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 剛
(作者是《甘肅日報》副總編輯)
編 輯 陳國權 24687113@sina.com
近兩年來,《甘肅日報》秉承“新聞為本、內容為王、導向為魂、讀者至上”的辦報理念,立足辦“創新型黨報、特色型黨報”,從形式到內容進行了一系列有益嘗試,既增強了黨報輿論引導能力,又鞏固了黨報主流媒體地位。
在廣泛征求意見和借鑒其他報紙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近兩年,《甘肅日報》進行了創刊以來規模最大的改版擴版。報紙由原來的780毫米變為國際通行的720毫米瘦報報型,版數從每個工作日8個版增加到16個版,所有版面均采用全彩色印刷。在此基礎上,《甘肅日報》充分運用多種視覺元素,通過新穎的版式設計,強化版面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力求帶給讀者輕松、時尚的閱讀體驗。同時,對內容結構進行大幅優化,在做足、做深、做好本省新聞的同時,緊跟現代社會信息資訊和讀者閱讀興趣的發展變化,充分利用國際、國內新聞資源,關注社會熱點,注重深度報道,使《甘肅日報》成為有鮮明地方特色和較高文化品位的綜合型黨報,可讀性明顯提升,較好地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
變報型、增版面、改全彩、調結構——通過兩年來的改擴版,《甘肅日報》變化之大,令人矚目。讀者紛紛通過電話、郵件、微博等形式表達對全新《甘肅日報》的支持與喜愛。中宣部新聞閱評組在閱評通報中給予了高度評價:“改擴版后的《甘肅日報》,以更及時、更全面、更深刻、更客觀的新聞態度,以更生動、更活潑、更嚴謹、更出彩的傳播方式,以更積極、更主動、更向上的創新姿態,彰顯主流大報風采,切實發揮了省委機關報輿論宣傳主陣地、主力軍、主渠道的作用。”
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直面市場考驗——改擴版后的《甘肅日報》報紙銷量也顯著增加,超過10%的發行增長幅度,創下了20多年來的最高紀錄。這一實踐生動說明,對黨報而言,只有更加注重市場、更加注重讀者,努力在覆蓋面、可讀性上下工夫,使報紙既權威又好看,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 《甘肅日報》針對文化大省建設策劃的大型系列理論版“文化大省方略”。
近幾年來,《甘肅日報》在新聞策劃方面進行了諸多嘗試,并取得良好效果,特別是在重大題材和突發事件的報道上,通過加強策劃,不僅輿論引導能力明顯增強,而且報紙影響力也大大提升。2010年8月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為搶占輿論先機,《甘肅日報》集中版面,策劃推出了“舟曲泥石流之殤”特刊,短短1個月時間,累計刊發68期。之后,圍繞災后重建,又策劃推出“災后百日訪舟曲”特刊,分別以堅強、重生、感恩為主題,全方位展現災后重建中的舟曲人民。這次新聞戰役通過精心策劃,依靠規模宣傳,充分發揮出黨報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輿論引導作用。
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后,《甘肅日報》又相繼刊發16期“深入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特刊,推出了展示甘肅文化戰線重大成就的“深度報道”,并開設了各市州領導、有關文化單位負責同志的“高端訪談”和介紹甘肅知名文化人物的“文化隴軍”欄目,以集中報道的方式,使六中全會精神深入人心。同時,理論版還策劃了大型理論專題《文化大省方略》,分別圍繞核心價值、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創新、文化體制改革四個主題組織專版,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對文化理論進行深度解讀,為甘肅建設文化大省提供理論支持。專題刊發后,社會反響熱烈。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和相關專家學者評價說,這是黨報理論宣傳的一次成功創新,發揮了黨報理論宣傳主陣地作用。總體來說,此次宣傳,突破了以往文件化、一般化的報道方式,實現了宏觀和微觀相結合、新聞和評論相結合、新聞和理論相結合、新聞與副刊相結合、專題報道與常規報道相結合,為推動甘肅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
以上這些策劃,對于提高黨報輿論引導能力,給出了有益借鑒。事實證明,面對重大題材、重要報道,只有整合資源優勢,集中宣傳力量,發揮規模效應,才能牢牢把握輿論主導權。同時,還要注重創新報道方式、豐富報道手段,通過大題材、小切口,新視角、深挖掘,使讀者真正入眼、入心,以此來提高宣傳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圍繞“三貼近”要求,兩年來的改版擴版中,《甘肅日報》積極拓寬報道視野,大力關注民生民情,通過聚焦群眾生產生活和社會熱點,深入挖掘基層典型人物和新聞故事,有效增強了黨報的可讀性。比如2010年,報社組織開展了“走市場、看物價”活動,以現場見聞式的報道,從小處著眼,從日常生活落筆,以記者的親歷感受,既反映出群眾面對物價上漲的生活狀況,也折射出政府抑制物價上漲的有力措施,整組報道真實可信,全面客觀,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
特別是2011年以來,針對新聞戰線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甘肅日報》通過認真、扎實的采訪報道,使“走轉改”活動迅速形成聲勢,既拉近了與基層群眾的距離,又提高了新聞宣傳的質量,使黨報的親和力得以充分釋放,“三貼近”要求得以生動體現。期間,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報社多次組織“走轉改”主題活動,讓記者帶著思考走基層、帶著問題走基層、帶著責任走基層、帶著情感走基層,以自己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看結構如何調整、看民生怎么保障、看社會管理如何創新,使活動真正走出了亮點和特色,讓黨報輿論引導能力得到空前提升。
通過貼近,黨報的內容才能以人為本,順應民心,更好地為大局服務;通過貼近,黨報的報道才會喜聞樂見,吸引眼球,受到讀者關注與支持。《甘肅日報》的成功實踐再次表明,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借助親和力的提高,有效引導社會輿論,是黨報掌握輿論主導權的一條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