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鵬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乙型肝炎反復活動易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抑制病毒復制、控制肝細胞炎癥、預防肝纖維化是治療的關鍵。甘草酸制劑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比較廣泛的抗炎保肝藥物,具有較強的抗病毒、保護肝細胞、抗炎、預防肝纖維化、免疫調節的作用。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是新一代甘草酸制劑,具有很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作用,對慢性肝炎具有較好的療效。我們將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60例,并與甘利欣鎂注射液進行療效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現將我院感染科于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60例,對照組6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構成,治療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轉移酶(AST)以及血清總膽紅素(TBiL)水平等均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所有病例均符合2005年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聯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甘利欣(正大天晴)150 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靜脈滴注治療,治療組給予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100 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靜脈滴注。兩組除輸液外,酌情加用水飛薊素、維生素E等藥物口服。治療期間兩組病例均尚未進行抗病毒治療,治療兩周后觀察療效。
1.3 觀察指標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AST)以及血清總膽紅素(TBiL),并同時記錄服藥期間有無因服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
2.1 臨床效果 兩組病例治療兩周后肝功能指標ALT、AST、TBiL改善情況見表1,治療前兩組各項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明顯低于治療前,治療組治療后的各指標均比對照組治療后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 對照組出現兩例不良反應,一例為輕度雙下肢浮腫,一例出現血壓增高,經對癥處理后好轉。治療組未出現不良反應。

表1 兩組病例治療兩周后肝功能指標改善
自1948年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酸被發現以來,對其的研究在不斷深入。甘草酸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肝臟毒物、穩定細胞膜、抗肝纖維化、調節免疫、抑制Ca2+內流、防止細胞凋亡以及增加內源性類固醇產生等多種功效,是其肝細胞保護作用的重要機制。甘草酸制劑從最初的甘草混合提取物,到第一代甘草酸制劑-甘草甜素片(生物利用度低、不良反應大)及第二代以β體甘草酸單銨鹽為主要成分的復方甘草酸苷(肝臟靶向性不強、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安全性較差等),都因其局限性限制了臨床應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甘草酸混合物中含量較少的α體甘草酸因與β體分子構象不同而具有親脂性好、抗炎活性強、肝臟靶向性高、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基于此,1994年正大天晴公司研發了第三代甘草酸制劑α體和β體混和的甘草酸二銨鹽(甘利欣)。現在,又出現了第四代甘草酸制劑-異甘草酸鎂(天晴甘美)。異甘草酸鎂為單一的18-α甘草酸鎂鹽制劑,是甘草酸的純反式優勢構型,是手性藥物,按照美國FDA對于手性藥物的定義,異甘草酸鎂是一個全新結構的甘草酸制劑。同時鎂離子是目前提高光學異構體純度最好的陽離子,常用在拆分的單一手性異構體藥物中,比如臨床常用的埃索鎂拉唑,通過與它的結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18-α異構體甘草酸的純度,使其進一步優于其他的甘草酸鹽,而且也能發揮鎂離子的保肝作用。異甘草酸鎂注射液中異甘草酸的純度高達98%以上,具有更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解毒、抗生物氧化及改善肝功能作用。藥效試驗顯示[2],異甘草酸鎂對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損傷有防治作用,可明顯阻止ALT升高,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及炎癥細胞浸潤,并促進肝細胞再生;對CCL4引起大鼠慢性肝損傷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NO水平、減輕肝組織炎癥及纖維化程度的作用;此外,對Gal/FCA誘發小鼠免疫性肝損害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另有研究顯示異甘草酸鎂通過作用于激素受體,影響離子通道(抑制鈣離子內流),激活或抑制酶的活性,調節物質代謝,調節膽堿能神經的興奮性,具有腎上腺素皮質激素樣作用,而有明顯的抗炎、減輕免疫病理反應作用[3];還有學者對甘草酸制劑進行多項研究表明,甘草酸制劑具有較強的抗病毒、保護肝細胞、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轉移酶(AST)以及血清膽紅素水平的作用[4]。近來的研究顯示它還具有明顯的抗纖維化[5]、抗氧化和抗細胞凋亡[6]等功效。本組資料顯示在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后,患者肝功能指標均明顯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也低,特別是血壓觀察過程提示了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更高的安全性,說明異甘草酸鎂注射液作為新一代的甘草酸制劑,多種肝細胞保護作用使得其恢復肝功能速度更快,安全性較好,反跳率低,另外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看,使用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可以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從而節省其他相關費用,同時也可減少因不良反應作對癥處理的額外支出。因而從多個方面看,異甘草酸鎂注射液都是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的。
[1]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9:8-18.
[2]董麗萍,于鋒,柳靜,等.異甘草酸鎂對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損傷模型小鼠的保護作用研究.中國藥房,2006,17(12):902-904.
[3]李昌平,劉厚鈺,胡德昌,等.強力寧對慢性肝炎患者IL-6及INF-α 的影響.中華傳染病雜志,1997,15(3):156-157.
[4]王慧芬,蘇海濱,劉鴻凌,等.甘草酸二銨治療各類肝病629例臨床觀察.中華傳染病雜志,2004,22(2):113-115.
[5]張其勝,王吉耀,胡美玉,等.甘草酸對肝纖維化Ito細胞ⅠⅢ型前膠原mRNA表達和膠原沉積的影響.中華肝臟病雜志,1999,7(3):164.
[5]郭暉,黃愛龍,姚云清,等.甘草酸二銨抗內毒素體外致肝細胞調亡的影響.中華肝臟病雜志,2004,12(3):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