盡一致,但是反對由某個國家主宰世界的意愿則是相同或相似的。

俄羅斯官方對世界多極化持堅定立場。葉利欽時期的做法,一是將多極化思想納入正式文件。例如《俄聯邦安全戰略構想》中指出,“其他國家抵制俄羅斯作為正在形成的多極世界中一個有影響的中心的企圖在不斷增強”。1997年4月,俄中領導人專題發表了兩國《關于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2003年5月俄中領導人在《聯合聲明》中稱:“世界多極化乃大勢所趨,但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整個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二是發表抵制單極世界的言論。1997年4月間,俄總統等人一再強調“不能接受美國庇護下的單極世界”。1998年2月葉利欽強調說,“當今世界由一個國家獨霸世界是不可能的,也是很危險的”,多極世界是“最明智、最民主的一種國際社會體制”。1999年6月24日葉利欽和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會談中一致指出,“必須鞏固和發展世界多極化進程”。

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在擔任總統期間,與中國領導人多次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都提及多極化。例如2000年7月《北京宣言》中稱:兩國元首強調發展平等信任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對于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2001年7月《俄中元首莫斯科聲明》指出:“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有助于建立一個穩定、民主、不對抗、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2003年5月聯合聲明中稱,兩國主張“應以公認的國際法原則為基礎建立多極、公正和民主的國際秩序”。2009年6月聯合聲明中稱:“兩國元首主張建立以多極化、平等和完整的安全體系、照顧彼此利益為關鍵要素的亞太地區國際關系架構,強調應在互利和非歧視的基礎上,根據開放原則促進一體化進程。”2012年6月普京再度當選總統之后訪華,兩國元首聯合聲明中稱:“新興經濟體的作用不斷提升,世界多極化趨勢深入發展。應對當今全球性挑戰的必要性客觀上要求各國團結一致,開展各種形式的協作和互利合作。”

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08年8月31日梅德韋杰夫在俄南部城市索契接受三家本國電視臺聯合采訪時,宣告對外政策五項原則,其中強烈指出俄羅斯認為世界應多極化,單極世界不可接受。

歐亞一些發達國家領導人主張建立多極世界。法國領導人較早認同多極化。1997年5月希拉克總統訪華時便在聯合聲明中指出:“不斷發展的中國和聯合的歐洲將在新的多極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2001年1月4日,希拉克在巴黎談到歐盟與美國和俄羅斯的關系時,表示重申法國將為建立一個多極世界而努力。2000年4月6日,法國外長韋德里納訪問阿根廷,發表題為“法國、歐洲與多極化”的講話,呼吁警惕世界單極化所帶來的危險,強調“我們的愿望是建立一個多極化的世界”。

德國領導人和政界人士往往都是在與美國矛盾上升的火候上支持多極世界。2003年5月28日施羅德總理在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召開前夕,面對柏林勃蘭登堡門前20萬聽眾表示“我確信文明社會需要一個多極世界”。早在2001年9月10日,當時的總理科爾在“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國際論壇發言說:“今天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多極的世界。美國作為世界大國繼續存在。但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力量中心:歐洲、俄羅斯、中國和印度。”

歐洲其他國家領導人也贊揚多極世界。2001年8月,葡萄牙總理、社會黨國際主席古特雷斯在德國發表演講稱,“必須把建立一個多極世界作為優先目標,作為多極世界組成部分的區域集團,都保持自己的政治社會模式,才能建立一個多極世界”“多極世界十分有利于建立對全球經濟進行調控的框架,避免野蠻的毫無控制的全球化”。2003年6月1日瑞士聯邦主席與胡錦濤會晤,雙方“都希望推動世界多極化,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多樣性”。

日本一些政界人士肯定多極化。早在1988年初日本首相竹下登施政演說時就說過:“長期由美國占絕對優勢的經濟力量支撐的國際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現在是日本、西歐和美國合作支撐世界經濟的時代。”2001年9月10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樹在“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國際論壇第一次會議上稱,冷戰后由過去幾個大國構成的格局被打破,世界呈多元化發展。

亞非拉一些發展中國家領導人支持世界多極化。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1999年8月24日在同江澤民會晤時,表示目前確有一股勢力企圖建立單極世界,并以“人權”“民主”為名干涉別國內政,這確實令人非常不安。1999年7月敘利亞總統訪問俄羅斯時,同俄總統在會談中共同表示:“應創建一個多極世界,這個多極世界將不容許任何一個國家左右事態發展。” 2003年6月23日,中國總理與印度總理簽署的兩國宣言中稱,兩國友好合作“也符合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利用全球化積極因素的需要”。2000年10月30日,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與卡斯特羅共同主持的記者招待會上提出主張建立多極世界,要讓20世紀國際關系中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兩極模式成為過去。

單極世界論的盛行與批判

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單極世界論源自美國政要,意在為美國推行單邊主義鼓噪。后來隨著中國和平發展勢頭強勁,也有人把未來單極世界套在了中國頭上。

威廉·C.沃爾弗斯是始作俑者,1999年他在美國《國際安全》雜志第5期發表《穩定的單極世界》一文,首次明確提出冷戰后的世界是美國主導下的單極世界,稱美國作為僅存的超級大國,擁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地位,也是唯一具有全球行動能力的大國,世界上沒有別的大國能與之抗衡。這個單極世界是和平而持久的,因此是穩定的。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布熱津斯基2002年6月在華盛頓接見到訪的中國代表團時,也說當今世界就是單極世界。

美國國務卿親自出馬宣揚單極世界、攻擊多極化,賴斯開先例。2003年6月25日,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助理的她,在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表演講,說“‘多極世界’決不是一個統一的主張,它是阻止戰爭必需的惡魔,但它并不能促進和平。多極世界是一種競爭理論,它帶來競爭利益,在最糟的情況下,帶來競爭價值”。影射攻擊法、德領導人,說“更糟的是,一些人以贊賞、甚至懷舊的語氣談到了‘多極世界’,好像這是什么好事”。

英國歷來是美國追隨者。《金融時報》2009年12月5日發表題為“為何奧巴馬不希望一個多極世界”的文章,認為衡量國家的實力有三個指標:物質財富、戰略實力、實力本能。從這三個指標來看,相比其他國家,美國的優勢明顯,因此美國不認同世界是多極的這一觀點。

反對單極世界的言論甚多,俄羅斯的批判尤其尖銳。俄羅斯前總理普里馬科夫2003年8月22日在《消息報》發表題為《沒有超級大國的世界》一文,指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事實表明,僅靠美國一己之力無法穩定這些國家的局勢,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布什政府放棄單邊主義政策,回到聯合國行動的軌道上來;采取單邊主義行動的做法與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的客觀發展進程背道而馳,冷戰結束后國際關系中出現的結構性變化同單邊主義政策也是互不相容的;世界朝著多極方向發展。2007年俄羅斯“外交政策報告”稱,“單極世界的神話在伊拉克徹底崩潰了”“一個強大和更為自信的俄羅斯正在融入積極的世界變革當中”。

美國政要和學者有時也否定單極世界論。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于1994年3月在美國《時代周刊》發表文章《如何實現世界新秩序》,認為“對世界的領導地位源于美國的力量和價值觀,但它無權宣稱美國在通過同其他國家聯合而為它們幫忙,也無權宣稱它擁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的無限能力”。

哈佛大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一向語出驚人。他在《外交》雙月刊1999年3—4月號刊登文章《孤獨的超級大國》,認為“現在世界上只有唯一的超級大國,但這絕不意味著世界是單極的。如果是一個單極世界,那就只有一個超級大國和許多實力較小的大國,不存在實力強大的大國。這個超級大國就可以單獨有效地解決一些重大的國際問題,而其他國家聯合起來也不能阻止它這樣做”。他提出,當代國際政治“是一種奇特的混合體系,即一個超級大國與若干大國并存的單極+多極體系”。

對于中國的抬高,集中在2009年。有些人不僅把中國與美國等量齊觀,而且認為中國可能成為單極世界。

影響較大的是英國馬丁·雅克于2009年年中寫的一本書《當中國統治世界》。同年6月26日英國《獨立報》評雅克一書稱,作者斷定,中國將越來越多地作為一個替代發展模式的范例,這可能導致西方在每個領域主導的終結: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國如果不出意外,將統治世界。同年8月10日美國《時代》周刊文章評雅克一書,說未來最可能出現的一種情形是“中國繼續變得強大,最終在今后50年里,甚至在許多方面用不了這么長時間就將成為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的大國”。日本《呼聲》月刊2009年8月號記者采訪投資家吉姆·羅杰斯文章稱,我認為今后將是“中國時代”。同年8月26日韓國《朝鮮日報》網站署名文章《“中國時代”比預想來得更快》。

無極世界論與非極化論的流行

無極世界論、非極化論,以及類似的言論,主要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后、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減弱的情況下,開始廣為流行的。

2008年1月18日,時任法國總統的薩科齊帶頭吶喊。他在外國駐法使節新年招待會上說,冷戰結束后一度形成的“單極世界”局面已經結束,數年前流行的“超級大國”一詞業已過時,未來30年至40年內世界將進入“相對大國”時代。無獨有偶,也是同年1月18日,日本《時事解說》雙周刊發表題為《日益復雜的“無極”世界》文章,其中引證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約翰·奇普曼的話說,目前世界上“缺乏出色領導國的現象”是一種“無極的世界”;當今世界不是走向有秩序的多極化,而是走向不穩定的無極化。認為由于失去了權威調停者,“無極世界將更加危險”。

中國有研究人員亦談“非極化”趨勢,稱“多極化”雖然是當今世界政治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但并不能準確描述世界政治發展的全貌。與“多極化”相伴隨的還有一大趨勢,這就是“非極化”。“非極化”的發展動力在某種程度上要強于“多極化”,對世界格局發展的影響更大。如2008年5月14日《環球時報》刊登署名文章《“無極世界”意味著什么》,作者贊賞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哈斯提出的“無極時代”概念,認為民族國家的權力正在分散和下降,“美國優勢”相對衰落之后,世界將進入一個無極世界。

俄羅斯也有響應者。《消息報》2009年5月27日發表署名文章,說俄羅斯著名政治學家茲洛賓認為,世界正在成為一個無極世界,而不是多極世界。認為不會再有影響力超群的力量中心,超級大國失去了自身意義,地區國家的作用將要大得多。世界將變得不可預測,風險會增加,但會更加公正。

直到2011年還有人宣揚無極的另一版本“零極”。美國《華盛頓季刊》2011年春季號發表署名文章《邁向一個后西方的世界》,稱冷戰結束后的美國“單極時刻”已經結束,全球進入一個后美國的、后西方的世界,單極世界已經讓位給事實上的零極,新興世界秩序取決于充滿混亂和矛盾的地緣政治版圖。

值得一提的是,與無極世界相呼應,在中國報刊上出現了世界格局“碎片化”的說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2月29日“年終特刊”記者寫了一篇題為《世界格局步入“碎片化”時代》的報道。稱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首次沒有任何單個國家或國家集團能夠推動國際議程,當今世界格局進入一個無“領導者”的“碎片化”時代。世界格局處于權力的轉移和擴散的過渡期,權力從傳統強國歐美向新興大國轉移,并擴散至其他地區力量中心,多邊外交、大國間的協調與合作將成為未來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

批評無極世界的文章則隨處可見。例如2009年4月8日《環球時報》署名文章稱,這位作者曾發表《迎接多極合作時代的到來》一文,是針對當時一部分美國學者對世界多極化格局持懷疑態度而寫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外交學會會長哈斯先生。他認為多極化似乎不可避免,但多極實際上是“無極”,“無極”即等于“無序”,“無序”的世界是可怕的。

新兩極論——美中“G2 ”共管世界

如前所說,中美“兩國集團”G2論與無極世界論是在相同背景下幾乎是孿生的。2009年2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訪華前后,相關議論之多如雨后春筍。

2008年6月11日,美國《全球主義者》在線雜志發表題為《2020年的世界》的文章,提出從現在到未來一代人的時間,東方的一極無疑是中國,而美國作為西方一極的地位至少在未來10年也會像中國的地位一樣穩固。同年9月26日俄羅斯《消息報》刊登署名文章《被遺忘的過去》,稱中國將作為未來兩極世界中的一極主導21世紀。2009年5月9日日本《產業新聞》發表題為《美中兩極理論是否成立》文章,指出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最初正式建議奧巴馬政府采納美中兩極體制政策,發表了建議構建G2特別關系的論文。此前,哈佛大學歷史學者尼爾·弗格森也強調美中兩國在經濟層面的相互依存,并且創造出“中美國”(Chinmerica )一詞。還有許多說法,標題一目了然。同年日本《選擇》月刊5月號文章《美中兩超時代的開始》;5月1日法國《論壇報》署名文章《從20國集團到2國集團:走向美中兩強獨霸時代》;9月21日俄羅斯《獨立報》署名文章《兩極世界不是誰的幻想,正變成現實》;等等。

正如上述日本《產業新聞》文章所說,G2理論一出便招來了眾多反對之聲。稱G2反對論“最精彩的一筆”是美國外交學會亞洲問題研究部主任伊麗莎白·伊科諾米2009年與該中心研究員亞當·西格爾聯合發表的題為《G2幻想》的論文,認為美中兩國在政治體制、價值觀、統治方式等方面存在基本的差異,不顧這種差異的存在強行展開合作是沒有結果的。日本《產業新聞》文章肯定這種G2反對論“是極為生動且富有理論依據的”。2009年4月30日美國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PacNet》刊登丹麥政府亞洲事務高級顧問文章題為《 G2:對中國與全球都不利》。同年美國《外交》5—6月號署名文章《“兩國集團”實為海市蜃樓》。同年7月27日臺灣《經濟日報》稱,中美關系專家認為,對于首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兩國不宜抱過高的期待,要讓這個機制變成中美“兩國集團”(G2)依舊太難。中美關系雖然重,但還不到G2的地步。現在推動G2“根本不是好主意”。同年8月6日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志發表文章,題為《中美共管世界是白日做夢》。同年12月16日《環球時報》署名文章稱《“中美共治”是個偽命題》。

三極世界論——幾種不同內涵

所謂三極世界,只是把多極化的范圍加以縮小罷了。2009年3月30日俄羅斯《獨立報》署名文章稱世界形成三大矛盾中心: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類似說法,同年美國《外交》雙月刊9—10月號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文章《不平衡的三角——中俄關系對美國來說意味著什么》,稱在中美俄戰略三角中,中國既從俄羅斯獲取自然資源與政治支持,又通過與美國發展關系實現自身利益。而俄羅斯在對華關系中屬于次要角色,在與美國的較量中也沒有得到好處。如果俄美關系無法真正改善,中國或在“中美俄大三角”中占上風。

三大中心另有說法:同年4月2日俄羅斯《消息報》署名文章稱,數年后前蘇聯國家將團結在俄羅斯周圍,組成一個以普京為領導人的“歐亞聯盟”。世界政治格局將形成中國、歐盟和“歐亞聯盟”三大力量中心,并成為相當穩固的政治體系。同年4月6日俄羅斯《專家周刊》文章《倫敦峰會后的世界》形成三大集團:盎格魯—撒克遜人(美國和英國)、歐洲大陸國家(以德法兩國為首)和發展中世界(以中國為代表)。同年4月9日阿根廷《民族報》題為《未來的三大帝國》文章稱世界正邁向一個長期的沖突階段,尤以美國、歐洲和中國三大帝國的沖突為主。同年5月1日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發表前助理國務卿阿布拉莫維茨文章,說在當今日漸混亂的世界中,美日中的三國聯系應形成定制并受到呵護。鑒于美日現有的同盟關系,實現美中日三邊機制會成為新的外交挑戰。同年德國《歐亞雜志》10月號署名文章《我們不得不為與俄羅斯的伙伴關系而斗爭》,稱20年后將出現三極,即俄羅斯加歐洲、中國和美國,此外,還有一個伊斯蘭世界。同年11月16日美國《華爾街郵報》網站文章稱,在世界歷史上,北美、歐洲大陸和東亞這三大地區第一次分享世界舞臺。

雜論——似極非極及其他說法

這里舉國內外的幾個例子。2008年日本《外交論壇》月刊7月號署名文章《集極時代——21世紀美國外交和八國峰會的走向》,稱《日本經濟新聞》國際部編輯委員春原剛最近撰文指出,當今世界進入了一個歷史上很少見的時期。作為一個大“極”,美國失去了曾經擁有的力量。而另一方面,俄羅斯、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大國卻成為潛在的“極”,其間還有歐洲、日本等舊有大國。這一體制既非單極支配,亦非多極結構或無極狀態,而是以美國為中心、匯聚各中小“極”力量的“集極時代”。總之,既非“單極”又非“多極”亦非“無極”,即將到來的是“集極”的時代。

2008年9月16日俄羅斯《獨立報》刊登俄戰略評估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科諾瓦洛夫文章《世界不應是多極的》。認為存在高度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或在全球化經濟網絡中出現多個“發展中心”并不等同于多極化。“極”意味著對抗和對立。而絕大多數潛在的極和多極世界的重點都距離俄羅斯很近。因此,存在經濟問題和國家體制尚未鞏固的俄羅斯在近代史和現代史上首次面臨陷入多極包圍的風險,多極化的構想對俄羅斯甚至是相當危險的。從俄羅斯的利益出發,依靠多極化體系未必行得通。

2011年《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署名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戰略格局概念及其主要內涵,并在辨析“過渡說”“多極說”“單極說”和“中美兩國集團(G2)說”的基礎上,提出“一超主導、多強制衡”將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世界主要戰略力量之間關系的基本特征。“一超”與“多強”之間的主要矛盾是“主導”與“制衡”的矛盾,其主要目標是爭奪國際規則制定權。說“多極世界”是一個很好的理念,但該提法卻存在諸多不利之處。諸如多極世界是否穩定、多極格局是否有利于維持世界和平、我們是否具備構建多極世界戰略格局的能力、積極倡導多極化對我造成的負面影響等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多極世界新解與變相多極化論

維護多極化的文章就更多了,但論據各有側重,不盡一致。2008年8月廣東《南方》雜志發表署名文章稱,冷戰結束后,盡管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度宣稱已進入“單極世界”,實際上多極化趨勢一直在曲折中發展。今天多極化(或多個力量中心)格局的觀點即使在西方世界也已占多數。經過多年的演變和發展,新世紀的多極化已凸顯一些與傳統的多極化格局很不相同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國際力量對比向相對均衡化發展;二是地緣政治中心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三是相互依存關系空前深化;四是力量中心多元化。2008年12月15日上海《解放日報》署名文章,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仍舊占據相對優勢,但優勢正在下降,以新興國家群體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力量將繼續上升,估計2025—2035年能實現更平衡的多極化體系。

美國《外交》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觀點。2009年3—4月號該刊發表題為《重塑世界秩序》文章,稱世界現在是、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仍將是一個1+X的世界,也就是一個超級大國加若干個大國的世界。從1+3變成1+4或1+5、1+6會引起重要的后果,但不會改變下面這個事實:美國將長期處于世界領導地位。同年墨西哥《全球化》月刊10月號署名文章《八國集團之死和二十國集團領導下的世界新秩序》稱,七國集團早在英美入侵伊拉克一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春季時就已死亡。如果二十國集團在未來的峰會中不能有序地實現真正的多極化,那它就是自掘墳墓。

2010年1月10日日本《讀賣新聞》社論《如何在多極化世界準確描繪外交戰略》,稱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似乎正在增強。在世界向多極化轉變的階段,起核心作用的仍將是美國。同年2月24日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志文章《沒有霸權的新世界秩序:競爭與合作》,稱美國無可匹敵的霸權時代已經過去,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現在世界格局不再是簡單明了的兩極或多極關系,合作與競爭并存很可能成為主要力量——美國、中國、歐盟、俄羅斯、印度和巴西——之間的關系模式。同年10月28日法國《費加羅報》署名文章《危機打造的世界》稱,這將是一個真正多極世界的降臨。

類似多極化的提法還有2011年2月12日俄羅斯報紙網署名文章《多支點的世界》,稱作者盡量避免使用具有反美色彩的詞匯“多極世界”,取而代之的是談到“多支點世界”的出現。同年10月1日西班牙《起義報》文章《新的“世界體系”》稱,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風險削弱了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世界朝著“非西方化”和越來越多極化的方向發展。2012年2月29日日本《東洋經濟》瀧田賢治教授文章《世界迎來“兩超多強”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政治學家康納的觀點。據俄羅斯《獨立報》2009年4月29日報道:帕拉格·康納認為世界是多極化的,但由于經濟實力不均,國家或國家集團被分為幾個等級。處于第一階層(“第一世界”)的是美國、中國和歐盟。俄羅斯屬于第二階層(“第二世界”)。當記者問他世界多極化理論在美國的普及程度高嗎?康納答:并非所有研究世界形勢的美國人都贊同世界是多極的。有人認為,這將是一種趨勢,也就是說多極化格局要再經過10到20年才會形成。

幾點看法

針對以上各點及社會上的其他爭議與疑問,談幾點認識。

其一,所謂世界格局,通常是指具有不同程度世界影響的力量(國家)或力量中心(國家集團)的戰略布局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構性狀態。這里的力量或力量中心并不限于大國和強國,并非像有人所說的“當前國家權力被非國家行為體分散,使得真正的‘極’難以產生”。蘇美兩個超級大國“一死一傷”,導致世界格局圍繞三個核心問題進入轉折性變化的新輪回:一是超級大國美國嚴重受挫,多極化的表現富有新色彩;二是金融危機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特別是新自由主義的惡果;三是中國的最大國際影響固然有GDP高增長速度和領導人個人風格和魅力的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的中國發展模式。

其二,在美國鼓吹單極世界、奉行單邊主義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由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帶頭,國際上掀起一股“無極世界”思潮。美國神氣時,認同單極世界,美國倒霉時,宣揚無極世界,這是一個問題的兩面,都是唯美國馬頭是瞻。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上升,中美關系加深,于是又冒出“雙頭世界”、“兩國集團”論。這些說法姑且不論居心何在,至少脫離現實,又都是沖著世界多極化而來。

其三,國內早期懷疑多極化的一些說法,雖已得到澄清,但至今還不時在媒體出現。例如有人認為多極化提法“不科學”。論點是,在天文學中,“極” 的概念指地球自轉軸同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電子學中用來指帶正電的電極和帶負電的電極,即正極、負極,或陰極、陽極。這也就是說,談不上多極化。殊不知物理學中也有“多極化(性)”一詞,中文、英文、俄文概無例外。更何況多極化概念用于國際政治乃是一種形象比喻。既然聲稱只能存在兩極,那又為何要去奉承“單極世界”?還有人說多極化“帶來不穩定”,一極主宰,事情好辦。可是冷戰后美國在巴爾干、中東等地區單邊主義行徑造成的惡果已對此作了批注。

其四,冷戰時期存在美蘇兩國超級大國,加上出現其他具有不同程度世界影響的力量和力量中心,于是學界形成了被較普遍認同的“兩超多強”的概念,蘇聯解體后則變為“一超多強”。這兩種表述都是作為多極化的表現形態而言,有其合理性,也比較生動。可是,近來有一些作者卻將“一超多強”當作多極化的對立物提出問題:當今世界格局是多極化或是“一超多強”?還有作者認為,“超”與“強”專指大國、強國,排斥“非國家行為體”,因此不能再當作多極化的一種體現。類似的糾結往往影響對世界格局問題的深入探討。

其五,從報刊上不時看到“政治多極化”的說法,這是誤傳。多極化的涵義離不開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要素。如若把多極化歸之于政治多極化,那么中國現在就堪稱世界上的“一極”,因為中國是一個政治影響十分重大的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進一步說,世界多極化的前景是多極世界,政治多極化的前景豈不成了多極政治?不能因為與“經濟全球化”并提覺得順口,便以詞害意,將世界多極化稱為政治多極化。

總之,筆者以為,多極化問題專家、學者可談可不談,但政治家、戰略家不能不談;專家、學者可以這樣談也可以那樣談,但不能給國家利益幫倒忙。

(作者系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自然和社會科學院院士)

(責任編輯:劉娟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乱强伦|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97a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欧美日韩动态图|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亚洲最新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 欧美区一区| 欧美成人国产|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国产丝袜91|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久久女人网|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色亚洲成人| 在线毛片网站|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精品va|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天堂在线| 伊人91在线|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67194亚洲无码| 色噜噜综合网|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在线无码九区| 国产另类视频| 亚洲天堂日本|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99在线国产| 国产精品青青|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热99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黄色|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国产一二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综合色天天|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