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霞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見的一類疾病,約9.4% 孕婦發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是世界上引起孕婦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嚴重威脅著母嬰的安全,但其病因至今尚未圓滿闡明,因此,了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對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從而有利于降低孕產婦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其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以期有效地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7~2009年某醫院住院分娩病例5592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300例,平均年齡(29.1±8.2)歲,其中輕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58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80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62例。去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例后將余下病例進行編號,隨機抽取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例298例,平均年齡(28.6±9.5)歲,進行兩組比較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2]。
1.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 以全國統編教材《婦產科學》[1]為標準。
1.3 統計學方法 調查的資料經質量檢查后進行數據錄入,用SPSS 12.0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χ2檢驗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學上的顯著性水平規定為a=0.05。
2.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年齡的關系 兩組病例的年齡構成見表1,做 χ2檢驗顯示兩組病例年齡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發生地的關系 兩組病例發生地組成見表2,做χ2檢驗示兩組病例發生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發生地為農村所占比例高于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
2.3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文化層次的關系 兩組文化層次組成見表3,做χ2檢驗示兩組病例文化層次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文化程度低者所占比例較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高。
2.4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妊娠次數的關系 兩組妊娠次數組成見表4,做χ2檢驗示兩組病例妊娠次數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病例的年齡構成

表2 兩組病例發生地比較

表3 兩組病例與文化層次關系比較

表4 兩組病例與妊娠次數關系
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的因素很多,如:文化知識水平,保健意識,及經濟收入、營養、享受醫療水平等,影響因素的不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也有很大差異。本次調查顯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為5.25%,處于國內較低水平。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與文化程度、發生地關系密切,可能與年齡、妊娠次數關系不明顯。文化程度越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可能越高,因為文化程度低者,衛生保健意識比較淡薄,尤其是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者對孕產保健知識缺乏,不重視衛生期保健,不能及時防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且常延誤治療,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增高、加重[3]。病例發生地的影響也大概如此,農村患者相對城市患者衛生保健意識比較淡薄,另外所享受的醫療保健水平也偏低,從而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
有報道稱不同年齡段的孕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不同,隨年齡增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增加[4],尤其是35歲以上的高齡孕產婦,但此次調查未發現年齡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病的影響,這可能與所選人群有關,如本地區人口構成或其他調查因素。
總之,本調查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和孕婦的所在地以及文化程度有關。因此,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農村人口占絕大部分,今后醫療工作的重點仍應堅持不懈地放在農村,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尤其是農村婦女的文化程度,更應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她們按時產前檢查,及早發現異常情況予及時處理,同時提高農村基層孕產保健醫生的診療水平,抓好衛生保健工作的質量,進一步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
[1]樂杰.婦產科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4.
[2]李立明.流行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
[3]賈賢杰.孕產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流行病學特點分析.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1):85-86.
[4]丁新,黃醒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營養的關系.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3,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