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曼昆曾經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A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后來興起的城市建設使得國家對于鋼鐵日益增加的需求和高成本低產出的煉鋼產能形成矛盾。有一天,A國的發明家發明了一種成本極低的煉鋼方法,但是生產過程極為神秘,發明家謹慎的控制著廠區同外界的聯系,外人根本無法了解生產的過程。最奇怪的是,發明家不需要多投入任何工人或者煉鋼用的鐵礦石,唯一需要的原材料竟然是本國的小麥。
發明家被譽為天才,因為鋼鐵在A國的應用是如此之廣,這項發明降低了許多物品的成本,并使A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許多其他的鋼鐵廠陸續倒閉,這些鋼鐵廠關門以后,一些原先的工人陷入了失業的痛苦。但最終,他們通過各種方法找到了新的工作。更多的人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整個國家的有了很多新的發展和新的效益。
幾年以后,一位多事的報社記者決定調查這個神秘的煉鋼過程。她偷偷潛入發明家的工廠,終于發現發明家原來是一個大騙子。發明家根本沒有煉鋼,他只是違法地把小麥運送到其他國家進口鋼鐵。發明家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從國際貿易中獲取私利。
當真相被披露時,政府停止了發明家的經營。鋼鐵價格上升了,更多的工人回到了原先的鋼鐵廠工作。A國的生活水平退回到以前。發明家被投入獄中并遭到大家的嘲笑。
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城市,在這個分工日益細化的世界里,都已經很難做到“自給自足”了,更何況是一個企業。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增強企業間的交流合作才是未來制勝的王道。
這一期,我們隨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四年一屆的“中國烹飪世界大賽”來到了新加坡,新加坡餐飲極具包容性,多個國家和民族的餐飲類型都能在此匯集。除了學習新加坡餐飲同仁的經驗,我們還要在這一期談談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品牌策略、營銷方法和選址規劃等方面的內容。我們始終秉持著“終身學習、智慧經營”的宗旨,通過更多的交流心得經驗,促成企業間的分工合作。我們未必個個都能做獨立創新的發明家,卻可以試著作一個懂得交流交易的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