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步云
手足口病是一種主要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觸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學齡期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普通病例有發熱,手、足、口腔皰疹和皰疹性咽峽炎等臨床表現,重癥者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循環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危及患兒生命。重癥病例多由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兇險,病死率高。近年手足口病合并腦炎病例明顯增多,我科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收治重癥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60例,采用人血丙種球蛋白治療,療效確切,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手足口病合并腦炎患兒60例,診斷均符合衛生部頒發的《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版)》重癥手足口病診斷標準[2][1?.及衛生部手足口病臨床專家組制定的《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2011年版)》[2?.。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5月至12歲,病程1.5~4.5 d;對照組30例,男15例,女14例,年齡6月至10歲,病程2.5~4.0 d;兩組患兒入院時癥狀體征見表1。兩組病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 兩組患兒均予吸氧、心電監護、監測生命體征、鎮靜、止驚,降顱壓,抗病毒,激素抗炎,對證、支持等治療,治療組加用人血丙種球蛋白(深圳市衛武光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 g/kg/d,連用兩天,觀察記錄治療后的熱退、神經系統癥狀、體征緩解、生命體征平穩時間、住院天數指標變化。對腦脊液異常者,于治療7復查。

表1 兩組患兒入院時癥狀體征比較
1.3 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5 d,患兒體溫恢復正常,生命體征平穩,神經系統癥狀、體征消失,輔助檢查結果恢復正常;有效:癥狀明顯減輕,輔助檢查結果較入院時改善;無效:入院后病情加重,自動出院或死亡,結果見表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 見表2治療組與對照組在發熱、抽搐、嘔吐、病理征等神經系統癥狀、體征緩解及住院日數,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1)。

表2 兩組臨床主要癥狀、體征緩解及住院天數比較(x ± s,d)

表3 兩組療效比較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中柯薩奇病毒A16(Cox A16)和腸道病毒EV71病毒感染最常見。近年重癥手足口病發病率明顯上升,多由EV71感染引起,根據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將EV71感染分為5期。第1期(手足口病出診期):主要表現為發熱、皮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此期病例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絕大多數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神經系統受累期):部分EV71感染病例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多發生在病程1-5 d內,表現為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肢體抖動、急性肢體無力、頸強直等腦膜炎、腦炎、脊髓炎樣綜合征、腦脊髓炎癥體征。腦脊液檢查為無菌性腦膜炎改變。此期為手足口病重癥型,大多數病例可痊愈。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發生在病程5 d內。和腦干炎癥后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或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有關。主要表現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膚花紋、四肢發涼,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細胞升高等,此期為手足口病重癥病例危重型,及時發現上述表現并正確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繼續發展,會出現心肺功能衰竭,可能與腦干腦炎所致神經源性肺水腫、循環功能衰竭有關。多發生在病程5 d內,臨床表現為心動過速、呼吸急促,口唇紫紺、咳粉紅色泡沫痰,血壓減低或休克。病死率很高。第5期(恢復期):體溫漸恢復正常,神經系統受累癥狀和心肺功能漸恢復。從第3期發展到第4期僅1~2 h的時間,故早期識別第2期,阻止患兒進入第3期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我們對進入第2期的患兒盡早使用靜脈丙種球蛋白,取得顯著療效。靜脈丙種球蛋白(IVIG)是從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混合的正常多克隆IgG,具有正常fc介導功能的完整的IgG,含有在正常血漿中存在的廣泛的針對外來抗原和自身抗原的抗體可變區(如補體成分)和受體分泌細胞上的fc受體產生適當的反應;其主要成分IgG含有針對各種正常人群易感病原微生物的調理性和中和性抗體。經靜脈輸注后,能訊速提高患兒體內IgG水平,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和調整功能。可直接中和毒素,協同殺滅細菌、病毒和其他病原體,起到防治各種細菌、病毒性感染的作用[3]。它含有病毒性特異性抗體,可與病毒顆粒表面上有活性的部分結合,使抗原抗體復合物失去了感染力,抑制了病毒繁殖,減少了排毒量與排毒時間,同時通過多個途徑下調免疫應答,封閉了巨噬細胞FC受體,抑制了炎癥介質釋放,減輕炎癥反應[4]IVIG不僅參與體液免疫亦參與細胞免疫,能迅速提高血清IgG水平,具有中和病原體、激活補體,促進細胞吞噬功能,能有效地抵抗嚴重感染[5]。故靜脈丙球能增強身體抵抗病毒,使手足口病發熱時間縮短,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康復。我們通過本次兩組病例的對照研究,發現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盡早使用靜脈丙種球蛋白治療,能明顯縮短患兒的發熱的退熱、皮疹、神經系統癥狀消失的時間,有效阻止患兒進入第3期,從而縮短患兒的住院天數,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腸道病毒(EV-71)感染診療指南(2008 年版).傳染病信息,2008,21(3):125-126.
[2]《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病例臨床救治專家(2011年版)》.
[3]李自普,曹敬梅.靜脈注射大劑量人血丙種球蛋白治療兒童重癥病毒性腦炎.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3,5(1):59-61.
[4]楊錫強.大劑量免疫球蛋白輸注在兒科常見疾病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4,19(7):399.
[5]張石枚.免疫球蛋白靜脈治療新生兒破傷風臨床療效觀察.中華兒科雜志,1998,36(7):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