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懿婷 陳志偉 武 劍 曾克勤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科,蘇州市十梓街188號,215006)
干燥綜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種主要累及外泌腺體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臨床常因涎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眼干癥狀,其血清中常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1]。白芍總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TGP)是一種新型雙向免疫調節劑,是由中藥白芍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我們用TGP治療干燥綜合征,觀察其療效與安全性,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09年12月-2011年8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科門診和住院患者,共52例,其中女性51例,男性1例。治療組26例,均為女性,平均年齡(47.9±19.1)歲,對照組26例,女性25例,男性1例,平均年齡(44.7±14.6)歲。入選的2組病例年齡經t檢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入選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2002年干燥綜合征國際診斷標準[2]。
1.2 服藥方法 所有病例隨機分為2組,觀察期為24周。治療組:26例,白芍總苷600mg,2次/d,口服,12周后聯合應用硫酸羥基氯喹200mg,2次/d,口服。對照組:26例,環戊硫酮25mg,3次/d,口服,12周后聯合應用硫酸羥基氯喹200mg,2次/d,口服。
1.3 觀察指標 服藥前、服藥后12、24周分別檢測所有患者血沉(ESR)、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記錄患者對主觀癥狀(口干、眼干)的評價,有癥狀即記錄為“有”,完全無癥狀記錄為“無”;進行Schirmer試驗,以5min內濾紙濕潤長度≤5mm為異常。觀察期間禁用糖皮質激素及除硫酸羥基氯喹外的其他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
2.1 治療前后患者主觀癥狀評價及Schirmer試驗結果比較 見表1。
2.2 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的變化
2.2.1 2 組患者治療前 ESR、IgG、IgA、IgM 水平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患者主觀癥狀評價及Schirmer試驗結果比較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實驗室指標比較
2.2.2 治療組患者在服藥12周及24周時檢測ESR及IgG均有下降,IgA、IgM 3次檢測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3。
表3 治療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
2.2.3 對照組患者服藥12周檢測ESR、IgG水平較治療前下降,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服藥24周ESR、IgG水平下降,與12周比較,有統計學意義。IgA、IgM 3次檢測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對照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
2.3 不良事件 治療組中有3例患者出現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腹部不適及大便次數增多,程度為輕度,可以耐受,能自行緩解。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5%。對照組中1例患者因白細胞反復低下加用小劑量潑尼松口服治療,1例患者出現輕微腹痛、惡心,對癥處理后好轉,繼續服藥未再出現類似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7%。所有患者均未出現肝腎功能損害及尿常規異常。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主要侵及外分泌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B淋巴細胞及眾多的細胞因子(如干擾素7,IL-10,IL-2,IL-6,IL-1,TNF- α 等)均參與其發病[3]。SS外分泌腺的破壞與持續的淋巴細胞浸潤密切相關,免疫病理顯示浸潤的主要是T細胞(70%~80%),而病灶中也有激活的B細胞(20% ~25%),單核細胞、巨噬細胞、NK細胞共占5%[4]。T細胞和B細胞分別介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它們的異常表現可能與免疫調節機制紊亂有關。SS的理想治療不但是要緩解患者口、眼干燥的癥狀,更重要的是終止或抑制患者體內發生的異常免疫反應,保護臟器功能。近年來,硫酸羥基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開始應用于SS的治療。研究證實,HCQ可以降低SS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也可以改善涎腺功能[5]。
白芍為常用中藥,性微寒,味苦、酸,具有緩急止痛、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功能。TGP是由中藥白芍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組糖苷類物質,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TGP是一種劑量依賴性雙向作用的抗炎免疫調節藥,其在多個環節影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炎癥過程。多項試驗表明,TGP對免疫細胞的增殖或分泌功能具有調節作用。調節T細胞亞群的平衡,是TGP使失調的細胞或體液免疫恢復正常的主要機制之一[6];此外,其對脂多糖(LPS)誘導小鼠B淋巴細胞增殖反應和大鼠腹腔巨噬細胞(PM t)產生IL-l的量效曲線均呈鐘形,具有低濃度促進和高濃度抑制的雙向調節作用[7]。沈友軒等[8]聯合應用 TGP、胸腺肽、羥氯喹治療未分化結締組織病,能改善患者高球蛋白血癥。張洪峰等[9]以TGP治療非系統受累干燥綜合征患者,使臨床癥狀、體征、免疫指標明顯改善。
本研究發現白芍總苷能一定程度上緩解SS患者的口干、眼干癥狀,同時能降低患者的ESR、IgG,療效良好,且安全性、耐受性較好,可單獨或聯合應用于SS的治療。本研究中觀察患者治療后IgA、IgM水平無明顯變化,可能與SS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升高以IgG升高為主有關[10-11]。環戊硫酮為M3受體激動劑,能顯著增加毒蕈堿受體的數量,明顯提高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淚腺的分泌量[12],能明顯改善患者口眼干燥的癥狀,但對血沉、免疫球蛋白等實驗室指標無明顯影響,可作為干燥綜合征治療的良好的聯合用藥。
[1]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分會.干燥綜合征診斷及治療指南.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0,14(11):766-768.
[2]Jonsson R.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j?gren’s syndrome:a revised Version of the European criteria proposed by the 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Group.Ann Rheum Di,2002,61:554-558.
[3]蔣明,David Yu,林孝義,等.中華風濕病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841-851.
[4]Ruddy s,Harris ED J,Sledye CB.Kelly’s text book of rheumatology 6thed.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2001:1028.
[5]Dawson LJ,Caulfield VL,Stanbury JB,et al.Hydroxychloroqu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j?gren syndrome may improvesalivary gland hypofunction by inhibition of glandular holinesterase.Rheumatology(Oxford),2005,44:449-455.
[6]王興旺,陳敏珠,徐叔云.白芍總苷對T淋巴細胞亞群的作用.中國藥理學通報,1992,8:340-344.
[7]王豫巍,王永鈞.白芍總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3l(2):240.
[8]沈友軒.劉曉華.白芍總苷對未分化結締組織病高球蛋白血癥影響的臨床研究.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5,9(1):39.
[9]張洪峰,侯平,肖衛國.白芍總苷治療非系統受累干燥綜合征的臨床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7):596-598.
[10]韋三華,劉昕陽,張婧,等.123例干燥綜合征患者自身抗體及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檢測分析.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0,31(7):649.
[11]Hay EM,Freemont AJ,Kay RA,et al.Selective polycolonal increase of immunglobulin G1 subclass:a link with Sj?gren ’s syndrome.Ann Rheum Dis,1990,49:373.
[12]RosasJ,Ramos-Casals M,Ena J,et al.Usefulness of basal and pilocarpine-stimulated salivary flow in primary Sj?gren’s syndrome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immun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Rheumatology,2002,41(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