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偉
(中共十堰市委黨校,湖北十堰442000)
辯證思維視角下的社會管理及其創新
康偉
(中共十堰市委黨校,湖北十堰442000)
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本身就體現出辯證屬性。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充分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系統思維、發展觀點和矛盾分析法,以辯證思維深入分析社會管理的現象與本質、內容與形式、原因與結果、必然與偶然、可能與現實等,認識并把握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規律,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辯證思維;社會管理;科學化
辯證思維是與邏輯思維相對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在現代哲學中才達到”的“以概念本性的研究為前提”的高級思維方式,[1]辯證思維打破邏輯思維的“非此即彼”模式,事物可以在同一時間里“亦此亦彼”。辯證思維最基本的特點是將對象作為一個整體,從其內在矛盾的運動、變化及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系中進行考察,從本質上系統地、完整地認識對象。辯證思維的實質就是按照唯物辯證法的原則,在聯系和發展中把握對象,在對立統一中認識事物。
社會管理及其創新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對構建和諧社會、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及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從辯證思維視角看,社會管理及其創新本身就具有辯證屬性,如何以辯證思維把握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規律,更好地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努力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
社會管理是政府和社會組織為促進社會系統協調運轉,對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以及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進行組織、協調、服務、監督和控制的過程。[2]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涉及到社會管理的目標任務、理念思路、內容要求、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方法手段等各個方面,構成一個多因素、多環節共同作用的社會管理系統,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充分體現出辯證屬性。
從當前社會管理的形勢看,既有喜又有憂。一方面,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我國建立了社會管理工作領導體系,構建了社會管理組織網絡,制定了社會管理基本法律法規,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社會大局穩定,社會形勢總體是好的;另一方面,當前我國既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還不少,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物質基礎還比較薄弱。社會管理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又存在不少的問題。
從社會管理的目的看,既要穩又要活。一方面,社會管理要強化社會監管和控制,確保社會正常運轉,維持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另一方面,社會管理又不能把社會管死管僵,而是要維持社會有機體健康、有序和良性運行,保持社會不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社會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盵3]
從社會管理的任務看,既有正也有反。一方面,社會管理要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應對社會風險,從反向上解決各種社會問題,保持社會穩定;另一方面,社會管理又要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公正,維持社會和諧,從正向上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發展。社會管理有防有建,有堵有疏。
從社會管理的要求看,既有近又有遠。一方面,在當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急劇轉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繼續推進,各種社會矛盾可能集中凸顯,各種社會問題較為突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也急劇增加,當前社會管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繁重;另一方面,社會管理又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管理活動,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項長期的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松。社會管理既要增強緊迫感,近期重點謀劃重點推進,又要樹立戰略眼光,做好長遠打算付出長期努力。
從社會管理的對象看,既有人又有事。社會管理要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應對社會風險,有大量的事務性工作需要落實。但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3]事必然涉及到人,人又有事需要解決,如何把管事和管人有機結合是社會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社會管理的內容看,既有點、線又有面。社會管理的內容十分廣泛,既有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又有社區管理和服務,還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既有現實社會的管理,又有虛擬社會的管理;既有社會管理格局的完善,又有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的建立健全,還有公共安全體系的建設;既有物質基礎、制度和體制機制建設,又有思想道德建設。社會管理點多、線長、面廣,體現了事物聯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從社會管理的地位看,既要統又要分。從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看,要統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不能顧此失彼。但從當前社會矛盾的發展看,又要把社會管理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高水平的社會管理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從社會管理的措施看,既有源又有流。推進社會管理需要一系列措施保障,特別是要分清措施中的源和流,抓住根本措施?!吧鐣芾硪愫?,必須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盵3]只有加強社會建設,切實解決好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減少不和諧因素,更好地化解社會矛盾,社會管理才能標本兼治。
從社會管理的方式方法看,既有一又有多。社會管理要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按照一般的原則和方法處理和解決問題,但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發展又不平衡的國家,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不僅內容有差別,而且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因而解決的方式方法也就有所區別。社會管理的方式方法既有一般也有特殊,既有一也有多。
可見,社會管理各個方面的內容及要求都內在地包含對立統一的屬性,充分體現了唯物辯證法聯系和發展的總特征及根本規律——矛盾規律,社會管理具有辯證性。
社會管理本身就具有辯證屬性,因此,必須以辯證思維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
要善于聯系地看問題,以系統思維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系統是由各個要素按一定結構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統一體,系統具有整體性、層次性等特征。社會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內容豐富點多面廣的復雜系統,既有對人的管理和服務,又有對社會事務的管理;既有社會問題的解決,又有社會事業的建設;既包括社會關系的協調,又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解決;既要關注特殊群體和重點領域,又要覆蓋社會各個方面。從更大的范圍看,社會管理又屬于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社會管理系統從屬于社會建設大系統,社會管理同社會事業建設、社會結構建設、社會組織建設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構成社會建設系統。從更高的層面看,社會建設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一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子系統,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等子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同推動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所以,社會管理本身自成系統,又是社會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子系統,社會管理的各個要素之間、社會管理與社會建設及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間都處于相互聯系之中。
以辯證思維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就是要堅持唯物辯證法聯系的觀點,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首先,要從社會管理系統內部各個要素的相互聯系中統籌謀劃,不能孤立地看待社會管理的各個環節和方面。比如,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往往錯綜復雜地聯系在一起,可能一個問題的解決要牽涉到很多問題,甚至會引發新的問題,需要從社會管理系統的整體性出發系統思考統籌解決。再如社會關系涉及到地區、人群、階層等之間深層而復雜的利益關系,要從整個社會和諧發展、各種利益關系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角度出發才能協調好。其次,要把社會管理放在社會建設大系統中統籌謀劃。社會管理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完善社會管理不能脫離社會建設而孤立地進行,社會建設的其他內容是社會管理的基礎,特別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更是社會管理的重要支撐。只有加快發展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等各項社會事業,才能從根本上減少不和諧因素,從而更好地完善社會管理。再次,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全局這個更大的系統統籌謀劃社會管理。社會管理要加強,但經濟中心不能丟,“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盵4]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出發,不僅經濟建設,而且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都與社會建設及社會管理處于緊密的聯系之中,比如政治體制改革與公民的民主參與、文化發展與公共產品的供給、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矛盾等等,在推進社會管理中都需要統籌解決。
要善于發展地看問題,以發展眼光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我國經濟社會處于快速發展之中,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也不斷變化,舊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新的問題可能又會出現,社會管理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也會不斷發生變化。因此,以辯證思維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就要堅持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以發展眼光長遠謀劃不斷創新。首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社會管理存在的問題。當前社會管理存在的問題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種“時空壓縮”現象,①也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得到解決。其次,要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社會管理存在的問題。發展才能為社會管理提供厚實的基礎,不發展或發展緩慢問題都將更加嚴峻。再次,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解決當前突出社會問題的同時從長遠謀劃,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判斷社會管理發展的趨勢和走向。最后,要在發展中不斷求變不斷求新,及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創新社會管理的方式方法。
要善于矛盾地看問題,以矛盾分析法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社會管理各個方面的內容要求都內在地包含對立統一的屬性,是矛盾規律在社會管理領域中的表現和反映,而矛盾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以辯證思維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要充分運用矛盾規律和矛盾分析法。
要堅持社會管理的兩點論。社會管理的形勢有喜有憂,任務有正有反,內容有點有線又有面,地位有總有分。加強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要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既要看到成績又要正視問題,既要求穩又要求活,既要大力加強正向的建設又要加強反向的防范,既要重視點又要兼顧線和面,既要加強社會管理又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要堅持社會管理的重點論。矛盾有主次之分,矛盾的兩個方面也有主次之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创鐣芾淼男蝿菀J識到成績是主流,問題是支流;社會管理的對象要特別關注特殊人群和重點領域,針對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重點突破;推進社會管理的措施要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重點,抓住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這個根本;等等。
要堅持社會管理的共性和個性相結合。既要把社會管理作為人類社會共同的一項管理活動,又要看到它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中國所具有的特殊重大意義;既要分析當前中國社會急劇轉型過程中全社會面臨的共同矛盾和問題,又要分析這些矛盾和問題在各地區各領域的不同表現;既要堅持一般原則和共性的方針,又要探索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
推進社會管理及其創新一方面要加強實踐探索和工作落實,另一方面更需要“深化認識,總結經驗,把握規律,開拓創新,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3]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只有認識并把握住了規律,才能更好地抓住社會管理及其創新過程中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從而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而要認識并把握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規律,就要以辯證思維深入分析社會管理的現象與本質、內容與形式、原因與結果、必然與偶然、可能與現實等。
要從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系中把握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規律。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急劇轉型,各種社會現象不斷出現并日趨復雜,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也以多種多樣的現象甚至以假象的方式表現出來。同時,隨著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及社會利益格局不斷發生深刻變化,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也日益多樣化。社會管理首先要善于區分現象和本質,不能把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個別現象當作共性的規律性的本質,更不能把假象當作真相或本質。其次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各種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背后把握其內在的聯系,從社會問題的表面深入到實質,從社會關系的表層深入到深層,從而把握其規律。
要從內容與形式的辯證關系中把握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規律。社會問題都具有一定的內容,同時又表現為一定的形式,同樣的社會問題可以表現為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社會問題又可以以同樣的形式表現出來。社會管理既要研究各種內容社會問題的表現形式,同時又要研究各種形式的社會問題所指向的內容;既要分析共同性質的社會問題可能出現的不同表現形式,又要分析以同一種形式表現出來的不同性質的社會問題。同時,社會管理既要在措施上有實質性內容,又要在方式方法上注重多種多樣的形式。
要從原因與結果的辯證關系中把握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規律。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多發、突發、易發,既有歷史原因又有現實原因,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間接原因。社會管理要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首先要分析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發生的具體原因,分析同一原因可能導致的不同結果和不同原因導致的相同結果;其次要深入挖掘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的深層次根源,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再次要善于從社會問題的因果聯系中總結共性的東西,更好地把握社會管理的規律。
要從必然與偶然的辯證關系中把握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規律。很多社會問題的發生看似是一種偶然,實則背后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它往往是各種社會矛盾長期發展的結果。社會管理首先要從偶然中分析必然,從特殊中發現一般,從個性中找到共性,從而探索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工作思路;其次要注重偶發因素的作用,減少偶然性誘發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化解社會風險。
要從可能與現實的辯證關系中把握社會管理及其創新規律。只要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存在,社會問題就會由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反之,只要從根本上消除了不穩定因素,社會矛盾的發生就不會由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社會管理首先要區分可能與現實,既不能把可能發生的當作實際發生的,也不能把具有很大現實性的問題只是當作一種可能性來對待;既要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各種不利因素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又要分析促進社會公正、維持社會和諧的各種有利因素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既要有效防范不利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又要積極促進有利可能性盡快轉化為現實性;既要在可能性中發現現實性,又要在現實性中分析和預測可能性。
注釋:
①“時空壓縮”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末美國著名的全球化和現代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戴維·哈維(David Harvey)在《后現代狀況》一書中提出的一個概念,其核心內涵是:發展中國家由于實行趕超戰略和跨越式發展,會在比較短的時間里走過發達國家在很長歷史時期里走過的路程,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似乎時間和空間都被壓縮了。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就實現了這種時空壓縮式的發展,用30年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近300年時間經歷的歷程,同時也把西方發達國家近300年時間中不同階段產生、不斷解決的問題以復合型、壓縮型的形式集中到了同一時空當中,使矛盾和問題十分尖銳和嚴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45.
[2]萬軍.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1:2.
[3]胡錦濤.扎扎實實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N].人民日報,2011-02-20.
[4]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07-02.
C916
A
1002-7408(2012)05-0036-03
康偉(1966-),男,湖北鄖縣人,中共十堰市委黨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理論。
[責任編輯:閆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