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湯華麗 劉乃祥
化療是腫瘤治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化療藥物的細胞毒性往往對人體造成較大損害,其中以消化道不良反應最為常見,如惡心、嘔吐等,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惡心嘔吐按出現時間不同分為急性、遲發型、預期性。現臨床上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地塞米松、地西泮和心理干預使急性和預期性嘔吐得到了較好控制,但遲發性嘔吐仍較多見。我科采用沙利度胺預防遲發性嘔吐取得較好療效,現做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腫瘤化療患者60例。病例選擇標準:①上次化療出現Ⅲ度遲發性嘔吐。②本次化療無禁忌(血常規、肝腎功、心電圖、左心功能測定正常,ECOG評分0~2分)。③化療前均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地塞米松、地西泮和心理干預防治急性和預期性嘔吐。60例患者,男26例,女34例,中位年齡51歲(42~60歲),隨機分入2組。兩組性別、年齡、一般狀況及用藥無顯著差別。
1.2 治療方法 化療結束后當天起,觀察組用沙利度胺50 mg日二次口服,對照組用胃復安10 mg,3次/d餐前口服,連續5 d。
1.3 療效評價 根據歐洲臨床腫瘤會議推薦標準,嘔吐程度分4度:0度:無嘔吐,Ⅰ度:嘔吐1~2次/d,Ⅱ度:嘔吐3~5次/d,Ⅲ度:嘔吐5次/d以上。療效評價標準:本次出現0-Ⅱ度嘔吐為有效,出現Ⅲ度嘔吐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處理數據統計學分析軟件采用SPSS 13.0,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
兩組治療后遲發性嘔吐程度比較。治療組嘔吐程度:0度:7例,Ⅰ度:7例,Ⅱ度:4例,Ⅲ度:12例;有效率60%。觀察組:0度:2例,Ⅰ度:2例,Ⅱ度:5例,Ⅲ度:21例;有效率30%。兩組治療后經統計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后遲發性嘔吐程度比較表(例)
沙利度胺是一種谷氨酸衍生物,曾用于治療妊娠嘔吐。后因嚴重致畸作用,于20世紀60年代被禁用。隨著人們對沙利度胺藥理作用的不斷研究,發現它有抗血管生成、免疫調節等作用,在越來越多的疾病中被應用。因沙利度胺的止吐作用,我科將其應用于預防遲發性嘔吐取得良好療效。
[1]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1.
[2]孫燕.臨床腫瘤內科手冊.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7-1.
[3]潘寶銘.腫瘤內科疾病臨床治療及合理用藥.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
[4]Coleman RE,Pumbit OP,Black C,et al.I bandronate:a well toinerated new oral bisphospbo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metast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