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君 許金蓮
尿失禁是女性的常見病,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美國患病率2% ~46%。我國患病率在14% ~50%[1]水平,在女性一生當中,盆底組織要受到重力、妊娠、分娩、咳嗽、排便等各種力的作用。當腹壓增大超過盆底肌肉收縮產生的張力時,間斷或持續增大的腹壓會引發張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等疾病。目前治療張力性尿失禁最有效的手術方法是無張力陰道吊帶(TVT)手術。盆底肌肉功能訓練是目前公認的非手術治療女性張力性尿失禁的方法之一,我院使用盆底功能康復+中藥治療張力性尿失禁有顯著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來我院婦保門診檢查診斷為中重度張力性尿失禁的患者112名。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6例,對照組56例。納入標準:①年齡20~50歲的有月經的婦女。②無泌尿系統感染、腎臟疾病及盆底手術史。③無急性陰道炎癥。④避開月經期、妊娠期。⑤體重指數在18~24之間。
1.2 方法
1.2.1 檢查方法
1.2.1.1 張力性尿失禁的診斷標準 ①尿液分析正常,尿培養陰性。②壓力試驗(Stress test):將一定量的液體(一般為300 ml)注入膀胱后,囑患者取站立位,用力咳嗽8~10次,觀察陰部有無尿液漏出。如有尿液流出,為陽性。③布墊試驗(2)(Pad test):根據其重量的增加來評價尿失禁的程度。失尿>2 g,為尿失禁。失尿2~10 g,為輕至中度尿失禁;失尿10~50 g,重度尿失禁;失尿>50 g,嚴重尿失禁。
1.2.1.2 盆底(會陰)肌內測定方法 按國際通用的會陰肌力測試法(GRRUG),將肌力分為6個級別,即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當患者陰道肌肉收縮持續0 s肌力為0級,持續1 s并重復1次肌力為Ⅰ級,以此類推。
1.2.1.3 尿失禁分度
輕度:一般活動及夜間無尿失禁和腹壓增加時偶發尿失禁,不需要使用尿墊。
中度:腹壓增加及起立活動時有頻繁的尿失禁,需要使用尿墊。
重度:起立活動或臥位體位變化時既有尿失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社會活動。
1.2.2 治療方法 實驗組使用廣州杉山盆底功能康復儀進行生物反饋、電刺激的治療,盆底肌訓練每周兩次,10 min/次,8次為一療程,共2個療程。并在治療期間口服樟樹產濃縮型補中益氣丸,3次/d,8粒/次,共2個月。對照組行尿道中段懸吊術。
1.2.2.1 評價方法 所有患者自確診后治療2個療程結束后來我院婦保科門診檢查一次并做張力性尿失禁檢查。用紗布墊試驗來評價治療效果,如溢尿量為0~2 ml,則為治愈;溢尿量減少>50%,則為有效;溢尿量減少<50%,則為無效。
1.2.2.2 盆底肌力測定 2個療程結束后,讓患者進行盆底肌力測定,并與開始時盆底肌力測試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3.0軟件,運用χ2檢驗,Kruskawallis秩和檢驗和有序多分類資料的秩和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患者盆底肌力的變化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盆底肌力變化情況,治療組肌力明顯提高。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殘余尿情況相當,治療后二組殘余尿明顯減少,癥狀改善,見表2。
2.3 治療前后兩組張力性尿失禁失尿明顯減少,腹壓增加明顯時無尿失禁的發生,見表3。

表1 盆底肌肉肌力治療前后變化情況(例)

表2 殘余尿情況變化(例)

表3 張力性尿失禁治療效果(例)

表4 張力性尿失禁隨訪(例)
隨訪6~12個月,兩組尿失禁的治療效果基本相同,對照組有三例術后少許陰道流血,經治療后好轉,已有正常月經來潮,一例術后尿潴留,經保守治療后治愈。
尿失禁是女性較常見疾病,國際尿控協會明確規定,腹壓增加時出現不自主的溢尿是張力性尿失禁。尿失禁雖然不會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但對患者的日常行為和心理及社會交往都有影響,使患者感到沮喪、無助和焦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病率報道大約在14% ~50%。
中重度張力性尿失禁,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但因手術治療費用較大(加上材料費,每例需要1.5萬元)、住院時間長,且有手術損傷、出血、感染、排異、補片的侵蝕等風險,也容易出現尿潴留或排尿困難、性生活不滿意等并發癥;中藥是中國的國粹。它的作用是巨大的,補中益氣丸是傳統經典老方,他是由黃芪、黨參、甘草、升麻、紫胡、白術、當歸組成,具有提氣補血,調整機理,增強體質的功能。本課題2個療程的盆底功能康復費用1500元,加上2個療程的中成藥補中益氣丸費用600元,共計2100元,其費用明顯低于手術組,且無手術風險,無損傷,不需住院治療。兩組在殘余尿的檢查,6~12個月的隨訪和治療效果無差異性,實驗組盆底肌力較手術組有提高。對于不愿行手術或由于某種原因不宜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使用盆底功能康復+補中益氣丸,效果顯著。它具有非手術、低風險、無創傷、不痛苦、不需住院、費用低、節約醫療資源、易于接受等優勢,而對于輕度張力性尿失禁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本項目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治療后制定長期規劃,堅持持久鍛煉,盆底肌鍛煉持久化是治療成功的首要因素。因而,治療過程中責任護士必須反復強調這一點,是其清楚的認識到當前的治療僅僅是個開端,護患雙方有必要共同制定出長遠的訓練規劃,使患者在療程結束后仍能堅持每天鍛煉。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我們發現盆底功能康復+中藥治療張力性尿失禁有明顯效果,能增強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力,減少殘余尿和減少張力性尿失禁發生次數,改善盆底功能受損癥狀,而中藥補中益氣丸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
[1]王大鵬,王珊米.產后早期尿失禁及盆底肌訓練.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4(1):66-67.
[2]楊吉偉,張孝斌,趙訊萍,等.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訓練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研究.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87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