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煒 吳 林 劉 泰 古 聯 何乾超 蔣凌飛 鄭福奎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二區,廣西 南寧 530001)
規范化中西醫結合帕金森病綜合治療方案的單純平均治療成本
陳 煒 吳 林1劉 泰 古 聯 何乾超 蔣凌飛2鄭福奎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二區,廣西 南寧 530001)
目的 探討規范化中西醫結合帕金森病(PD)綜合治療方案單純平均治療成本的衛生經濟學問題。方法 采用按病程分層后隨機分組的方法,將80名年齡在35~80歲原發性PD患者,先據改良Hoehn-Yahr分級為早期(Ⅰ~Ⅱ級),中期(Ⅲ級),晚期(Ⅳ~Ⅴ級),分層后按隨機數字表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40例),治療組(4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口服美多巴片;治療組采用口服美多巴片+針灸治療+中藥口服治療+中藥熨療。各組由神經內科醫師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進行臨床UPDRS評分,分別記錄精神、行為和情緒(UPDRS-I)、日常生活活動(UPDRS-Ⅱ)、運動功能檢查(UPDRS-Ⅲ)、運動并發癥(UPDRS-Ⅳ)、生活滿意度(LSIB)和PD生活質量評分量表(PDQ),并將結果進行衛生經濟學評價。結果 建立了規范化中西醫結合PD綜合治療方案。經過該方案治療,UPDRS-I、UPDRS-Ⅱ、UPDRS-Ⅲ、UPDRS-Ⅳ、LSIB和PDQ評定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其衛生經濟學指標評價治療組高于對照組。結論 綜合目前對PD中西醫研究最有效的方法和技術,制訂出規范化中西醫結合PD綜合治療方案。該方案具有較好的療效,但成本較高。
PD;中西醫結合;規范化;治療;衛生經濟學
帕金森病(PD)現有的治療方法不能減慢疾病的進程,而且隨著長期用藥和疾病的發展,效果進行性下降,且副作用日趨嚴重。更好的減輕PD病人的臨床癥狀,改善和提高生存質量已經成為PD臨床治療的總目標。因此,開發PD標準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在現今的臨床治療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綜合了多種臨床治療PD的有效療法,制訂出規范化中西醫結合PD綜合治療方案,并對其衛生經濟學指標進行比較。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9~2010年在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門診和神經內科住院部的80例PD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院順序使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組40例。治療組平均年齡(68.28±10.21)歲,男22例,女18例,早期(1~2.5級)28例,中期(3級)12例,平均病程(3.94±3.02)年;對照組平均年齡(68.80±7.59)歲,男20例,女20例,早期(1~2.5級)29例,中期(3級)1例,,平均病程(4.44±3.17)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改良Hoehn-Yahr PD分級情況比較,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P>0.05),據有可比性。
1.2 診療標準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1992年《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老年醫學會中醫老年顫證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試行中的診斷標準部分制定〔1〕。(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06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運動障礙及PD學組所制定的《PD診斷標準》制定〔2〕。(3)PD分級標準:參照改良Hoehn-Yahr PD分級標準制定〔3,4〕。
1.3 納入病例標準 (1)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2)年齡35~80歲;(3)西醫診斷為原發性PD者或中醫診斷為顫病和(或)顫拘病以震顫為主癥;(4)發病6個月以上;(5)改良Hoehn-Yahr PD分級標準級以內者。
1.4 排除病例標準 (1)各種帕金森綜合征及帕金森疊加綜合癥者;(2)中醫診斷為顫拘病,以拘證為主者;(3)有嚴重的心、肝、腎、內分泌和代謝障礙疾患、造血系統疾患、惡性腫瘤或精神障礙、癲癇、失明、失語、聾啞者;(4)原用美多巴劑量超過試驗劑量,或減量產生療效明顯減退及不良反應者;(5)不能耐受或其他原因不能按要求接受、完成治療者。
1.5 方法
1.5.1 治療方法 (1)對照組:口服美多巴片,即美多巴片125 mg,每日2次,連用 1 w,然后改為美多巴片 250、125、125 mg,早、中、晚服,維持3個月。(2)治療組:除了口服美多巴片之外,配合下列中醫治療:①針灸治療:頭針選區是舞蹈震顫控制區+百會、灸神闕,電針中度刺激,以患者耐受為度,每次30 min。14 d為1療程,每療程結束后休息1~2 d,持續3個月。②中藥口服治療:采用廣西名老中醫吳子輝先生的止顫平帕湯(天麻 10 g、鉤藤 20 g、僵蠶15 g、全蝎10 g、黃芪20 g、丹參15 g、龜膠20 g),使用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中藥配方顆粒制成。每日1劑,分2次口服。28 d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③中藥熨療:采用本院制劑十一方藥渣,溫度為40~45℃,每次30 min,每天一次。14 d為1療程,每療程結束后休息1~2 d,持續3個月。
1.5.2 療效觀察 (1)評定指標:①臨床UPDRS評分(采用統一印制的正規的UPDRS評分量表)〔5〕,分別記錄精神、行為和情緒(UPDRS-I),日常生活活動(UPDRS-Ⅱ),運動功能檢查(UPDRS-Ⅲ),運動并發癥(UPDRS-Ⅳ)。②生活滿意度(LSIB)〔6〕。③PD 生活質量評分量表(PDQ)〔7,8〕。(2)統計學處理:資料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治療前后組內及組間比較均采用t檢驗,分級比較采用Radit分析。
2.1 療效觀察結果 經過本方案治療,治療組UPDRS-I、UPDRS-Ⅱ、UPDRS-Ⅲ、UPDRS-Ⅳ、LSIB 和 PDQ 評定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本方案在改善PD患者的精神行為情緒狀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軀體運動功能、運動并發癥方面優于對照組,并其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生活滿意度,見表1。
表1 兩組PDQ評分比較( ± s,n=40)

表1 兩組PDQ評分比較( ± s,n=40)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量表類別 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治療前 治療后UPDRS-Ⅰ 2.32±1.91 1.74±1.04 2.46±1.77 1.40±0.741)UPDRS-Ⅱ 13.76±8.12 9.86±6.73 12.97±10.607.15±7.091)UPDRS-Ⅲ 33.76±10.12 19.86±8.77 35.97±10.6016.35±8.521)UPDRS-Ⅳ 1.73±2.29 1.55±2.12 1.88±1.57 0.66±1.081)LSIB 13.31±2.29 15.18±3.79 13.52±2.82 16.46±2.961)PDQ 48.88±19.2041.80±18.3648.70±23.35 35.07±17.651)
2.2 衛生經濟學研究結果 以人民幣計,美多巴片(250 mg/片,2.5173 元/片),3 個月需435.49 元;針灸治療(14 元/次),3個月需1 162元左右;中藥湯劑(>20.76元·劑-1·d-1),3個月需1 868.4元以上;中藥燙熨治療(13元/次),3個月需1 079元左右;床位費(33.3元/d)。因患者住院天數、門診復診次數、交通工具等個體差異較大,無法統計,故在不計入此類額外治療成本費用的情況下,對照組個人平均治療費用435.49元以上,治療組個人平均治療費用4 544.89元以上。
經衛生經濟學成本-效果分析(CUA)表明:本方案雖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其成本-效果比高于采用常規西醫治療的對照組,說明本方案效果較好,但成本較高,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平均治療成本-效果分析(n=40)
PD目前尚缺乏特異性的治愈方法,以左旋多巴制劑為代表的藥物替代療法在PD的治療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但是現有的治療方法不能減慢疾病的進程,而且隨著長期用藥和疾病的發展,效果進行性下降,且副作用日趨嚴重。例如左旋多巴對早期的PD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5~10年后約50% ~90%患者出現癥狀波動如療效減退或劑末現象、開-關現象及運動障礙等,長期服用還可引起多系統不良反應。而中藥、針刺、中藥熨療治療PD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改善PD癥狀和減輕其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PD屬祖國醫學“顫證”范疇,也稱“震掉”、“振栗”、“顫振”。中醫對顫證的認識最早可見于《黃帝內經》,即《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的“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本病病機在于年老肝腎陰虛,髓海失充,臟腑之氣漸衰,筋脈失榮,虛風內動,致肢體失控。證屬本虛標實,以虛為主,虛在肝腎脾三臟,實為風、火、痰、瘀等。但是,無論是痰熱動風、血癖動風,還是氣血兩虛、肝腎不足、陰陽兩虛,其共有機制均與內風關系密切。而且內風痰火癖影響的共同通路是經脈,最終的病理結局是筋脈失養。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內風關系十分密切,熄風止顫應該成為治療本病的根本大法。
本研究方案除常規西醫治療之外,還選取了口服中藥、針灸及中藥熨療等多種PD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其中,口服中藥以廣西名老中醫吳子輝先生的止顫平帕湯(天麻10 g、鉤藤20 g、僵蠶15 g、全蝎10 g、黃芪 20 g、丹參 15 g、龜膠 20 g)為基礎組方上加減治療。方中天麻性平味甘、辛,主入肝經,善熄風止痙,祛風通絡;鉤藤甘,而涼。歸肝、心包經,可清熱平肝,息風定驚。二者共起熄風定振之效,為本方君藥。配伍臣藥丹參通經活血,龜膠滋陰補血,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功。黃芪佐助君藥、臣藥,起益氣和血養陰之功。僵蠶祛風,全蝎通絡,為本方使藥。諸藥合用共奏虛實并治、標本兼顧之功。在針灸方面,選取舞蹈震顫控制區、百會穴及神闕穴。其中,舞蹈震顫控制區主治為舞蹈病、震顫麻痹、震顫麻痹綜合征。百會穴具有醒腦開竅、安神定志、升陽舉陷、通督定癇等多種功效,為臨床常用穴之一。神闕穴,經屬任脈,禁刺,宜灸。有溫陽救逆、利水固脫之功。諸穴配合,共起醒腦開竅、熄風止顫之功。在中藥熨療方面,以院內制劑十一方藥渣進行中藥熨療。十一方藥酒主要用三七、紅花、桃仁、七葉一枝花等經酒泡制而成,具有活血祛淤、消腫止痛、續筋接骨、止血生肌等作用。十一方藥渣與藥酒的功效作用相似,具有活血、祛瘀、通絡之功。中醫學認為活血祛瘀使經脈得以暢通,血行經脈得以濡養,則筋骨強勁、關節清利,諸癥好轉。
綜上所述,中醫學對于PD的治療具有獨特優勢。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決定了中藥副反應較小,長期服用,耐藥性好。因此,在服用西藥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會取得更好療效,但其劣勢在于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本研究結果表明,本方案在短期內CUR較常規西醫治療高。無論是從改善精神行為情緒狀態、生活活動能力、軀體運動功能、運動并發癥,還是日常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生活滿意度方面講,其治療成本投入均較高。但PD患者臨床療效提高后,PD患者的壽命延長,PD的致殘率降低,其身心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復,將會實現患者的早日社會回歸創造價值。由此可見,本方案的長期CUR將相對降低。這種巨大的社會效益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本研究將傳統中醫的中藥口服、針灸與中藥熨療相結合綜合地運用于PD,建立PD的規范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充分發揮了傳統中醫在治療PD方面的優勢,其療效優于目前的治療方法,在臨床推廣將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
1 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老年醫學會.中醫老年顫證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 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2;15(4):39-40.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運動障礙及帕金病學組.PD西醫診斷標準〔J〕. 中華神經雜志,2006;39(6):408-9.
3 Hoehn MM,Yahr MD.Parkinsonism:onset,progression and mortality〔J〕.Neurology,1967;17:427-42.
4 Borromei A,Caramelli R,Chieregatti G,et al.Ability and fitness to drive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J〕.Funct Neurol,1999;14(4):227-34.
5 陳海波.統一PD評定量表〔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99;18(1):61.
6 汪向東,王希林,馬 弘,等.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第2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75-9.
7 Peto V,Jenkinson C,Fitzpatrick R,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hort measure of function and well being for individual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Qual Life Res,1995;12(4):241-8.
8 Peto V,Jenkinson C,Fitzpatrick R.PDQ-39: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Parkinson's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and its associated measures〔J〕.J Neurol,1999;245(supple.1):S10-14.
R742.5
A
1005-9202(2012)17-3633-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07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重點科研課題(No.重200819)
1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
2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
吳 林(1970-),男,教授,留日博士,主要從事腦血管疾病中西醫防治。
陳 煒(1981-),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腦血管疾病中西醫防治。
〔2011-07-06收稿 2011-12-12修回〕
(編輯 曹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