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嘉賓級別和關注度最高的活動之一——“國際著名電影企業高峰論壇”在開幕式次日下午舉辦,來自世界各國的多位資深電影企業家,圍繞電影的全球化發展方向、中外電影合作等熱門話題進行了對話。
論壇現場,中西方電影人從各自熟悉的行業與市場現狀出發,就電影的產品與藝術屬性,電影創作的全球化與本土化訴求,電影項目前期策劃、制片的國際化融資、跨媒體多平臺營銷、發行等各抒己見,內容既涵蓋了電影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同時也涉及具體運作層面的經驗交流。
各方觀點碰撞的核心,集中于如何在電影業全球化發展趨勢中整合多重資源,優化產業結構,生產出更具全球視野、更有市場號召力的電影產品。而面對全球化創作,多位中外電影人則求同存異,保留各自的探索態度。
關于電影的三點思考
韓三平 中國電影股份公司董事長
電影首先是一種知識產權交易的產品,它是一次性投資,廣空間、多渠道、多媒體、長時間收入的產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50年前的一些作品現在還在繼續貢獻收入。這也對電影企業家或者制片人提出了高要求。有些影片雖能在短期獲得一定市場回報,但很快被觀眾遺忘,被媒體批評,被所有渠道空間拒絕,這就不是一個成功的產品。
第二,電影其實有點形而上學的味道,這是我多年的體會。作為制片人你不能非常“實利”地去策劃一部電影,太重實利,恐怕反而會失去更大的市場,這個東西很玄妙。
第三,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需要很多人共同完成。以前我們算過,電影從拿到劇本到最后發行,中間大概有330多個工種,現在可能更多。電影有文學藝術性、工業屬性、高科技屬性和高商業屬性,只有將這四個屬性全部使用得當,才可能生產出高品質的電影產品。
全球化和本地化
吉姆·吉亞諾普洛斯 美國福克斯電影娛樂公司的董事長兼CEO
我們在運作電影時有自己的原則:第一,全球化和本地化并重。國際市場很重要,現在公司的海外市場收入差不多是北美市場的兩倍。福克斯的一些電影,像《阿凡達》等有很多普世價值,能夠超越國界。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電影都是為全球觀眾生產的,有一些電影可能只為美國觀眾打造。現在很多觀眾也非常喜歡看本地化的電影。去年全球全年總票房220億美元,其中本地化的電影占到了30%,在中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國,這個比例還更高一些,這就意味著我們也要做一些本地化的電影,像我們旗下的福克斯國際制片公司也在跟中國等地的企業合作,為當地觀眾制作本地口味的電影。
第二,以合適的成本和方式為合適的觀眾制作合適的電影。觀眾定位是首要的,福克斯旗下的各公司也有分工,比如20世紀福克斯會做一些大型的電影,藍天工作室做動畫,而福克斯探照燈主要面向特定觀眾群做一些特殊電影,而我剛才提到的福克斯國際則主要是做針對全球各本地市場的本土電影。
第三,技術對電影很重要。比如數字技術就改變了整個行業,為我們的未來提供了巨大潛力。就像卡梅隆所做的,每一次拍電影都在尋求突破。
電影策劃需要耐心和實力
馬丁·莫茲科維茨 德國康斯坦丁電影公司總裁
二戰后德國的電影行業基本上消失了,我們用了很多年重建德國電影業。現在我們不僅能制作德語電影,還制作英語電影,比如我們公司做的《生化危機4》之前在中國上映過,今年的《三個火槍手》也馬上會在中國推出。
我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最開始做英語片的時候,我們就是學習好萊塢,研究他們的制作過程。在這個行業中,經濟上的成功取決于產品,而產品的成功取決于創意。好萊塢發展項目的時間是很長的,不斷打磨創意,這個過程需要花幾年的時間,這也要求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經濟支持。我們和福克斯曾經合作過一部電影,小說的版權我們1982年就買下了,差不多過了20年才最終拍出來。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從一開始就要知道你的觀眾是誰。比如我們拍德語電影的時候鎖定的是德國觀眾,不一定考慮在其他市場的發行,但是著眼于全球觀眾的電影就要明確針對的是具體的哪個體,比如性別、年齡、收入等等。
制片人,要有膽量拒絕一些項目
馬克·米索尼埃 法國菲德利德電影公司CEO
我相信不同國家的電影制作人在實際經驗方面是可以互相借鑒的,也許我們拍攝的環境不一樣,但目標是趨同的——拍攝好影片,并創造盡可能多的票房。電影投資必然有風險,這需要從創作、財務等角度全面控制。人才是電影的關鍵,所以制片人也得跟很多人建立很好的關系——不僅是商業合作關系,你賺到錢了,也要慷慨一些,不然問題也就出來了。對于企業,定期推出影片才能取得成功,這就需要和業內保持密切聯系。如果你手上有大家都想要的項目,那么最好不要坐地起價,因為你也會需要別人的幫助。
國際化方面,電影不能光關注自己國內的市場,也必須了解在國際上融資的可能性,需要和國際發行公司、電影節等保持緊密關系。另外還要考慮自己的角色和能力——是只想制作,還是想參與融資或發行影片,是否需要納入自己的片庫等等。中間需要做很多取舍,要有膽量拒絕一些項目。作為制片人而言,成就不只來自預料之內的成績,也來自能夠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成功。
合作應該有更多維度
王中軍 華誼兄弟公司總裁
從華誼兄弟的角度來說,還是應該先做強自己,在本土把市場做強,全球化和市場化還是一個美好的愿景,中國電影走出去仍需要若干年。
我們和很多國外公司都合作過,像福克斯、哥倫比亞、迪斯尼等美國公司,我們和香港、韓國公司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
我自己感覺這些年來和海外公司合作時,他們關注的還是中國的市場,所有公司跟華誼兄弟談的時候興趣都集中在這個電影在中國能帶來多少收入,當你反問他在其他國家能創造多少收入時都語焉不詳。我覺得這是當前中外電影合作的一個誤區。未來,我希望能和外方在股權結構以及渠道結構上有更深度的合作,而不是單一的項目合作。
現在在中國票房達到1億美金的國產片已經有了,但去年中國電影在北美影院票房市場成績最好的片子也只有48萬美金,所以我覺得中國的電影公司,當前主要還是應該先做強自己,先從每一部作品抓起。
《復仇者聯盟》的營銷經驗
西蒙·菲利普斯 迪士尼漫威影業總裁
現在好萊塢大片營銷發行的高成本決定了光靠影院市場不行,所以現在的電影需要浸泡式、跨媒體、跨平臺的運作。像我們這次做《復仇者聯盟》,感覺就很不錯,之前我們一直在用各種產品鋪墊,比如去年的《美國隊長》《雷神》都有上映,今年《復仇者聯盟》之后《鋼鐵俠》的續集也要啟動。電影的運作也是全方位的,比如我們的片花在Facebook等社交平臺上也創造了很高的關注,在中國我們也和優酷和土豆有過相關合作。
1939年漫威剛成立的時候,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漫畫書,但這一塊現在在我們的業務里已經只占很小比例了,我們不斷在跨媒體、多平臺上的方向上發展。在中國,我們之前和文化部達成了動畫方面的合作協議,不久前我們又宣布將和中國合拍《鋼鐵俠3》,我們希望借此能探索更多新領域。
電影公司價值觀的重要性
迫本淳一 日本松竹映畫株式會社的總裁兼CEO
松竹株式會社成立于1895年,最早先是在舞臺劇領域取得了成功,然后在1920年代開始參與電影。我們也創造了日本電影史上的很多“第一”,比如第一部日本彩色電影就是我們拍的。
現在我們的公司已經成為日本領先的娛樂集團,業務涉及電影、電視、動畫以及舞臺表演、新媒體等,但我們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從來未變:首先是人性化,我們一直將人性化體現在我們的電影和歌舞劇當中;第二點是我們一直在思考觀眾需要什么;此外,我們一直在關注一些普世、永恒的主題,比如“愛”“家庭”等。當然,時代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也會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中意電影合作,可借鑒時尚領域的合作
迪諾·德·勞倫提斯 意大利菲勒姆奧柔公司總裁
此次會議的主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機遇探尋,我覺得其中的意思就是將我們的資源整合到一起來服務更多觀眾。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國際電影合作,將成為文化交流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中國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意的國家,有著非常多的消費者,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推動中國的電影。我覺得在電影方面,意大利能夠和中國進行很好的合作,就像我們在時尚、汽車、美食等領域的合作一樣——實際上電影和這些是有共通性的。
印度電影也開始“向外看”
阿夫塔爾·潘尼薩爾 印度亞什·拉杰電影公司副總裁
印度的電影行業是一個“內向性”的產業,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政府直到1998年時才開始把電影當成一個產業,之前都是忽略的。
我們一直都將關注點集中于印度國內市場,因為這里的空間很大,我覺得這既是我們的優勢也是缺點。當然現在我們也在關注國際市場,在考慮如何走出去。我們公司也希望今年年底的時候拍攝這樣一些影片。現在的全球充滿合作機會,我們的電影業也需要從原先的內向型中走出來,把傳統的素材進一步多樣化,以滿足國際影迷的需求。
合作應該是雙向的
索爾森·司庫馬謝 英國翰威電影公司董事總經理
外國的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是多少?我們怎么樣才能將更多電影銷售到中國市場?這是我來到北京電影節的原因之一。市場具有誘惑力,當然剛才王中軍先生也說了這種期待是雙向的。
我們25年前就來到了中國市場,當時我們和著名導演貝爾托魯奇合作了《末代皇帝》。這個片子的素材是中國特色的,但在全球都取得了成功,也在洛杉磯拿下了9個奧斯卡獎,造成了世界轟動。我們現在的看法是雙向的:我們也在思考如何把更多本地電影引入國際市場。未來肯定會有更多中國電影走出去,畢竟中國的歷史非常深沉;另一方面,我想現實題材中也有很多空間。
資金、技術和觀眾的全球流動
葛雷格·貝瑟 澳大利亞威秀娛樂首席執行官
在過去40多年中,我們與好萊塢建立起了非常好的關系,威秀娛樂一直是好萊塢影片的澳大利亞發行商。我們在亞洲的新加坡等地也有業務,在中國,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進入。
在好萊塢,我們和華納兄弟合作了很多年,做了一些大型電影,也幫助杰弗里·拉什、喬治·米勒這樣的澳洲優秀影人走向了世界。我們的公司源于本土,但現在已走向全球,這是大勢所趨,因為現在資金、技術和觀眾都在不斷流動。
中國電影有非常大的潛力,因此我們去年成立了威秀亞洲電影公司。現在我們在做的片子包括周星馳的《西游記》,基努·李維斯的《太極俠》,還有章子怡擔任制片的一部電影,我們也非常期待能將這些電影帶給全世界的影迷。未來,我們會選取一些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故事來拍成電影,這些電影不僅僅會滿足中國觀眾的需要,也會得到全球觀眾的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