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經管院 北京100875)
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也稱為負債比率或舉債經營比率,反映企業的資產總額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舉債而得到的。商品流通企業的主要經濟活動是組織商品流通,通過低價購進商品、高價出售商品的方式實現商品進銷差價,以此彌補企業的各項費用和支出,獲得利潤。與工業企業等其他行業企業的經營活動相比較,商品流通企業主要有存貨多、商品資金占比高的特點。目前,有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過高,不利于企業的穩健經營和發展。因此,應充分認識到資產負債率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及持續經營的重要性。
(一)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相較于有形凈值債務率、償債保障比率等其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指標而言,資產負債率反映的是企業償還債務的綜合能力,該比率越高,企業償債能力越差,財務風險越大;反之,則償債能力越強。
(二)資產負債率可以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當資產報酬率高于借款利率時,公司股東更樂意舉債經營,以有限的資本、付出有限的代價來取得對企業的控制權,并且可以得到舉債經營的杠桿利益。而對于管理者而言,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同時,也反映了管理者對企業前途的信心及其利用債權人資本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但需注意的是,企業不可一味地舉債過高,因為一旦資產負債率超過1,則企業將可能會資不抵債,有瀕臨倒閉的風險。
(三)過高的資產負債率造成企業籌資困難。一方面,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過高時,貸款人將會擔心其借貸資金的安全性,害怕到期收不回本金,從而不愿借貸給該類企業,致使企業籌資困難;另一方面,對于企業的股權投資人而言,雖然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可能表示管理者對企業未來發展的信心,但一旦企業倒閉,其股權投資在一般情況下將不可能收回,因此潛在投資者也不愿投資于資產負債率過高的企業。如此一來,企業過高的資產負債率成為其籌資的一大障礙,給企業帶來資金周轉不靈、經營規模無法擴大及經營業務無法拓展等問題,阻礙企業的持續發展。
降低資產負債率有兩種途徑,其一是保持負債總額不變,增加資產總額,即增加所有者權益;其二是同時減少負債總額和資產總額,重點是用資產償還負債。
(一)保持負債總額不變,增加所有者權益。
1.增加股本。增加股本可以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股本(實收資本)相對易行,但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能否獲得股權性籌資;二是股權性資本在總資本中所占比例有所限制。
不同類型企業應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股權性籌資,股份制企業和非股份制企業分別采用投入資本籌資和發行普通股籌資兩種方法,同時為了增加股權性資本,應當對企業的股利政策作出正確決策。增加股權性資本能夠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并提高企業資信以及借款能力,但是籌資成本相對高。
企業應當考慮資本結構。企業資本權屬結構一般都屬于 “杠桿資本結構”,應當根據企業情況確定資本結構,除了考慮到資本成本率以外,還應當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保證企業獲得財務杠桿收益,同時權衡利弊,控制降低財務杠桿風險。
2.增加利潤。企業也可通過增加利潤來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利潤的重點在于增收節支。生產企業可通過研發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提高生產水平等來增加收入,通過測算嚴格控制管理生產成本及其他管理、研發費用等來降低支出。而商品流通企業主要經營商品購銷業務,因此其增收節支的重點在于市場營銷的加強及購進成本和期間費用的降低。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加強營銷人員隊伍建設。應加強營銷機構建設,配足配強營銷人員,培養市場營銷人才,采取切實可行的營銷激勵機制,調動營銷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大市場調研,對市場進行充分細致的觀察,對企業經營商品的市場需求走勢進行有效預測,建立企業穩定的銷售渠道。
(2)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商品采購成本。波特“五力”模型揭示,供應商議價能力和購買商議價能力對企業有較大程度的影響。企業應當通過增加商品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數量或通過“橫向合并”或“縱向合并”增加自身的實力,以削弱關聯企業力量對自身的影響,以避免購入與市場脫節的產品,并且可以以適宜的價格購入相對適宜的數量,避免存貨壓倉帶來損失。
(3)合理確定商品銷售價格。根據微觀經濟學理論,價格適宜程度的下降可以增加消費者剩余,降低生產者剩余(此處可將銷售企業看作生產者,固定成本即為企業的期間費用,變動成本即為購入成本),但總體利潤仍然會上升。
(4)加大積壓的存貨商品的促銷力度。通過促銷避免壓倉帶來倉管費用增加和商品報廢損失??梢酝ㄟ^折扣銷售、開展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等方式來增加市場需求,加快商品的銷售。特別是商品流通企業銷售的商品較多的有保質期或者是更新換代速度快的商品,必須加大促銷力度。還需將存貨轉換為流動性更高的貨幣資金形式,以降低資金占用,加大企業資產流動性。
(5)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精減不必要的期間費用開支。還需適當增加廣告費用進行企業宣傳以擴大市場及需求;優化企業自身資產結構,增加企業資信,提高借款能力,以更低的利率獲得貸款或以相對較低的成本費用獲得股權資本。在控制費用的基礎上,增加利潤的重點在于加強市場營銷,擴銷增效。
(二)同時降低負債和資產,重點在于以資產償還負債。商品流通企業具有存貨占總資產比例大、賒銷賒購交易數量比例大、預付預收款項較多的特點。因此其降低資產負債率的重點在于對存貨、應收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及其他預付款的管理。
1.加強存貨管理。對于商品流通企業而言,存貨應當在保證銷售正常進行的情況下,盡可能做到以銷定購節約資金,降低存貨成本,因此需綜合考慮采購成本、訂貨成本、儲存成本及缺貨成本,其中涉及到訂購批量、訂貨次數、倉儲時間以及將資金投資于存貨以及缺貨而形成的機會成本。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比如倉儲有限制、商品特性、銷售速度等一般條件以及購買數量大時有折扣等特殊條件,采用不同的存貨成本模型對企業經濟訂購批量進行核算,盡量降低存貨成本。同時還需考慮機會成本,因為存貨會占用資本,降低資本流動性從而導致企業獲利減小,同樣影響企業資產負債率。
2.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當采用賒銷賒購方式進行采購銷售時,存貨的增加和減少與負債的變化是聯動的。有些企業的應收賬款比例較大,管理混亂,最后很大一部分款項無法收回,造成壞賬,但又不對壞賬進行確認,導致資產虛增。為加強應收賬款方面管理,企業可以采取與信譽較好的企業合作、現金折扣方式、縮短信用期限、采用信用證或其他有保障的交易方式與外國企業進行貿易等方式,以保證貨款的回收以及加快應收賬款周轉率。
3.加強應付賬款管理。若應付賬款占總負債的比例相對較高,表明該企業占用其他企業資產水平較高,這既可看作是其影響力高的表現,但也可看作是其不遵守信用的表現,可能將來會影響企業的影響力及信譽。供應商為了能夠盡快回收資金,加快自身資金流動,賒銷中多采用現金折扣的方式進行銷售,此時,購貨企業一般將現金折扣率和短期借款利率進行對比,若高于短期借款率,考慮到機會成本,會將這部分資金用于其他投資。因此,當企業使用應付賬款能夠獲得利息差額收益時,應加以利用;但當企業無較多短期資金需求,或企業資信水平高,能夠以更低利率獲得短期貸款時,應及時償還貨款。
4.加強預付賬款和預收賬款管理。由于預付賬款在確認收到存貨后企業資產總額不變,其與存貨關系不大,只是占用資金,降低資產流動率,在此不再贅述。在收到預收賬款時,會引起企業資產負債率上升,而當存貨確認發出,收入與成本核算入賬后,資產負債率會下降。因此,企業應當保證適宜的庫存量,或在接到訂單之后及時訂貨、及時發貨并確認收入及成本。
5.加強其他應收款管理。有些企業存在其他應收款核算不明確、賬戶不清楚的問題,導致款項追回難度大,但又不計提壞賬準備,導致資產虛增。因此,企業需要加強其他應收款管理,保證款項可追回性并及時償還負債,降低資產負債率。
總之,商品流通企業想要降低資產負債率,保證企業健康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與管理。需要分別設立各職能部門,聘請專業人員從事經營管理,保證企業領導層的總體戰略能夠得到職能部門的正確理解并且被分解執行。特別需要加強財務、營銷、采購、倉管方面的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將各部門全部經濟活動用 “企業級會計信息系統”聯系起來,利用系統中的各模塊子系統,實現資源共享。保證采購部門根據營銷部門調查得出的市場需求及銷售情況和倉管部門的儲存情況決策商品采購事宜;保證倉管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存貨勾稽核算;保證采購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應收、應付賬款等貨款及收入成本的確認核算;保證財務部門的財務信息準確、及時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