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楊 丹
(作者是《湖南日報》文化??扛敝魅危?/p>
編 輯 吳長偉 mailv@xinhuanet.com
網絡時代,黨報副刊有怎樣的變化?可以用三個“更”來概括:更精粹,更主流,更本土。
目前,報業競爭十分激烈,具體到副刊,基本上達成兩項共識:一是副刊的新聞性。二是大副刊理念,如今的副刊已由過去單純的文學副刊發展到生活、文化、教育、法制諸多領域。黨報副刊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轉型,從單純的文學副刊轉型為大文化概念、多種??嘟M合的復合式副刊。對黨報副刊必須進行更寬泛、更具包容性的界定。
與網絡副刊大而全相比,專與精應該是黨報副刊不二的選擇。更精粹,是黨報副刊的目標與方向?!逗先請蟆穭摽柤从小跋娼备笨?,伴隨共和國一起成長,至今已有60余年歷史,在湖南文藝界享有很高的聲望與影響力?!跋娼备笨幃敽梦幕飯@的守望者和傳承者,從2010年開始了初步轉型,把傳播觸角從以前單一的文學,伸向了文史、讀書、藝術、民間文化等,將以前的純文學性的專版擴展到包括“藝林”“休閑”“楚韻”“讀書”“情感”“收藏”等在內的各種特色專版。這些專版的設立,為“湘江”副刊增加了多維度、多視野的豐富性、廣泛性和靈活性,改變了以往單一文學副刊的面貌,內容和形式上都更具貼近性和親切感,更加適應當前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更能滿足讀者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黨報副刊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它具有鮮明的立場、觀點和時代特征,不能也不可能遠離時代主旋律及黨的工作大局。在一定程度上,黨報副刊具有更深刻、更持久、更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它以“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方式,更容易為廣大讀者所接受。無論是報告文學還是小說,無論是散文還是詩歌,無論是隨筆還是文藝評論,對讀者的思想觀念、精神境界、認知水平等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滲透。因此,我們必須從思想觀念上高度重視辦好黨報副刊,從組稿、編輯到排版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指針,牢牢把握時代主旋律,把黨報副刊辦成宣傳先進文化的主陣地,充分認識辦好黨報副刊的重要性。
《湖南日報》“湘江”副刊與新聞同樣重要的任務就是,唱響時代主旋律,充分彰顯黨報文藝陣地的魅力。只是服務的方式更靈活、更讓人喜聞樂見。堅持用新文藝的表達形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格調高雅的品位感染人、鼓舞人、啟迪人。如何圍繞中心,“湘江”副刊注意把握兩點:
一是國家的大事。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湘江”副刊緊緊抓住這一中心,2011年2月下旬推出《黨旗飄飄——一個共產黨人的足跡》征文專欄,成為全國省級黨報最早推出建黨專欄的文藝專刊之一。
二是老百姓的生活?!跋娼备笨⒁舛嗑S度、多視野地關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寫出他們身上的真善美,從而起到弘揚主流社會價值觀的作用。在2009年重陽節到來之際,“湘江”副刊與湖南省委老干部局聯合開辟“七彩晚霞——我的離退休生活”專欄,較為系統地展示老同志的精神風貌與生活情趣。
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副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也給了一方報紙的發展源源不斷的文化支持。立足區域,面向地方讀者,是地方黨報副刊生存發展的前提條件。地方黨報副刊體現在風格上的“文化味”,既要注重新的人文精神的培植和塑造,更應注重地方性文化的張揚。地方黨報副刊最能形成市場亮點的欄目,往往是富有地方特色且具有史料性、知識性的專欄。黨報副刊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文化變遷的承載者、體現者。利用副刊打造信息的個性,打造充滿地域特色的品牌欄目,是報紙在網絡時代競爭中保持獨特性的有效手段。
“湘江”副刊十分注重突出“湘味”,大力弘揚湘楚文化?!昂嫖幕L談”專欄,選擇知名的專家、學者、教授作為訪談對象,從湖湘文化歷史和湖湘文化現實角度切入。由于切入角度新穎和表現手法的獨特,使湖湘文化宣傳具有貼近性、親切感?!俺崱薄八嚵帧薄笆詹亍钡葘0?,充當了宣傳湘楚文化的主力軍?!八嚵帧苯洺8櫯c宣傳知名的湘籍藝術家,為他們提供展示自身形象的舞臺?!俺崱眲t著重展示湘楚文化厚重、豐富的一面。如《“沅陵”探秘》《源遠流長“桃源工”》等,立足于揭示與講述湖南文史和文化遺產中鮮為人知的事跡,十分耐讀。