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云
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中血管通路是影響透析效果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血透患者保護血管通路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干預手段,在預防和促進康復方面的效果已經眾所周知[1]。而“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是改變人類健康相關行為的基本模式之一,它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及形成行為三個連續過程。這一理論認為衛生知識和學習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樹立積極正確的信念,從而使患者自覺自愿的改變相關不健康行為,走向積極的一面。我院自血透中心建立以來,對2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應用了知信行的健康教育模式進行護理后,改善了患者的依從性,同時提高了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血透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齡16~73歲,平均(43±0.3)歲,采用費森尤斯4008S透析機,碳酸鹽透析液,透析間期2~3次/周,時間 4 h/次。
2.1 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患者的情況,再采用對照研究的方法,經患者知情同意,隨機選擇20例作為知信行健康教育研究對象,即實驗組,再隨機選擇20例作為對照組,即常規臨床護理組。兩組患者在文化程度、透析次數、病情、血管條件、年齡、性別等方面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對照組接受臨床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加上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比較兩組在經過健康教育后,患者在掌握保護血管通路知識、自我管理能力、血管通暢情況方面的差異,探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
2.2 知信行干預 為患者提供正確的保護血管知識和信息,面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水平的患者,采取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因人施教,在病區,可由醫護人員與患者進行一對一交談;利用電教設備,給患者提供科普影像資料;可以發放宣傳冊或制定衛生宣傳欄;每周舉辦一次專題講座,讓患者和家屬與醫護人員面對面交流并反饋存在的問題;開通電話熱線,并鼓勵患者之間相互教育;通過這些形式分階段、有計劃的實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形成正確的健康信念和態度,啟發和培養積極的自我管理意識,從而采取正確的健康行為。
2.3 心理指導 首先應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其主要的心理問題,采取疏導、安慰和鼓勵等措施引導患者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問題和困難。其次,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親人的理解和照顧,是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使其在生活中感到溫暖,樹立起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
2.4 保護血管通路的健康教育內容 向患者說明內瘺的通暢是保證透析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線”,科學的護理可以延長“生命線”的使用壽命。告知患者,一般情況下在動靜脈內瘺手術后的第二天,如傷口情況穩定,就可以開始進行握球運動,囑患者手臂伸直自然下垂,手捏軟式網球,用力捏球持續約5秒后,手放松,捏球/放松動作交替數次,每日至少實施握球運動3~4次,每次持續15分鐘[2]。內瘺的成熟時間通常為4周,最好是在8~12周后再開始穿刺,不要急于求成[3]。已使用的成熟內瘺,應告知患者在每次透析前用肥皂清潔手臂皮膚,透析后應保持穿刺部位干燥,用紗布球加壓止血至少10~15 min,才能將繃帶拿掉,松緊度以穿刺處不出血又能捫到內瘺震顫為宜,使用內瘺后可以使用喜遼妥涂于穿刺點周圍,也可用土豆片貼敷,以消除瘢痕和血腫,但是如因穿刺造成血腫,當天不能使用熱敷,而應使用冷敷,如果不再繼續出血,24 h后再行熱敷[4];患者應每天自我檢查瘺管血流量,觸摸有無震動感覺,禁止在有內瘺側的肢體量血壓、輸液,避免提重物、戴手表,并要注意肢體的保暖[5]。血壓過低會導致內瘺血流不足而影響其功能,因此日常須嚴格監測血壓。
通過2組觀察對照,實驗組患者在保護血管通路、自我管理水平和血管通暢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詳見表1。

表1 知信行健康教育對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保護效果
兩組透析患者在經過1年的臨床觀察,實驗組掌握保護血管通路的相關知識、自我管理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血管條件也有明顯改善,動靜脈內瘺震顫音和博動感明顯增強,血流量穩定,無疤痕硬結發生。
要想保證血液凈化質量,眾所周知必須有一條通暢的血管通路。雖然,延長血管通路的使用壽命,需要醫護人員精湛嫻熟的技術和強烈的責任感,但是,由于患者在家時間較多,所以,更重要的是讓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從表1中可以看出,通過1年有計劃、有組織、系統的知信行健康教育,增強了實驗組患者對內瘺維護相關知識的了解,進一步認識到保護血管通暢是透析充分的前提,如果護理不當,會嚴重影響到透析效果,給身心帶來痛苦,從而使他們都能自覺的采取科學的健康行為方式,并且能夠長期堅持進行自我管理,降低和消除了血管通路不暢的危險因素,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延長了血管使用壽命。通過開展知信行健康教育,不但改善了醫患之間的矛盾,密切了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也調動了醫護人員不斷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醫護人員自身的業務水平。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血透患者保護血管通路上有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曹松梅,趙慶華.冠心病健康教育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6,41(3):262.
[2]刑昌嬴,劉必成,張苗,等.醫院血液凈化中心(室)建設管理規范.2010第1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發行,2010,36.
[3]丁小強,馬志芳,王力芳,等.201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SOP.
[4]周紅軍,王倩,王英,等.動靜脈內瘺在血透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重慶醫學,2009:4.
[5]伍麗珍,馬曉華,等.人工血管建立動靜脈內瘺的臨床應用及護理.現代護理,2007,13(17):1607-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