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曾凡偉,陶紅生,周宇峰
(1.贛州衛生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 2.于都縣人民醫院,江西 于都 342300)
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現狀調查與比較分析
王建新1,曾凡偉1,陶紅生1,周宇峰2
(1.贛州衛生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 2.于都縣人民醫院,江西 于都 342300)
本調查結果顯示,護理專業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的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現狀具有不同特點,但都說明當前她們的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有待提高。必須盡快加強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的教育,以減少醫療糾紛、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建設和諧社會。
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比較分析
當前護理專業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的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如何?如何減少護患糾紛?我們試圖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護理專業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的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現狀,并基于她們之間的共性和差異作比較分析,提出相應對策建議,以利于加強學校與醫院的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教育。
1.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2010級中職護理專業在校生、2009級中職護理實習生,以及部分醫院在崗護士。
2.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①問卷內容包括“基本情況”、“護理職業安全意識”、“護理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建議”四大部分,主要涵蓋護理安全知識教育、護理職業安全操作常識、護理職業安全問題;護理法律相關知識、護理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等方面。共設計封閉式問題58項(均為單選題),開放式問題1項。②工作開始前,老師說明調查目的和意義,之后統一分發給調查對象,要求她們如實回答,不記名。答題完成后當場由老師統一收集,由課題組進行審查、核對,整理出調查問卷的原始數據后進行統計。③隨機發放給2010級中職護理專業在校生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6份)、3家實習單位(3家縣級人民醫院)2009級中職護理實習生70份(收回有效問卷67份)、在崗護士30份(收回有效問卷30份)。共發出自編問卷調查表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3份。
(2)個別訪談。分別與部分在校生面談、與部分實習生和在崗護士進行面談或電話訪談,了解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的現狀、特點等情況。
1.基本情況。
從收回的283份有效問卷“基本情況”中了解到,參與問卷調查的有2010級中職護理在校生186人、2009級中職護理實習生67人、在崗護士30人。總體而言,73%的認為護士是一個高風險職業,“會”一直從事護理職業的僅占9%,“不會”或“不確定會”一直從事護理職業的占91%。
2.護理職業安全意識情況。
(1)獲得護理職業安全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如下表。

學校教育臨床帶教老師專業書刊電視網絡同學間交流在校生53%26%10%7%4%實習生19%63%5%5%8%在崗護士23%48%29%00平均48%32%11%5%4%
在校生獲得護理職業安全知識最主要的途徑是“學校教育”,而實習生與在崗護士則是通過“臨床帶教老師”。63%的實習生認為自己的護理職業安全知識最主要來源于“臨床帶教老師”,只有19%的認為最主要來源于“學校教育”。
(2)對目前學校或醫院的職業安全知識教育狀況是否滿意。

學校教育滿意不滿意不確定醫院教育滿意不滿意不確定在校生28%46%26%在校生17%37%46%實習生16%55%29%實習生24%50%26%在崗護士38%24%38%在崗護士76%14%10%平均27%46%27%平均23%37%40%
據上表可知,目前學校或醫院的職業安全知識教育狀況不太滿意。在校生、實習生對學校教育不滿意程度高,分別是46%和55%,說明學校需要提高學生對職業安全知識教育的滿意度;在崗護士因為不太了解當前學校教育狀況,所以對學校教育狀況持“不確定”態度的占38%;而在校生對醫院職業安全知識教育狀況持“不確定”態度的占46%;實習生對醫院教育不滿意的占50%;在崗護士對醫院教育滿意度較高,為76%。
(3)你認為學校護理職業安全教育最需加強的應該是:

課程建設教師素質儀器設備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興趣其他在校生14%13%36%7%27%3%實習生8%26%29%8%11%18%在崗護士38%33%5%24%0%0%平均15%16%30%15%19%5%
在校生與實習生都認為學校護理職業安全教育最需加強的是“儀器設備”的購置與更新;在崗護士則認為“課程建設”最重要。這種差別說明在校生和實習生一定程度上較看重學校教育的硬件設施,在崗護士則看重學校教育的軟件建設。
(4)護理職業安全意識。認為自己意識“強”的在崗護士占比最高,為95%;實習生其次,占66%;在校生最低,占38%。說明隨著臨床實踐的增多,護理職業安全意識逐步提高。
(5)對護理職業安全操作行為習慣的態度。“你認為一直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程做很重要嗎?”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選擇“是”的分別占79%、82%、81%,沒有明顯差異。
(6)護理職業安全操作知識。①關于戴手套(抽血、輸血、輸液、口腔護理、接觸污染物等場合)和穿工作服、洗手的知識,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沒有明顯差異,說明學校教育符合臨床實踐要求且效果良好。②“抽藥/ 折安瓿時是否要包紗布?” “知道抽化療藥的防護手段嗎?” “知道使用紫外線的防護手段嗎?”等三個問題的答案卻體現了較大差異。在校生與實習生選擇“是”的占比接近,沒有明顯差別,但在崗護士選擇“是”的比在校生與實習生高30%以上。說明學校教育與臨床實踐要求有差距。③“受過銳器傷”的比例從在校生、實習生到在崗護士呈遞增趨勢;“知道皮膚損傷后的處理”也從在校生、實習生到在崗護士呈遞增趨勢。④“你了解醫護職業防護相關法規嗎?”回答“是”的分別為在校生21%、實習生38%、在崗護士55%,說明不管學校還是醫院,都應加強醫護職業防護相關法規教育或培訓。
(7)你認為護士發生職業安全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

自身缺乏防護意識缺乏防護設備經驗不足技術不熟練其他在校生37%6%28%25%4%實習生39%26%11%8%16%在崗護士57%19%24%0%0%平均39%10%26%20%5%
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都認為護士“自身缺乏防護意識”是護士發生職業安全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充分說明提高職業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8)“你有接受過護理職業安全崗前培訓嗎?”回答“有”的,在校生占22%、實習生占68%、在崗護士占90%。學校應加強護理職業安全崗前培訓。
3.護理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情況。
(1)“加強護士職業風險防范意識有助于防止護理糾紛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分別為78%、71%、95%,在崗護士認同度最高。
(2)你獲得護理法律知識的最主要途徑是:

學校教育臨床帶教老師專題講座電視網絡自學在校生71%16%3%8%2%實習生42%26%24%5%3%在崗護士61%10%10%5%14%平均60%18%10%7%5%
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都認為“學校教育”是她們“獲得護理法律知識”的最主要途徑,這與“獲得護理職業安全知識”最主要途徑是“臨床帶教老師”有明顯區別。
(3)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條例》的相關知識。對于條例相關知識,在校生、實習生明顯比在崗護士了解少。比如護士的法律含義、權利、法律責任、注冊的有效期、不予注冊的相關規定等,在校生與實習生對以上相關知識的了解不多,回答“知道”的基本在30%左右,而在崗護士“知道”的占70%~85%之間。這個結果同她們認為獲得護理法律知識的最主要途徑是“學校教育”相悖。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們認為:關于護理醫療相關法律知識,應該是在崗護士通過單位培訓或自學途徑而非“學校教育”了解更多,故學校應該加強相關法律知識教育。
(4)護理工作中相關法律知識。①“你了解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嗎?”回答“是”的在校生為25%、實習生為32%、在崗護士為71%;②“你了解護理工作中的侵權與犯罪行為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38%、42%、81%;③“你了解護理工作中的疏忽大意與瀆職罪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42%、45%、86%;④“你知道如何辨別執行醫囑的合法性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28%、39%、90%;⑤“你了解病人出院涉及的法律問題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25%、39%、81%;⑥“你知道如何合法處理病人遺囑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19%、26%、90%;⑦“你了解病人的合法權利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44%、32%、81%;⑧“你了解護生的法律身份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21%、32%、76%;⑨“你知道自己哪些權益應受到保護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56%、34%、86%。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護理工作中的法律知識,在崗護士了解最多,其次是實習生、在校生。這說明,可能在實踐中遇見或處理相關護理法律問題更有助于對這部分知識的了解。部分問題的結果顯示在校生比實習生了解更多,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也許是因為實習生在實踐中沒有接觸到,又遺忘了在學校所學相關法律知識的緣故。
(5)護理法律風險防范意識。①“臨床護理記錄中你有法律意識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45%、32%、81%;②“你會嚴格遵守麻醉藥品與物品管理規定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44%、58%、90%;③“你的維權意識強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47%、24%、86%;④“經過這次問卷調查,你是否覺得自己應提高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81%、76%、100%。說明具有較高護理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的順序依次是在崗護士、在校生、實習生。實習生法律風險防范意識較低,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現象。
(6)“你認為護士缺乏護理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的最主要原因是”:

自覺學法意識不強法律教育不足或缺位理論與實際脫離社會因素護士工作責任心不強其他在校生21%34%14%14%14%3%實習生21%37%11%16%3%12%在崗護士43%42%0%5%10%0%平均22%40%11%13%10%4%
在校生、實習生都認為“法律教育不足或缺位”是護士缺乏護理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的最主要原因;在崗護士在這個問題的認識上有分歧,42%在崗護士認為最主要原因是“法律教育不足或缺位”,另外有43%在崗護士則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覺學法意識不強”。
4.開放型問題:“為提高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你有什么建議?”
在提出建議的問卷調查表中,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有43%左右建議學校/醫院加強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的相關教育或培訓;31%左右的認為護士必須提高自身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說明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都認為相關教育或培訓是提高護士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而護士自覺提高自身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很重要。
綜合以上調查分析結果,護理專業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的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現狀具有不同特點,但都說明當前她們的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有待提高,學校或醫院應根據她們的不同特點及存在問題的差異有目的地加強相關知識的教育與培訓。我們認為,可以嘗試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提高或改善,以切實提高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
1.學校方面。
(1)改革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素質。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的培養,是一個從無到有、由弱增強的漸進過程。而這種表現為職業素質的職業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主要依靠教育,以達到理念的熏陶和良好職業習慣的養成。毫無疑問,學校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都認為“學校教育”是她們學習護理法律知識的最主要途徑;而在校生、實習生對學校教育不滿意程度高,分別是46%和55%,說明學校亟需提高學生對學校教育的滿意度。當前學校存在比較普遍的問題是: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單一、教師自身職業素質不高,職業安全與職業風險防范意識低。比如,關于護理職業安全與相關法律知識,很多學校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僅靠護理相關專業教師在日常專業課教學中蜻蜓點水式地做簡單地提示,既無法教授學生護理職業安全與相關法律知識,又無法引起學生對護理職業風險防范的重視。以法律課程為例,我校僅僅開設了全國中職學校通用教材的《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沒有開設《衛生法規》等醫療護理相關法律知識的課程。學生在實習前對于醫療護理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這顯然無助于提高學生護理法律風險防范意識,避免護患糾紛。學校應該根據學生專業特點,改革課程設置,適當增加醫療護理相關法律知識的課程教學。其次,教師應提高自己職業素質,包括提升自己的職業風險防范意識。同時,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不能用單一的課堂講授的老方法,避免學生對護理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感到枯燥無味,喪失學習興趣。以醫療護理相關法律知識教育為例,教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競賽、小 品、專題討論、辯論會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法律知識產生興趣,寓教于樂。[1]
(2)加強硬件建設。在“你認為學校護理職業安全教育最需加強的應該是”這個問題上,36%的在校生與29%的實習生都選擇了“儀器設備”。說明當前學校硬件設施不夠,難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這樣,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影響了學生護理職業安全和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和提高。
2.醫院方面。
(1)健全醫院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相關知識的教育與培訓制度,重視(實習)護士崗前培訓,嚴格要求帶教老師。認真選拔帶教老師,強化帶教老師的法律意識。醫院在選派帶教老師時,不僅要求其在業務上具有豐富的帶教經驗,還應要求其較強的法律意識,熟知醫療護理法規。這樣,在日常的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就能夠從法律角度去規范護生的實習行為。[2]
(2)加強醫德醫風監督考核工作,強化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醫院應加強對在崗護士、實習生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把依法執業作為對在崗護士、實習生的考核內容之一。
3.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方面。
(1)加強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相關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在校生、實習生。調查結果顯示在校生、實習生的職業安全知識、法律知識欠缺,亟需提高。比如護士的法律含義、權利、法律責任、注冊的有效期、不予注冊的相關規定等,在校生與實習生對以上相關知識的了解不多,回答“知道”的基本在30%左右,而在崗護士“知道”的占70%~85%之間。“你了解醫護職業防護相關法規嗎?”回答“是”的分別為在校生21%、實習生38%、在崗護士55%;“你知道如何辨別執行醫囑的合法性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28%、39%、90%。
(2)增強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注重養成良好的職業安全行為習慣。“臨床護理記錄中你有法律意識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45%、32%、81%;認為自己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強”的在崗護士、實習生、在校生分別占比95%、66%、38%。“你會嚴格遵守麻醉藥品與物品管理規定嗎?”回答“是”的在校生、實習生、在崗護士比例分別為44%、58%、90%。這些結果顯示在校生、實習生必須增強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并且應注重養成良好的職業安全行為習慣。
因此,基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和醫療衛生事業實踐的需要,為減少護患糾紛,學校、醫院應加強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教育,護士自身應重視提高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
[1]張妙蘭.護生護理法律知識知情狀況[J].護理研究,2004,3(18):445.
ClassNo.:D920.4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鄭英玲)
AnalysisofCurrentSituationofNursingOccupationalSafetyandLegalAwareness
Wang Jianxin,Zeng Fanwei,Tao Hongsheng,Zhou Yufeng
The survey shows the status of nurs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legal awareness for students of this major . It shows thei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legal awareness needs to be improved.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he nurs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legal awareness to reduce the medical disputes between the doctors and the patients.
Students;Interns;Nurses;Occupational Safety and Legal Awareness;Comparative Analysis
王建新,碩士,講師,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德育教研室。研究方向:法學基礎理論的教學和刑法學、犯罪學。
江西省贛州市衛生局2011年醫學科技教育課題“護理職業安全與法律意識培養問題研究”,課題編號:201112,主持人:王建新;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重點規劃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法意識培養問題與對策研究”,課題編號CTF120207,主持人:賴地長生。
1672-6758(2012)09-0084-3
D920.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