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4)
江蘇省《關于在大學生黨員中開展“弘揚三創三先,爭當校園先鋒”主題》(蘇組通【2012】29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指出:為深化和拓展大學生黨員創先爭優活動,扎實推進高校基層組織建設和“大學生黨員素質工程”,保持黨的純潔性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決定在全省大學生黨員中開展“弘揚三創三先,爭當校園先鋒”主題教育活動。那么,如何在大學生黨員創先爭優活動中創建 “四好校園先鋒”的選拔機制,并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體系和評估模型,是衡量活動效果的關鍵。優質的考核體系不僅可以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還可以帶動優良校風、班風、學風的形成。本文將嘗試建立“四好校園”先鋒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法分析 “四好校園先鋒”的考核機制,為高校黨委和學生管理部門更加深入了解大學生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的活動開展情況及活動績效,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
1.實施要求。《通知》中指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大學生黨員是青年群體中的優秀代表,是弘揚“創業創新創優、爭先領先率先“新時期江蘇精神的重要力量。開展“弘揚三創三先,爭當校園先鋒”主題教育活動,主要目的是引導大學生黨員爭當“四好校園先鋒“,努力實現思想成長、學業進步、身心健康有機結合,在德智體美相互促進、有機融合中實現全面發展,成為“兩個率先”偉大事業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梁之才。
2.活動內容。《通知》中要求,要緊扣活動主題,定期開展思想討論活動,針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動態和實際需要,精心設計討論的具體主題、主要內容,積極營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良好氛圍;通過黨校培訓、報告學習會、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黨的基本理論教育,增強大學生黨員黨的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堅持大學生黨員黨性分析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改進和完善“三會一課”制度,對大學生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情況進行考核;將開展黨組織活動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等文化活動,寓黨員教育管理于文化活動之中;以社會志愿服務為載體,深入扎實開展黨員志愿者、黨員義工、黨員進社區等學雷鋒活動,努力形成踐行雷鋒精神、爭當先進模范的生動局面。
3.評估原則。“四好校園先鋒”選拔評估機制應該拋棄原來的以共青團為主的考核部門,而是由黨群、學工處、師生互動考評;在制定考核機制時要考慮到學生參與評價情況、活動中的師生反應情況,并結合校黨委、學工處、校團委等相關職能部門考核,方能體現出考核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在“四好校園先鋒”指標因素制定上要做到簡單明了、重點突出、操作性強,同時要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可參考數學模糊綜合評價法做定量分析。

表1 “四好校園先鋒”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及**學生黨員考核測評表
在大學生黨員創先爭優活動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按照活動目標要求,狠抓 “四好校園先鋒”中的“四好”,從而推動了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在“四好校園先鋒”考核中,根據“四好校園先鋒”實施要求、活動內容及考核原則,構建出了大學生黨員爭當“四好校園先鋒”考核指標體系的4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見表1)
模糊綜合評價法主要是在根據考核評價對象所選擇設計的各個評價指標因素、評價等級標準和賦予的指標權重的基礎上,運用模糊集合變換原理構造模糊評判矩陣,設計模糊評價模型,按照運算法則確定各被評價對象指標所屬等級的一種總體評價方法[3]。
1.設計“四好校園先鋒”一級、二級評價指標體系。設“四好校園先鋒”考核評價一級指標要素集為A=(A1,A2,…,An)(i=1,2,…,n),其中Ai表示“四好校園先鋒”的一級量化指標;設“四好校園先鋒”考核評價二級指標要素集為Aj=(Aj1,Aj2,…,Ajn),(i=1,2,…,n),其中Aji表示“四好校園先鋒”的二級量化指標。同時,表1中的優、良、中、差分別代表分值95、85、70、40,由此可看出,量化指標的4個等級C=(C1,C2,C3,C4)=(95,85,70,40)。
2.設計各一級、二級指標的權重。考慮到各考核指標的重要性,應用層次分析方法,將每一個一級指標下對應的二級指標賦予相應的權重比例。引入A上的一個模糊子集Q,設為一級指標的權重,Q=(Q1,Q2,…,Qn),其中Qi表示第i個指標的權重,Qi>0,且各一級指標的權重之和為1;同理,引入Aj上的一盒模糊子集Qj=(Qj1,Qj2,…,Qjn),其中Qji(i=1,2,…,n)表示Qji在Qji中的比重,且各二級指標的權重之和也為1。

表2
其中D中的元素Dij(i=1,2,…,n;j=1,2,…,m)表示從指標Ai在“四好校園先鋒“考核中能被評為Cj的隸屬度。
3.構造模糊綜合評價矩陣。各一級、二級評價指標和考核等級之間的關系(從Aj到C的模糊關系),可用模糊綜合評價矩陣D來表示,如表2。
4.計算模糊綜合評價矩陣。將二級評價模型向量量化,得到一個具體的數值以便于進行排序和比較。對于每一個被考核的學生黨員,先計算各二級指標層Aji的評價矩陣Dj,得到一級指標層Aj對于等級C的隸屬向量Ej,Ej=Qj×Dj=(Ej1,Ej2,…,Ejm),再對D進行模糊矩陣運算,得到一級指標A相對于等級C的隸屬向量E=Q×D=(E1,E2,…En),E1,E2,…En分別表示一級指標層A對于評語C1,C2,…Cn的隸屬度,總和為1,否則要作歸一化處理[4]。
5.測評結果的得分計算。根據已賦予的指標權重量化計算出的矩陣乘以等級C中各指標評價值構成的矩陣可得出模糊矩陣綜合評價C的分值,從而得到某個學生黨員“四好校園先鋒”考核測評的得分情況。
我們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專家組成員對某學生黨員爭當“四好校園先鋒”考核綜合評價為案例來評估其考核情況。表1為專家組對該學生黨員的考核情況,共計10位專家參加實施考核。根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專家對各一級、二級指標在實際考核評估中的評分情況來確定比重,結合模糊評價模型,各指標權重設定如下;
一級指標權重Q=(0.2,0.3,0.3,0.2);
二級指標權重分別為:
Q1=(0.3,0.15,0.25,0.3),
Q2=(0.2,0.4,0.2,0.2)
Q3=(0.3,0.3,0.2,0.2)
Q4=(0.3,0.25,0.25,0.2)
其中在A22指標上“積極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具有創新意識,不斷提高運用知識服務社會實踐的本領”,專家組一致認可賦予0.4的重點考察權重值。
專家組對于D的模糊評價矩陣為

0.7 1 0.1 7 5 0.1 1 5 0 0.5 8 0.2 0.1 6 0.0 6 0.6 7 0.2 1 0.1 0.0 2 0.5 9 5 0.2 0.1 3 0.0 7 5
其中,E1=Q1×D1=(0.3,0.15,0.25,0.3)×

0.7 0.2 0.1 0.0 0.6 0.2 0.2 0.0 0.8 0.1 0.1 0.0 0.7 0.2 0.1 0.0
E1=(0.71,0.175,0.115,0),該結果表示“四好校園先鋒”考核中,71%的專家組成員認為該學生黨員優秀,17.5%為良好,11.5%為中等。同理,還可以將一級、二級指標進行分值測算,則思想政治方面得分為,F1=E1×CT=(0.71,0.175,0.115,0)×(95,85,70,40)T=90.375
同理可得:
E2=(0.58,0.2,0.16,0.06),F2=85.7
E3=(0.67,0.21,0.1,0.02),F3=89.8
E4=(0.595,0.2,0.13,0.075),F4=85.625
按照矩陣運算方法,
E=Q×D=(0.2,0.3,0.3,0.2)×(E1,E2,E3,E4)T=(0.636,0.198,0.127,0.039)從而得到專家組考核測評值
F=E×CT=(0.636,0.198,0.127,0.039)×(95,85,70,40)T=87.7
即該學生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四好校園先鋒”的綜合測評分為87.7分。
計算結果說明該學生黨員在創先爭優“四好校園先鋒”考核中處于較高水平。通過測評反饋的結果可以及時調整指標及權重的分配,從而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大學生黨員創先爭優活動的成果。同理,通過此模型可以對其他學生黨員進行考核測評,將所測評的結果進行排序和比較分析,進而能客觀、科學地選拔出“四好校園先鋒”。根據前面測評的結果,該學生黨員在群眾反映方面的分值為85.625分,測評分分值位于四個指標中的最低值,可見,該同學在群眾反映方面表現在及時反映學生要求、批評與自我批評、師生調查、團結同學方面未落實到位,還有待于進一步努力和提高。測評結果進一步明確了該同學今后的整改方向。
本文構建了大學生黨員創先爭優活動中爭當“四好校園先鋒”的考核指標體系,建立了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測試了某個學生黨員“四好校園先鋒”的考核情況。考核結果與目前該同學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情況基本一致。從而可以看出,通過構建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可以避免主觀上的定性考核,能客觀、科學、公正地評價學生黨員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情況。
[1]陳章,龍仕平.高校創先爭優“五個好”考核機制評價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2,(2):14-17.
[2]青玉學.模糊數學入門[M].上海:知識出版社,1987.
[3]鄧文卓,童洪志.高校輔導員績效考核體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3):282-284.
[4]姜啟源.數學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