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慧 王桂琴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發生在鼻黏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以鼻癢、噴嚏、鼻分泌亢進,鼻黏膜腫脹為主要特點,是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Sakaguchi等首先證實了天然CD4+CD25+Treg為一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細胞,約占外周CD4+T細胞的5% ~10%[1]。這群細胞具有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兩大特性,對維持機體免疫的穩定性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Treg細胞常用的分子標記有CD25、Foxp3(叉頭/翼狀螺旋轉錄因子)等,其中Foxp3是CD4+CD25+Treg的特異性標志,是調節性T細胞發育的一個重要開關[2]。目前調節性T細胞的研究已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但是其在變應性鼻炎發病中的作用還不是很明確。本文采用流式細胞術分析變應性鼻炎患者外周血PBMC中CD4+CD25+Treg、CD4+CD25highTreg及Foxp3占外周血T細胞的百分比,以進一步探討其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西省汾陽醫院就診的30例AR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齡16~53歲,平均30.1歲),15例健康者作對為照組,來自本院體檢的健康人群,均取得本人同意(男8例,女7例,年齡 25~45歲,平均31歲)。以上所有受試對象均排除其他急慢性疾病,8周內未用抗組胺、糖皮質激素。
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FITC標記的CD25、PC5標記的CD4均購自美國BD公司;PE標記的Foxp3,固定劑,破膜劑,稀釋液以及淋巴細胞分離液均購自eBiosciense公司,EPICS XL流式細胞儀為美國Beckman-Coulter公司。
1.3 檢測方法 所有檢測對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2 ml加入EDTA抗凝管制備單個核細胞(PBMC)懸液,加入PC5-CD4、FITC-CD25單克隆抗體20μl,室溫避光孵育 30 min,并PBS洗滌1次,棄上清。加入新鮮配制的固定/破膜液1 ml,4℃避光 30~60 min,用固定/破膜緩沖液2 ml洗滌2 次,加入 Foxp3-PE20μl,4℃ 避光 30 min,用固定/破膜緩沖液2 ml洗滌2次,棄上清,加入 0.5 mlPBS,4 h內上流式細胞儀檢測。流式細胞檢測采用 EPICS XL流式細胞儀,應用Cell Quest軟件進行結果分析,在 FSC-SSC散點圖上選定淋巴細胞群,以CD4細胞群和 SSC設門,選擇 CD4+細胞分析CD25和Foxp3表達,將 CD4 CD25細胞群平均熒光強度>7.0的亞型細胞群定義為CD4 CD25highT細胞,結果以CD4+CD25+T細胞、CD4+CD25highT細胞和Foxp3占CD4+T細胞的百分率表示。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軟件處理資料,結果均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流式細胞技術檢測結果顯示,AR組 CD4+CD25+/CD4+、CD4+CD25high/CD4+T細胞百分比及Foxp3表達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明顯減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流行病學的研究證實,近年來,變應性鼻炎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逐漸升高,除了環境因素以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變應性鼻炎是一種多基因疾病,且具有明顯個體差異和地域性,這都為變應性疾病的研究帶來一定困難。過去較為認同的是T細胞分化調節假說,一直以來認為Th1/Th2免疫失衡是變應性鼻炎發病機制中的主要環節,然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Th1細胞是前炎性細胞,其促炎癥作用超過了抗炎作用,與Th1相關的炎癥反應并不下調變應性鼻炎。而在Th2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疾病中,變應性鼻炎的發病率也并未增高[3-4]。說明單純的Th1/Th2失衡理論不足以解釋變應性鼻炎的發病機制。最近,一種在過敏性炎癥反應中發揮較強免疫抑制功能的T細胞受到廣泛關注,這一細胞群被稱為調節性T細胞(Treg)。Treg細胞對Th1反應和Th2反應均表現為抑制作用,以起到維持機體自身穩態的作用。其中CD4+CD25+Treg細胞作用最強,研究它的免疫調節作用及其機制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CD4+CD25+Treg表達多種表面分子,Foxp3是目前公認的CD4+CD25+Treg細胞的特異性標志[5]。除作為分子標記外,Foxp3介導 CD4+CD25+Treg在胸腺的發育、外周的表達及功能的維持,可反映CD4+CD25+調節性T細胞的活性水平[6]。CD4+CD25+Treg的這種調節作用可能在AR中存在缺失或缺陷,導致CD4+CD25+Treg對樹突狀細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減弱,以及對Th2細胞的增殖作用降低,進而不能夠阻止針對變應原的Th2型反應。有研究表明,變應性鼻炎患者外周血PBMC中CD4+CD25+Treg的比率低于正常人,同時鼻黏膜中Foxp3的表達降低[7]。但也有研究表明CD4+CD25+Treg細胞數量無明顯差別甚至增加,但 Treg細胞不能發揮正常的免疫抑制功能[8]。
本研究結果顯示,變應性鼻炎患者外周血PBMC中的CD4+CD25+Treg細胞及Foxp3比例明顯低于正常人,進一步證實了Treg細胞數量不足和(或)功能缺失在變應性鼻炎發生發展中的意義。雖然目前直接將Treg細胞用于治療AR的報道較少,但是,隨著變應性鼻炎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升高Treg細胞數量或增強其活性有利于Treg細胞調節作用的發揮,可能在AR的免疫治療中獲得廣泛的應用前景。
[1]Beissert S,Schwarz A,Schwarz T.Regulatory T cells.J Inwest Dermatol,2006,126:15-24.
[2]Hori S,Nomura T,Sakaguchi S.Control of regulatory T cell development by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p3.Science,2003,299(5609):1057-1061.
[3]Zhu J.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2 cell differentiation .Immunol Cell Biol,2010,88(3):244-249.
[4]Halvor S,Devendra K,Agrawal G.Th2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irway Renodeling .Immunol Res,2006,35(3):219-231.
[5]Lopes JE,Soper DM,Ziegler SF.Foxp3 is required throughout the life of a regulatory T cell.Sci Stke,2007(393):36-42.
[6]Marson A,Kretschmer K,Frampton GM,et al.Foxp3 occupancy and regulation of key target genes during T-cell stimulation.Nature,2007,445(7130):931-935.
[7]Xu G,Mou Z,Jiang H,et al.A possible role of CD4+CD25+T cells as well as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p3 in the dysregulation of allergic rhinitis.Laryngoscope,2007,117(5):876-880.
[8]Fougeray S,Brignone C,Triebel F.A soluble LAG-3 protein as an immunopotentiator for ther-apertic vaccines: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IMP321.Vaccine,2006,4(26):5426-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