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集團總裁兼CEO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近日在倫敦接受英國媒體道德聽證會時承認,已關閉的《世界新聞報》(The News of the World)曾存在掩蓋電話竊聽丑聞的行為,但他同時堅稱新聞集團已妥善處理此事。
竊聽事件曾被掩蓋
4月26日,由萊韋森調查聽證小組(Leveson Inquiry)主持的英國媒體道德聽證會在倫敦皇家高等法院召開。默多克出席并承認:“這是我的失敗,沒有對《世界新聞報》給予足夠的關注是我的錯誤。”默多克認為,如果他能早些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會親自處理而不是全權委托給警察,“我會把報社查個底朝天,今天也就不會站在這里。但我承諾處理此事,也兌現了承諾,為此我已經花掉了數億美元。”
在第二次作為證人出席聽證會時,對于竊聽丑聞曾被掩蓋一事,默多克說:“有一兩人應當為此受到譴責。在此也許不便提及姓名,但無疑有人蓄意掩蓋了事實。”不過他堅稱掩蓋行為并非集團高層所為,因為公司高管們都被“誤導和蓄意隱瞞”了。
究竟是何人主導了掩蓋行為?據默多克所言,該行為來自在《世界新聞報》就職多年的“一到兩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默多克之子詹姆斯此前也辯稱,丑聞爆發前自已對電話竊聽事件毫不知情。父子倆先后暗示,曾擔任《世界新聞報》首席律師的湯姆·科隆(Tom Croner)和《世界新聞報》編輯科林·米勒(Colin Myler)當時負責監管報社內部的不道德行為。對于身為國際新聞公司主席是否應對企業文化的變異負責的質疑,詹姆斯拒絕回答,反復強調自己受了《世界新聞報》編輯和法律顧問的誤導。
默多克同樣在聽證會上一再強調,他和新聞集團的其他高管對丑聞毫不知情,也未參與“掩蓋”。“無論是我,還是我手下這些人,絕對沒有任何想要掩蓋真相的想法。這不是推諉責任。”這位傳媒巨子如此評價自己對于竊聽事件的不知情。“我一直很嚴肅認真地看待這件事。”竊聽丑聞爆發后辭職的前新聞國際主席萊斯·辛頓(Les Hinton)當年正是默多克欽點執掌英國報業的人選。對于用人,默多克說:“在這件事上我失敗了,我對此感到非常抱歉。”
放棄收購BSkyB的原因
對于新聞集團放棄收購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一事,默多克表示:“這種事常有發生,沒必要擔心其中的政治關系。”
2010年,當歐盟委員會無條件批準新聞集團收購天空廣播公司時,英國國內負責審查的商務部長文斯·坎貝爾(Vince Cable)曾提出異議,并要求監管機構調查此案是否涉嫌行業壟斷。然而調查尚未有結果前,坎貝爾就面對新聞集團競爭對手《每日電訊報》記者冒充的商業家大談個人看法,并稱將向默多克的新聞帝國宣戰。這段錄音泄密后,卡梅倫首相很快做出反應,宣布由于坎貝爾針對默多克的“不當言論”,說明他難以就此事保持客觀,因此他將被排除在天空廣播公司收購案的決策團隊之外,改由文化與教育部長亨特負責審查收購案。
默多克認為,《每日電訊報》此舉完全出于商業利益,有失偏頗。收購案并不存在任何審查者要求讓步的情況。他堅信天空廣播公司收購一事功敗垂成的原因就是竊聽丑聞的爆發。
對媒體界知名人士的看法
說到他和英國報業編輯們的關系,默多克說他通常只有十分之一的時間在英國,只有最近為《星期日太陽報》的發行事務停留時間稍長。“他們應該了解我的想法,但不一定非要贊同。”
默多克再次重申他在前一天已經做出的表態,即他不會利用旗下報紙去實現其他商業利益。他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和福克斯電影工作室舉例。“我當然不會讓我們的記者去大夸特夸我們的電視頻道或者我們的電視節目或電影。”事實上,福克斯出品的電影往往被《紐約郵報》的影評人們貶得體無完膚。聽證會上被提到的媒體界知名人士還包括CNN主持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曾先后擔任《世界新聞報》和《每日鏡報》(Daily Mirror)主編的摩根曾經在公開場合展示過一幅默多克長角的漫畫,被認為是在諷刺默多克的種種行為。
媒體行業的將來
默多克的證詞止于對當前媒體遠景的探討。除了其他方面影響,默多克預言,在新聞完全實現數字化之前,報紙業還將繼續存在至少10至20年。現有的媒體規則更存在淡漠報業規則的風險。他還表達了對BBC網絡新聞平臺的關注,他認為這種依靠公共廣播公司資金支持的平臺模式將可能像谷歌一樣影響報紙行業的生態平衡。
默多克說,數字時代“擁有無數具有破壞性的技術”的同時更面臨無數挑戰,因而媒體行業“轉型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 在他看來,盡管擁有幾百萬讀者,作為新媒體崛起典型代表的《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美國一家頗具影響力的新聞博客網站)眼下仍沒有獲利空間。而這個擁有幾十位專欄作家的網絡媒體的新東家“美國在線(AOL)卻是一個基本上靠四處偷取報道的家伙。”
關于所有媒體行業的挑戰,質詢小組提到,詹姆斯·默多克曾解決所有問題遠在他的財力范圍之外。默多克對此報以一笑,“我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