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詣司
[關鍵詞]SATA硬盤;故障;維修
SATA硬盤又叫串口硬盤,是未來PC機硬盤的趨勢,現已基本取代了傳統的ATA硬盤。SATA硬盤由于具備更快的傳輸速度、更高的緩存、更簡單的安裝和較實惠的價格,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關注,逐步替代ATA硬盤成為市場中的主流產品。多數朋友的電腦中相信已經使用了串口的SATA硬盤。SATA串口硬盤與ATA并口硬盤相比,雖然具備很多的優勢,但在設置方面相比起ATA硬盤要麻煩不少,相信很多使用過的朋友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于SATA硬盤,除了一些和ATA硬盤類似的故障外,常見的還有以下故障:
一、SATA硬盤在安裝系統時為什么找不到硬盤
故障現象:由于SATA接口在近年才推出,Windows XP問世的時候,還沒有它,所以安裝Windows XP時,需要調用SATA驅動程序,而你又沒有提供相應的驅動,就會出現無法識別硬盤的錯誤。
不過,只有在安裝Windows 2000/XP/2003時才出現此問題,安裝DOS、Windows 9x/Me通常都會非常順利。好在并非所有的SATA硬盤都會遇到,如果主板的南橋芯片(如Intel的ICH5/R、VIA的VT8237等)提供的SATA控制器沒有內置RAID功能或已經在BIOS中關閉RAID功能時,就可以不必加載驅動,直接安裝系統。其他情況,比如使用了第三方SATA控制器芯片,就都需要加載驅動了。
解決方法:在首次安裝windows X P尋找SCSI設備時,按下F6鍵(此時屏幕下方會有文字提示)來加載第三方驅動程序。但請注意,出現提示后大約只有2秒的時間讓你按鍵,錯過的話又得重啟再來一次。按下F6后,稍等一會兒系統提示按S鍵,會自動搜索軟驅中的驅動,選擇主板提供的驅動軟盤中合適的驅動。然后會顯示你所選擇的驅動已經加載,按回車繼續,下面就是正常的Windows XP安裝步驟了。
二、SATA+ATA硬盤的常見故障
1.SATA+IDE模式下經常出現讀寫緩慢或死機故障。故障現象:電腦安裝新買的SATA硬盤和先前的IDE硬盤。經常出現讀寫緩慢或不定期的死機,具體表現為鼠標不能移動,按任意鍵都沒有反應,最后只能重新啟動電腦。
解決方法:從故障表現來看,此類似問題通常都是由軟件或病毒問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不同接口硬盤的安裝設置問題。首先,可全盤殺毒或將電腦格式化,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同時為了排除驅動程序兼容性問題導致電腦死機的情況,可全部采用通過WHQL認證的驅動程序。如果故障仍沒有解決,可先拆下沒有安裝系統的硬盤,如果系統正常運行,則可判斷為是不同接口硬盤混合使用的問題,可通過改變IDE硬盤的主、從盤設置或者嘗試將SATA硬盤接在其他的SATA接口上,故障一般可以解決。
2.舊機器升級,掛上了大容量硬盤,而主板卻不認。故障現象:由于在較早的主板上存在著8.4GB容量的限制,而現在硬盤的容量已經大大超過了這個界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定義了新的擴展INT 13H。新的INT 13H不使用操作系統的寄存器傳遞硬盤的尋址參數,它使用存儲在操作系統內存里的地址包。地址包里保存的是64位的LBA地址,如果硬盤支持 LBA尋址,就把低28位直接傳遞給ATA,如果不支持,操作系統就先把LBA地址轉換為CHS地址,再傳遞給ATA接口。通過這種方式,能實現在ATA總線基礎上CHS尋址最大的容量是136.9GB。
解決方法:(1)升級主板或者BIOS。新的主板BIOS對磁盤讀寫中斷INT 13H進行了擴展,一般主板升級BIOS后即可支持8.4GB以上的硬盤。此外還可以使用BIOS擴展卡;(2)利用硬盤自帶的DM分區軟件進行分區。使用特殊的驅動程序(一般是硬盤自帶的分區軟件DM),也提供了INT 13H的擴展功能。從而在不動主板的情況下支持大硬盤。一般的來說,軟件能有效的轉換大容量硬盤的各種參數,在BIOS啟動后,操作系統啟動前會自動加載,達到全容量使用硬盤的目的。
三、硬盤能夠正確識別,但無法訪問所有分區
故障現象:開機自檢能夠正確識別出硬盤型號,但不能正常引導系統,屏幕上顯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可從軟盤啟動,但不能正常訪問所有分區。解決方法: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盤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有錯誤,當指定了多個自舉分區(只能有一個自舉分區)或病毒破壞了分區表時將有上述提示。用可引導的軟盤或光盤啟動到DOS系統,用FDISK/MBR命令重建主引導記錄,然后用Fdisk或者其他軟件進行分區格式化。不過對于主引導記錄損壞和分區表損壞這類故障,推薦使用Disk Genius軟件來修復,便于操作。啟動后可在“工具”菜單下選擇“重寫主引導記錄”項來修復硬盤的主引導記錄。選擇“恢復分區表”項需要以前做過備份,如果沒有備份過,就選擇“重建分區表”項來修復硬盤的分區表錯誤,一般情況下經過以上修復后就可以讓一個分區表遭受嚴重破壞的硬盤得以在Windows下看到正確分區。
四、系統開機自檢或進入CMOS設置畫面時會檢測不到SATA硬盤
故障現象:灰塵、污漬、銅銹、氧化表面等均可能會對SATA傳輸品質造成影響,導致SATA硬盤的數據讀寫異常。
解決方法:(一)(1)準備藥用酒精少許和棉花棒一包。(2)關閉主機電源,拔除電源線,并取出SATA硬盤。(3)將棉花棒壓扁,并將兩端沾上適量的藥用酒精。(4)用沾有藥用酒精的棉花棒清潔硬盤的SATA接口和SATA數據線的接頭(有金手指的那一面),直到擦拭干凈為止。
(二)進入CMOS設置界面,將第三方SATA/RAID控制芯片的功能開啟即可。
五、硬盤出現壞道
硬盤壞道可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兩種,前者為軟壞道,通常是對軟件的使用或操作不當造成的。后者為真正的物理壞道,它表明你的硬盤磁道上產生了物理損傷。
對于邏輯壞道,修復的方法比較簡單。如果能進入Windows,可以通過選擇“開始→程序→附件→系統工具→磁盤掃描程序”對硬盤盤面作完全掃描,并且對可能出現的壞道做自動修正。如果不能進入Windows,就用一張Windows啟動盤啟動計算機,然后在A:提示符后鍵入Scandisk X:(其中“X”是具體的硬盤盤符)對硬盤進行掃描和修復。
如果上面的兩種方法都不能解決問題,那么我們就需要對硬盤進行低級格式化了,在這里我們向大家推薦lformat這個軟件,它的使用非常簡單,而且不會對硬盤造成什么傷害。然后在DOS下運行,選擇其中的Select Device(選擇設備)項,接著會出現Which device do you want to secect的提示,這條提示是問你選擇哪一個硬盤?根據硬盤的實際位置作選擇,然后返回主界面,選擇Low Level Current Device(低級格式化當前硬盤),在隨后確認界面中選擇“Y”,開始低級格式化硬盤,如果能正常完成,那么壞道應該已經修復。□(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