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 嶸

一個草長鶯飛、微風拂面的春日,我來到久負盛名的天津市實驗小學采訪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劉軍,頎長的身材、面帶微笑,提及鐘愛的語文教學工作和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劉軍侃侃而談。
劉軍說:“當我站在講臺上看著教室里幾十個天真無邪的孩童,我常常在想,‘我要給學生些什么呢?’‘我正在做的對他們的成長有意義嗎?’‘我的語文課堂能給學生以生命的滋養嗎?’”在24年的教師生涯中,劉軍一直在思考、探索著,他是一位對語文教學如醉如癡的教師。
1988年,劉軍畢業于天津市第二師范學校,踏上實驗小學這塊教育的沃土,從校領導到每一位老教師都非常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劉軍學到了很多。剛開始工作時,他任教四年級一個班的語文課,而當時學校的教學副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李德華也帶教四年級的一個班,劉軍有幸拜李校長為師,成了李校長班上的常客,一周至少聽三四節課,回到辦公室,師傅會給劉軍講解為什么這樣設計教學以及課后的反思。師傅還經常聽劉軍的課,課后開誠布公地指出問題。“在課堂中學習”的方式使劉軍在教育教學專業方面成長很快。
還有三位良師對劉軍的進步、成長影響巨大。實驗小學的原校長陳文彰是小學作文教學專家,他在全國講過很多精彩的作文觀摩課,劉軍聽他的當面教誨,拜讀他所寫的指導學生作文的書籍,學習他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1999年,劉軍代表天津市參加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舉辦的第三屆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德高望重的杜蘊珍老師和天津市的幾位小語專家一起幫助他研讀教材,研究教學方案。特別是參賽的前一周,杜老師利用空余時間對教學細節給他指點,并多次鼓勵他,使他自信地走上了兩千人的賽課講臺……靳家彥老師執教的《有這樣一個村莊》的錄像課,劉軍看過六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或思考設計框架,或關注教學細節,或習得教學藝術,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獲。在那次參賽前,靳老師認真地幫劉軍梳理了一遍教學設計流程,重要的環節他先讓劉軍說一遍,再針對問題悉心指導。
從參加工作開始,劉軍就一直比較重視語文教學的情趣,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快樂。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只要是學習到的、自己想到的有情趣的內容、方法均運用到課堂中,看到學生們的張張笑臉、篇篇美文,劉軍的欣喜之情難以言表。上世紀90年代初至中期,他開始進行“讀故事、聽故事、講故事、寫故事”的中年級趣味作文實驗研究,旨在激發興趣,書口并重,多讀促寫。后來,劉軍有幸聆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作文教學專家張化萬老師的一節以科學實驗為內容的作文課《保護雞蛋》,他很受啟發,在思考和實踐中開始了活動作文的探索。如,和學生一起做“空紙顯字”的實驗,一起玩“掰手腕”的游戲,然后憶活動、精指導、速習作,讓學生習作活動有生活、有體驗、有情趣,解決了學生寫作無材料及作文無情感的問題。新世紀初至今,在反思自己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劉軍歸納提煉出“情趣作文”這一概念。在“情趣作文教學”實踐中,他總結出“五個注重”,即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語言、教學評價的情趣化。2009年,劉軍在天津市教科院胡振京主任的幫助下進一步把“情趣作文”提煉升華為“情趣態作文”。“情趣態作文”在強調“情趣”的基礎上,更加強化“情趣作文教學”的“生態”、“狀態”與“常態”。
難能可貴的是,從參加工作至今,劉軍從未停止探索、鉆研、實踐的腳步。他滿腔熱情地探尋教育本真,把握教育規律,以涓涓知識清泉滋潤學生的心田,教滋養學生生命的語文。
學生寫字,當他們的小腦瓜兒過低或握筆姿勢不正確時,劉軍總會走過去輕輕抬起他們的頭,做個示范告訴學生應該怎樣拿筆;學生回答問題,劉軍總會微笑地看著他們,還時不時用風趣的語言點撥一二;學生發言異常精彩時,劉軍還會走到學生身邊,或熱情地與學生握手,或豎起大拇指說一句“你的發言讓老師佩服”……他教過的學生都說:“劉老師很愛我們,是我們的知心朋友。”“劉老師課講得很有趣,很有意思。”劉軍說:“作為教師,重要的是要和學生交知心朋友,打開和學生溝通的渠道,讓關愛似春風一般吹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劉軍說:“語文教師應做到目中有生,教中有趣,課中有情,情趣相融。”劉軍的語文教學風格是質樸、扎實、情趣、智敏,他倡導“上關注學生生命發展的課,教滋養學生生命的語文”。他研究的“情趣態作文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心智特點出發,努力營造一個充滿情趣的生態場,構建出優良、和諧的生態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處于一種有情有趣的學習狀態,讓“情趣”成為一種學習常態,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持久的學習志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促進學生人格健康成長的目的。劉軍提出,“情趣態作文教學”的四個要素是導情趣、促體驗、觸心靈、樂寫作。“情趣態作文教學”的原則包括情趣體驗原則、多維互動原則和全程評價原則。“情趣態作文教學”中所追求的課堂是生命關懷的課堂,潤澤和諧的課堂,體驗穿越的課堂。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生命的正常發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發展的一切作為。”首先,“情趣態作文教學”應更關注學生生命的健康成長,努力營造具有生命關懷的課堂。“曾經有一首歌的名字就叫《我的眼中只有你》,而在“情趣態作文”課堂上,教師的眼中應該只有學生,不要只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要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并根據學生的狀態、學情做好教學環節和情緒的調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態的心理狀態與感受是最容易被教師忽視的,教師關注更多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而不良的心理狀態不但會影響學生課堂上的學習質量,更會影響學生整體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心理的健康。因此,我們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浸潤學生的心田。”劉軍如是說。
作文導寫課“加加減減”,劉軍曾經在太原、鐵嶺等地上過多次課。在錄制天津市特級教師風采錄的教學現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在課即將結束時,一個女生宣讀完自己的習作片段后,教師開始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一學生:小紅,你在習作最后說,“比拼結束,第一、二、三組獲得了優勝,而我們組只得到了優秀”。我覺得這時還應該再寫一寫你的心情。
師:說得好,是啊,小紅,你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紅:(咬了咬嘴唇,頓了一會兒,有些傷感地說)我覺得挺沮喪的……(道出了真實心態,她的眼神中確實寫滿了不開心)
師:(關切地問)現在心情好些了嗎?
小紅:還是那樣……
師:(如何撫慰這個要強的女孩?大屏幕出示句子)我們在快樂的時候應當做加法,讓生活更加甜蜜;在痛苦的時候應當做減法,讓陽光永遠照耀心田。在取得佳績的時候應當做加法,使自己進步更大;在失敗傷心的時候應當做減法,樹立信心,爭取下一次的成功……(伴著輕柔的音樂,教師動情地朗讀)
師:(走到小紅身邊)孩子,在生活中確實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情。老師告訴你,這是很正常的!(指著屏幕)你看,在失敗傷心的時候應當做什么法?(因勢利導、動態生成)
小紅:減法。
師:一次失利,沒有關系。我堅信只要你能樹立信心,和你們組的同學齊心協力,下一次你一定能成功!能給全班同學一個自信的微笑嗎?
小紅輕輕地笑了,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為她鼓起了掌……
實施“情趣態作文教學”要融入關愛,澆灌學生的心靈花圃。它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走進教室的那一刻,不管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都要拋在腦后,教師要精神抖擻,全身心投入;課堂上,教師的話語應詩意盎然,如和風細雨滋潤學生的心田;教師的眼神要盈滿關愛,似春風拂面,撫愛學生的心靈。
一上課,教師說:“同學們,老師在上課前只想提一個要求,上課時請同學們不要說話,能做到嗎?老師也不說話。”學生愕然。教師在黑板上寫課題“演啞劇”,然后又寫了“打乒乓球”。學生們似乎明白了,點點頭。接著,教師邀請一個學生在擺好的課桌前饒有興致地打起了乒乓球。第二場比賽,教師收起球,示意和另一個學生打“空氣球”。一會兒接一個“高球”,一會兒接一個“遠球”,一會兒再接一個“回身球”……看著老師夸張搞笑的動作,教室里不時爆發出陣陣開心的笑聲。
“拔河”表演最有趣。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拔河”,示意學生分成兩隊。出示:表演逼真的一隊勝。學生表演拿起繩子(其實沒有繩子),最后一個學生還表演把繩子綁在腰上的動作。“一聲哨響”,比賽開始了。
在第二場拔河比賽中,教師請8名高大魁梧的男生和班內最瘦小的一個女生分站兩邊,出示:要求女同學勝!全班學生哄堂大笑。教師還夸張地打開教室門,示意女孩子要把8個彪形大漢“拔出”門外。女生表演十分逼真,彪形大漢們也相當“配合”,很多學生都笑出了眼淚……活動后,教師組織學生說啞劇之趣,寫啞劇之趣,議習作之趣……
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到教學資源的整合,再到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師均注意將情感目標植入其中,將激趣激情融入教學,使學生得到知識的豐盈,人格的塑造,心靈的浸潤。劉軍在“演啞劇”一課中所設計創造的教學內容,激活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心情愉悅,師生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增強了學習效果,提高了學習質量。課堂上教師通過設計新異的教學活動,而讓情趣彌漫在教室的空氣中時,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生態場。這樣的課堂才是生態的課堂,創新的課堂,高質的課堂。這就是“情趣態作文教學”所追求的潤澤和諧的課堂。
日本學者佐藤學倡導營造“潤澤的課堂”。他說,在“潤澤的課堂”里,教師和學生都不受“主體性”神話的束縛,大家安心地、輕松自如地構筑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筑著一種基本的信賴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即使聳聳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見來,每個人的存在也能夠得到大家自覺的尊重,得到承認。“潤澤”一詞表示了那種安心的、無拘無束的、輕柔滋潤肌膚的感覺。“潤澤的課堂”給人的感覺是教室里的每個人的呼吸和其節律都是那么柔和。在“情趣態作文教學”中,劉軍努力營造這種令人傾慕的“潤澤的課堂”。潤澤的課堂一定是充滿情趣的課堂,一定是生態和諧的課堂,也一定是展現生命活力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教與學的過程都是輕松、愉悅的。
“一件令人感動的事”作文導寫課中,教師巡視學生們的課堂練筆,發現普遍的問題是學生只記敘了過程,沒有加入自己的內心感受,只有幾個學生寫出了自己的感受。這樣寫出的作文缺乏“感動”因素。于是,在接下來的交流、評析環節中,教師先讓一個在心理感受方面寫得較好的學生宣讀練筆,組織全班學生評議,教師啟發學生:“這個同學的習作能夠感人除了選擇材料好之外,有沒有其他原因?”為了讓學生理解得更加深入明白,教師還找了一個事件選擇很好、但缺少心理活動描寫的學生宣讀作文,而后,教師幫助這個學生“錦上添花”,讓習作更感人。這樣,在經歷“穿越”的過程中,學生懂得了心理活動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學到了夾敘夾議的描寫方法。
在“情趣態作文教學”探索中,劉軍一直倡導“穿越”的課堂。劉軍說:“我們教學的過程就好像帶著學生去‘穿越’叢林。也許在穿越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遇到很多問題。但教師要幫助并引導學生踏過荊棘,翻越溝壑,趟過溪流……真正經歷這個磨難的過程,也就是經歷了學習中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的過程,當我們到達目的地時,又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也就是說,教學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才是有質量的教學。”再打個比方:教學就如同教師帶領學生去登山。我們的目標是什么?很多人會說:是登上山頂!誠然,登上山頂是一個目標,但劉軍覺得這絕不是唯一的目標,教師還要在登山的過程中,陪同學生一起賞花草,看風景;和學生一起拍照片,尋古跡……這樣,當學生登上山頂的時候,他們不僅體會了勇登山頂的樂趣,同時還感受到整個登山過程中,賞花、拍照的歡愉。這樣的教學更是滋養學生生命的課堂。


那年,剛參加工作幾個月的劉軍就在天津市課改研討會上做觀摩課,受到了專家和教師們的一致好評。1992年他破格晉升為天津市首批脫穎高級教師,2002年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2007年他成為天津市小學語文學科最年輕的特級教師之一。隨著自己的成長進步,劉軍越發感到要承擔起對青年教師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為了語文課堂的百花齊放春色滿園。教學處副主任的工作崗位給了劉軍一個很好的平臺,除了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外,劉軍非常重視對教師的專業發展的指導,并注意兩者的兼顧和協調。在劉軍的悉心指導下,數位青年教師獲得了教學評比、競賽的一等獎。劉軍也像自己的師傅一樣經常聽青年教師的課,每次聽課后,他都要詳細指出青年教師教學的優點和不足,更要根據自己近期的學習成果提出建議,與大家共享。劉軍認為教研工作要提倡創新。2010年,劉軍到北京大學參加“國培計劃——培訓團隊研修項目”語文班培訓,研修班組織培訓活動時,除了安排專家講座外,還創造性地安排了互動性很強的自主培訓活動,在專家的精心組織下,通過小組命名、制定目標、商議創新教學案例、大組做匯報、最后專家評析等一系列活動,調動了每一個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活動中學員都積極參與其中,培訓學習的氛圍熱烈融洽,效果出奇地好。于是,劉軍在學校的教研工作中也創新了形式,借用了這種名為“工作坊”的方式開展活動,新穎的內容和形式讓教師們耳目一新,有的教師想在教研會上偷偷地批改作業,但合作參與、帶有比賽元素的教研活動激發了他們的教研熱情,他們愉快地投入其中。
學校每學期一定安排學科組內教師做一節復習研究課。以往,復習課都是講講卷子、捋捋知識點,學生知道復習課的教學路數,上課沒勁頭兒。劉軍在博客上說,復習課也要創新,可以搞些有趣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復習課中,教師一定要把好脈,知道學生的問題在哪兒,使復習有針對性。他帶領著教師們改革創新復習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作為天津市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評估驗收專家組的成員,他每到一所學校,都會認真地聽好每一節課,評估驗收一天的工作時間非常緊張,但劉軍再忙,也會主動和講課教師交流,真誠地幫助教師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天津市“265農村骨干教師培養工程”教學實踐和課題指導教師,劉軍還會結合自己的作文教學專長進行講座指導,教師們作文教學有問題了,也會和他通過博客、電話、郵件等建立聯系,溝通探討。靜海縣學員姚慶芹深有感觸地說:“細細咀嚼劉老師的‘情趣態作文’,我想自己找到了一條作文教學的捷徑。劉老師的習作教學經驗告訴我們‘情要真,趣要足,態要久’,而且一定要做到‘趁熱打鐵’,那么,科學合理地利用好這些策略,我們的作文課將成為學生們最喜愛的課。而一直參與其中的我們將和學生們一起享受這個過程。”
到各地交流時,劉軍經常能看到同行們渴望學習的眼神。所以,談及今后工作,他希望在作文教學研究上能夠取得更多的成果,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起到輻射作用,引領更多的語文教師會教語文,愛教語文,教好語文,這是他最大的心愿。
實驗小學的鄒紹寧校長非常關心、支持劉軍的學習和研究,這對他的成長與進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驗園”中老師們的真誠幫助也使劉軍增添了努力提升的動力。劉軍積極、快樂地工作著,努力讓自己和學生以及青年教師的校園生活每一天都能愉快、健康而有意義,這是劉軍的力行和期盼,我們祝愿劉軍在未來繪就更華美的精彩教育篇章,實現理想。
鏈接:劉軍,天津市實驗小學教學處副主任,天津市“小語會”常務理事,國家級骨干教師,天津市學科帶頭人,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批學員,天津市中小學“265農村骨干教師培養工程”語文教學實踐指導教師及科研課題指導專家,曾獲得全國第三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一等獎、天津市“希望杯”創優課優勝獎、天津市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優秀課評比一等獎和天津市青年教師小學語文教學論壇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