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萍 牛夕華 范國華
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異常。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占80%。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發現得糖代謝異常,不排除在妊娠前已有糖尿病但并未發現,在妊娠后才確診[1]。妊娠期糖耐量異常(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是指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中的4項結果有1項異常,介于GDM與正常血糖之間狀態。對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確診GDM的42例,GIGT17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糖代謝異常的孕婦69人,其中確診GDM的42例,GIGT17例,年齡21~44歲,平均32歲,其中初產婦47例,經產婦22例,均為單胎妊娠。選擇同期住院的健康正常孕婦42例作為對照組,兩組的年齡、文化程度、孕產史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診斷標準 孕24~28周在門診行50 g糖篩試驗(GCT),將50 g口服葡萄糖溶于200 ml溫水中,在5 min內服完,服后1 h血糖(P1hPG)≥7.8 mmol/L,為糖篩異常,如果(P1hPG)≥11.1 mmol/L,則首先復查空腹血糖(FPG),如果(FPG)≥5.8 mmol/L,不必行OGTT檢查即可確診為GDM。
如果GCT異常則行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試驗前禁食8~14 h后,晨起將75 g口服葡萄糖溶于200 ml溫水中,在5 min內服完,服糖后1 h、2 h、3 h分別3次化驗血糖,如果空腹血糖≥5.8 mmol/L,服糖后1 h血糖(P1hPG)≥10.6 mmol/L,2 h血糖(P2hPG)≥9.2 mmol/L,3 h 血糖(P3hPG)≥8.1 mmol/L。其中1項結果異常為糖耐量異常,2項或以上異常即可確診為GDM.而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的診斷標準為:空腹(FPG)≥5.3 mmol/L.服后1 h(P1hPG)≥10.0 mmol/L.2 h(P2hPG)≥8.6 mmol/L,3 h(P3hPG)≥7.8 mmol/L. 但是在5月30日的最新診斷標準又重新制定為:空腹血糖(FPG)≥5.1 mmol/L.2 h血糖(P2hPG)≥8.5 mmol/L.如果按照這一標準。我國妊娠期糖尿病GDM發病率高達6%~10%。
GDM組患者剖宮產率、羊水過多等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見表1。
GDM組的新生兒的巨大兒、低血糖等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1 各組孕婦并發癥情況比較(例,%)

表2 各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GDM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常易引起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酮癥酸中毒、巨大兒、早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血糖等各種并發癥,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GDM的發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趨勢,我國原來的發病率在1% ~5%,但隨著現在診斷標準的修改,GDM的發病率已經高達6%~10%。而且約50%的GDM孕婦最終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其子代發生肥胖、糖尿病的機率大大增加。
3.1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飲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和護理的關鍵和基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飲食是既保證孕婦及胎兒的營養,又不會引起餐后高血糖,也不會引起饑餓性低血糖和酮癥酸中毒發生。加強飲食的健康教育,幫助孕婦及其家屬提高對GDM的認識及嚴格執行飲食治療的重要性,以增強“動力”,自覺實施飲食治療。促進孕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以利于血糖的控制。GDM的患者一般的心理是矛盾的,要么是什么都不敢吃,覺得不吃血糖一定不會高,要么是為了孩子不管不顧的隨心所欲的吃。對飲食控制沒有足夠的認識。整個孕期的體重增長控制在10~12 kg較為理想。每日總熱量攝入為125~150 kJ/kg.總熱量中碳水化合物占40% ~50%,蛋白質占20% ~30%,脂肪占30%~40%。具體熱量分配:早餐、中餐、晚餐分別占10%、30%、30%,加餐的30%平均分配為上午9、10點,下午15、16點及睡前1 h,各占10%。一般飲食中少吃脂肪如肥肉、內臟、油脂、腦類、腌制肉類、奶油類、全奶類等食物,增加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菜籽油、花生油等。谷類建議粗糧類、大麥、黑米、番薯等,豆類有低脂奶粉、大豆、凍豆腐、魔芋等。南瓜胡蘿卜炸土豆就屬于禁忌了。水果中的選擇比較多,櫻桃、柚子、桃、梨、蘋果、李子、葡萄、獼猴桃、香蕉、芒果等,甚至西瓜也可以食用。營養專家提出其實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關鍵是怎么吃。只要保證所攝取的熱量在要求范圍之內,在飲食指導的實施過程中,根據孕婦的個體差異給予具體指導,使孕婦及其家屬懂得并學會食品食品交換份使用的注意事項:①同類食品可以互換。②不同類食品當營養素結構相似時,也可以互換。③在不增加全天總熱量的條件下,吃500 g西瓜和25 g饅頭是一樣的。
運動指導運動是GDM的基礎治療方法之一[2]。它是與飲食治療相輔相成的。運動處方是指符合個人狀況制定的運動方案,骨骼肌運動除消耗能量外,可以增加胰島素與受體的結合、改善心肺功能、調節機體免疫機制。消耗葡萄糖,減少胰島素的需要。運動方式有散步、孕婦操等,強度要求自己能耐受即可,每天30 min,盡量選擇在餐后1~2 h,運動應持之以恒。
3.2 胰島素治療 口服藥物治療GDM存在爭議,大多數學者仍認為需要進一步證實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二、三代磺脲類及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等缺乏無致畸的循證醫學證據,因此目前GDM糖代謝的治療是首選胰島素。大多數GDM在飲食控制血糖不理想的情況下,首選胰島素注射。主張用人胰島素,進一步的研究顯示超短效的胰島素不通過胎盤,且在母體內幾乎不形成抗體,故對胎兒更為安全,使用胰島素期間注意用藥反應,若發現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出汗、心慌、顫抖、甚至昏迷等,應急測血糖,尿酮體,確定是否有酮癥酸中毒或低血糖的發生。一旦低血糖,馬上飲用糖水或靜脈推注50%葡萄糖,立即通知醫師,及時處理。妊娠期血糖控制標準空腹在3.3~5.6 mmol/L,餐后2 h 4.4~6.7 mmol/L。
總之,適時篩查,早期正確診斷及合理治療GDM有助于減少巨大兒,羊水過多,新生兒窒息等其他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對GDM孕婦產后定期予以糖尿病相關檢查,對潛在的孕前糖尿患者及早進行生活干預,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的發生,進而有效改善母兒預后。建議產后6~12周復查OGTT,堅持合理飲食,控制體重,避免和減少2型糖尿病的發生。
[1]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0.
[2]蔡紅,孫虹.妊娠糖尿病患者圍產期飲食護理.護理學雜志,2007,2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