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蘭溪廣播電視臺 方一凡
贅肉是由于脂肪堆積、囤積在身上的肉,它影響美觀,對身體無益。在新聞報道中,“文字贅肉”時有所見。
某報刊登一則普及金融知識的簡訊,內有這樣一句話:“分發宣傳資料近500多份。”這句話的內容自相矛盾,模糊不清:分發的資料到底是接近500份,還是超過500份?應該去掉“近”或者“多”。
諸如此類的“贅肉”還有不少:“從村里到鄉政府有將近8里多路”;
“月收入大約2000多元左右。”“多”是估計,就不必“大約”了,“左右”這條尾巴更是多余;
不知何時起,“成為”“成了”,寫成“成為了”,使用頻率還挺高;
“各位朋友們”“這些老人們可以憑票到食堂吃飯。”“各位”“這些”或“們”多余……
“文字贅肉”雖然不是大毛病,但給人以粗糙、不簡潔之感,也暴露出采編人員工作態度不夠嚴謹,沒有認真推敲,或是文字功底不扎實。作為記者編輯,要善于學習,勤于推敲,在采寫新聞報道時,要力求言簡意明,文約事豐。這是工作的要求,也是提升自身業務水平、養成嚴謹工作態度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