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志
兒童慢性鼻竇炎是一種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多發性疾病,由于兒童鼻竇發育遲早不同,變態反應及先天異常均可造成鼻竇炎癥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我科門診目前應用辛芩顆粒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1.1 臨床資料 選取從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到我院耳鼻喉科門診被診斷為兒童慢性鼻竇炎的患者100例,年齡2~9歲,男72例,女28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2人,對照組48人。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間歇性或經常性鼻塞、流粘液性或粘膿性鼻涕、鼻腔黏膜、充血、水腫、鼻道內多潴留粘性或膿性分泌物,較大患兒行上頜竇穿刺多可沖洗出膿性分泌物,鼻竇X線或CT陽性。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服用辛芩顆粒(四川志遠廣和制藥有限公司)每次一包(3歲以下半包),3次/d,連續服用一個月;對照組口服息斯敏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每次一片(3 mg~6 mg),1次/d。治療期間除均應用必要的抗生素外不再使用任何消炎制劑及其他改善鼻部炎癥癥狀的藥物。
1.4 療效評定 根據患兒的鼻塞,流涕癥狀分為4級評價。無鼻塞、流涕為0級;間歇交替性鼻塞,鼻黏膜輕度充血、腫脹、鼻腔內有少許粘液分泌物為1級;持續交替性鼻塞、鼻黏膜明顯充血、水腫、鼻道內有較多粘液性分泌物、鼻竇X線或CT陽性者為2級;持續性鼻塞、鼻腔黏膜水腫、呈蒼白色、鼻道內有大量黃色粘膿、穿刺和放射學檢查學檢查陽性者為3級。治療前后鼻塞、流涕癥狀改善2級以上為顯效,改善1級為有效,不足1級者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辛芩顆粒組與對照組治療結果(例,%)
兩組相比辛芩顆粒組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感染與變態反應造成的黏膜水腫是兒童慢性鼻竇炎形成的主要病因[1]。兒童的鼻腔黏膜柔嫩,易發生炎性水腫阻塞鼻竇的開口,造成鼻竇引流不暢,進而引發慢性鼻竇炎。辛芩顆粒由細辛、黃芩、荊芥、防風、白芷、蒼耳子、黃芪、白術、桂枝、石菖蒲等中藥組成,具益氣固表,祛風通竅,化濁止痛之功能,現代研究表明其對抑制過敏反應,抗組胺有明顯療效,有效消除鼻腔黏膜的充血水腫,改善鼻竇竇口的引流,達到治愈兒童慢性鼻竇炎的目的[2],辛芩顆粒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沖劑更為兒童樂于服用,值得臨床應用。
[1]許庚,李源.兒童慢性鼻竇炎手術治療的思考與臨床診療指引.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38(4):241-242.
[2]景雅曼.辛芩顆粒治療變應性鼻炎近期療效觀察.華西藥學雜志,1999;14(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