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娟
長春市婦產醫院,吉林長春 130000
目前,隨著各種不良生活方式和工作、生活壓力的緊張,乳腺疾病的發生也不斷呈上升趨勢。 乳腺纖維瘤是年輕女性常發生的乳腺良性腫瘤,據臨床資料統計,我國乳腺纖維瘤的發生率為5.7%~9.1%,有75%的婦女為單發[1]。 過去我們采用傳統手術方法在乳腺腫瘤部位皮膚上沿乳頭方向做放射切口, 不僅在乳房皮膚上遺留多處瘢痕,還易造成兩側乳房的不對稱,影響了女性的形體美,特別是未婚、未育婦女,乳房上的疤痕會對其心理造成很大影響[2]。 隨著女性對審美觀念的不斷提高和微創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該院自2008年3月—2011年11月對收治的61 例乳腺纖維瘤患者采用環乳暈切口治療,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收集采用環乳暈切口治療的61 例乳腺纖維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2~49 歲,平均(33.5±2.1)歲,均因乳房腫塊就診,在乳房表面可觸及,經乳腺B 超、CT、乳腺鉬靶檢查確診,排除乳腺增生、囊腫及惡性腫瘤的可能。 其中單發47 例、多發14 例;發生部位:左側26 例,右側27 例,雙側8 例;乳房外上象限29 例,外下象限7 例,內上象限11 例,內下象限9 例,乳暈5 例。 腫瘤大小: 腫瘤最大5.5 cm×4.3 cm, 最小0.2 cm×0.2 cm, 距乳暈距離為0~5 cm,平均(3.7±0.3)cm。 乳腺超聲檢查:乳房周圍可見邊界清楚的低回聲團塊影,形態完整,活動度好。 隨機抽取該院采用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的61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
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血常規、凝血、B 超等常規檢查。均在局麻下進行手術。 根據B 超檢查確定腫塊部位,用龍膽紫在乳房表面標識,常規消毒鋪巾,沿乳暈邊緣色素交界處做一長約3~4 cm的弧形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淺筋膜,用甲狀腺拉鉤將切口拉開,沿大乳管的走向用組織剪沿乳腺包膜潛行分離乳房表皮至乳腺腺體[3],確診腫塊的位置,楔形切除腺瘤及周圍少許乳腺組織,沿腫瘤包膜分離切除腫瘤,送檢,如乳腺腺體下垂時,應將腺體懸吊進行整復,然后在進行切除。 切除后徹底止血,對小的出血點可用電刀止血,然后依次縫合修復乳腺組織,1 號絲線間斷縫合, 0/5 的可吸收線行皮內縫合, 完成后用敷料覆蓋傷口并局部加壓固定包扎48 h, 乳房內留置膠管行負壓引流,72 h內拔除。 手術中注意保留乳暈下方的薄層腺體組織,防止術后乳頭、乳暈變黑、壞死。 手術后4 d 進行換藥,10 d 后拆線。 觀察患者切口愈合情況,術后隨訪3~6 個月。
對照組采用傳統放射狀切口治療,在局麻下進行操作。
采用SPSS14.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所有患者術后經病理檢查均證實為乳腺纖維瘤, 傷口均為甲級愈合。 兩組在手術時間、出血量和住院時間比較中,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并發癥及復發率比較中,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及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在切口瘢痕、乳房對稱、乳房外形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3~6 個月,觀察組乳暈旁色素沉著,瘢痕小、不清,兩側乳房對稱,外形無改變,乳房皮瓣無變黑或壞死,恢復良好無復發。
乳腺纖維瘤是女性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 近年來不斷呈上升趨勢。 隨著女性對自身要求和審美觀念的不斷提高,環乳暈切口在乳腺纖維瘤手術中越來越受到醫生和患者的青睞,逐漸代替了傳統的放射狀切口治療。 由于乳房血液循環十分豐富,乳頭乳暈處也有豐富的血供,再加上乳暈處皮膚薄,彈性和韌性好,部位隱蔽,乳暈處于乳房的正中位置,不受任何象限的腫塊的牽連[4],在切除時既保證腫瘤切除的完整性,又保持了乳房的外觀美化,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由于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組織器官,有著豐富的血流和神經,在進行乳房手術時應了解乳房的解剖和血供,為進一步提高治愈率、達到美容效果提供條件[5]。 一方面,乳暈區皮膚薄,具有良好的伸縮性和彈性,與腺體間有較大幅度推移,不受乳房任何象限腫塊的影響,有利于手術操作,而且由于乳暈周圍色素沉著,皮膚色澤較深,并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皺折和豐富的皮脂腺[6],使術后瘢痕不顯露。 另一方面,乳暈有豐富的血液供應,特別在乳頭、乳暈下有血管網,有利于促進乳暈旁的切口愈合,減少了傷口感染的機率,乳頭、乳暈區的神經主要來自于第3~5 肋間神經的外側皮支及穿過乳腺組織的深支[7],環乳暈切口基本上避開外側皮支的出入位置,使手術變得安全、有效。
環乳暈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在手術中要注意:①根據乳房的不同解剖層次,合理選擇切口進行操作;②術后應注意保留乳暈下方的薄層腺體組織,減少腺體損傷,避免乳頭、乳暈基底部的廣泛剝離,避免引起乳頭、乳暈皮膚壞死[8];③手術中應動作輕柔,避免拉鉤、電刀直接與皮膚接觸,徹底止血,防止局部血腫形成。 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總之,環乳暈切口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并發癥少等優點,最大限度保證了乳腺的血液供應,避免了對乳房外觀的影響,增強了美容效果,是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有效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1] 藍林.環乳暈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1(3):92-93.
[2] 于萬友.環乳暈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56 例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下半月),2011(12):60.
[3] 牛正宣.環乳暈切口治療乳腺纖維瘤[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12):1748-1749.
[4] 孫蕓,沈加君.環乳暈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纖維瘤的臨床意義[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7):789.
[5] 楊文福,田富國.經乳暈弧形切口切除多發性乳腺纖維瘤184 例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1):87-88.
[6] 董海,金春花.經乳暈弧形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術[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3):116-117.
[7] 焦良和.乳暈旁分層切口處理乳腺良性腫塊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綜合),2011(1):99.
[8] 朱淳厚,姚志帥.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手術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