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勝喜 劉德義 (新鄉市中心醫院綜合二科及內科ICU,河南 新鄉 45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甲狀腺功能檢測的意義
馬勝喜 劉德義 (新鄉市中心醫院綜合二科及內科ICU,河南 新鄉 45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狀腺功能;臨床意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由于COPD的發病機制是身體的氧化及抗氧化失衡,使機體長期處于慢性缺氧狀態,導致代謝及內分泌紊亂。臨床觀察發現,COPD與甲狀腺激素之間存在聯系。為觀察COPD甲狀腺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本研究就COPD病人甲狀腺功能進行檢測,并進行臨床分析。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86例COPD病人,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分為中輕度組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56~82〔平均(69.5±12.7)〕歲;重度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57~81〔平均(68.5±10.8)〕歲;選擇同期非COPD病人4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56~82〔平均(69.5±12.5)〕歲,其中急性支氣管炎7例、肺炎21例、支氣管擴張5例、慢性支氣管炎4例、哮喘3例。三組患者年齡、性別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均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修訂版的診斷標準診斷為COPD。同時排除合并甲狀腺疾病或內分泌系統疾病、冠心病、腎臟病、心臟瓣膜病等嚴重疾病。
1.3 檢測方法
1.3.1 檢測設備 LD5-2A型臺式低速離心機(北京醫用離心機廠),TL-2000A型醫用檢測震蕩儀(江蘇姜堰市天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Beckman Coulter Access 2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美國Beckman Instuments,Inc)。試劑盒均為美國雅培公司生產。
1.3.2 標本采集 所有患者均取靜脈血4~5 ml置入真空非抗凝玻璃管中。
1.3.3 檢測方法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分析法和比色法分別檢測各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血液標本在室溫下放置30~60 min,待血液凝固后用離心機獲得血清,將500 μl血清轉移至另一干凈密閉的試管內,保持樣品管完全密閉,盡快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
中輕度組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總甲狀腺素(T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超敏促甲狀腺激素(h-TSH)明顯低于對照組,但高于重度組;重度組TT3、TT4、FT3、FT4、h-TSH 各指標均明顯低于中輕度組及對照組,三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COPD病人與對照組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比較〔n±s〕

表1 兩組COPD病人與對照組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比較〔n±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組別 n TT3(nmol/L) TT4(nmol/L) FT3(pmol/L) FT4(pmol/L) h-TSH(μIU/ml)中輕度組 46 1.45±0.151) 112.61±5.211) 4.02±0.251) 12.87±1.091) 1.12±0.291)重度組 40 1.01±0.091) 104.02±3.261) 3.13±0.171) 12.91±0.861) 0.82±0.171)對照組 40 1.85±0.06 113.33±2.52 4.85±0.16 13.71±0.37 2.05±0.17
目前認為COPD是由于身體的氧化及抗氧化失衡,從而引起一種累及肺臟及全身的不良效應。COPD病人多伴發呼吸衰竭造成患者缺氧,引起重要臟器病理改變,包括腎功能異常、腎血流下降,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等;長期慢性缺氧還會對全身多系統包括激素分泌和器官功能產生影響。COPD患者由于組織消耗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負平衡,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傳統的評價COPD病人病情及預后的方法是按照根據COPD分級及并發癥〔1,2〕。甲狀腺激素是一種全身性激素,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和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在COPD病人中的變化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是人體內分泌調節系統中至關重要的調節系統〔3,4〕,甲狀腺激素與COPD之間存在著聯系,本研究結果提示甲狀腺激素與COPD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
COPD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①COPD患者疾病存在的低氧血癥造成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受損,h-TSH分泌減少,從而引起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抑制TT4的轉化,使TT3濃度下降。②隨著COPD病程的進展,患者感染產生一系列炎癥因子,抑制TT4的轉化,使TT3濃度下降。③COPD患者由于CO2潴留及缺氧,對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產生刺激,導致皮質醇合成和釋放增加,h-TSH分泌減少,從而引起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④COPD大多數為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反復感染,本身甲狀腺功能減退,再加之身體各器官功能衰退,使身體長期處于消耗狀態,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⑤隨著病程的加重,器官功能逐漸出現衰竭,組織缺氧日趨加重,代謝紊亂、各器官功能下降更為明顯,甲狀腺功能進一步下降〔5,6〕。
綜上,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是COPD疾病過程中全身病理生理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對COPD病人甲狀腺激素水平進行檢測,可作為診斷COPD病情及預后的重要指標。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 Pitsiou G,Kyriazis G,Hatzizisi O,et al.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serum levels,weight loss and tissue oxygen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Respir Med,2002;96(8):594-8.
3 羅 勇,徐衛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營養狀態與甲狀腺激素相關性研究〔J〕. 上海醫學,2000;23(5):273-5.
4 顧宇彤,蔡映云.慢性阻塞性肺病緩解期患者營養狀況對呼吸肌力量的影響〔J〕. 中華內科雜志,1998;37(10):682-5.
5 劉建明,孫圣華,劉備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營養狀況與肺通氣功能關系的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05;12(4):837-8.
6 施 毅,陳正堂.現代呼吸病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93-201.
R56
A
1005-9202(2012)17-3803-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99
馬勝喜(1964-),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呼吸、睡眠及危重癥的臨床診治工作。
〔2012-01-10收稿 2012-02-26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